【国际教育学院、密西根学院】开创南农国际教育事业新局面

作者:来源: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专题网站发布时间:2022-10-14

一、来华留学生部分

近年来,学校积极贯彻教育部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来华留学教育相关政策文件精神,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农业“走出去”战略,围绕学校建设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的发展目标和“双一流”建设目标,立足培养知华爱华友华高层次国际人才,秉承“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来华留学教育发展思路,不断探索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来华留学教育发展模式,开创了华留学教育事业新局面。

我校来华留学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2001年,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学校批准成立国际教育学院。风雨兼程六十载,春华秋实二十年,来华留学工作从建院初期的以“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为原则,转向“提质增效”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招生类别从建院时的以非学历生为主转变为现在的“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招生模式。学生规模从建院初期的44人发展到2021年的1194人。生源国别数从建院初的1个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个。奖学金种类从建院时仅有校级奖学金发展至现在“国内外多元投入,学历教育全覆盖”的比较完整的来华留学奖学金体系。

2010年以来,学校获得校级以上来华留学教育集体荣誉14,是首个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认证”的农业高等院校,获得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研究生项目”优先支持(全国仅39个),实现了来华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2012年以来,六次获得“江苏省来华留学生先进集体”,在全省和全国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一)党建引领,团队建设卓有成效

国际教育学院、密西根学院直属支部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记来华留学教育初心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以主题教育为抓手,以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能力为关键,创新性地构建了“四位一体”的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模式,从“国际理解、感知中国、学在南农、遵纪守法”四个方面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以文化认同为核心,使来华留学生能够熟悉中国国情和文化、了解中国政治制度、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成为致力于促进中外合作和传递中外友谊的使者。近年来,持续推进中国语言文化类课程模块建设,建成一批中国文化通识教育特色校本课程,逐步完善中国国情教育和认同教育体系。来华留学生个人获得26项省部级荣誉,并在“汉语桥”“同乐江苏”以及“南京市中外大学生活动周”等赛事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二)多元融合,服务国家外交和学校建设

学校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服务国家外交工作大局和学校建设,妥善接收和安置来自所罗门群岛、密克罗尼西亚、阿富汗和叙利亚等国的来华留学生,圆满完成国家交派的任务。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学校“双一流”建设。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校际合作关系,大力宣传学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

稳步推进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学生交流与交换,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康奈尔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等开展“交流访学”“本科双学位”“本硕双学位”等数十个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十三五”期间学生公派出国人数较同期增长17%

(三)立德树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落实“稳规模、抓质量、创特色、育全人”的来华留学生工作理念,设立“南京农业大学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实施“人才国际竞争力提升计划”“人才培养国际化计划”等多项来华留学生专项计划,实现了来华留学生规模和质量双提升。自2001年以来,共培养来华留学生9860人,其中学历生1023人,分布在全校17个专业学院的51个专业领域。2016年至今,8人次获得“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15人次获得“留学江苏省优秀奖学金”,137人次在校级及以上比赛中获奖。

招生方面,生源布局得到优化,奖学金引领作用不断彰显。开展农业高等教育领域区域国别研究,主要生源地由东南亚洲、非洲东部向中东欧国家拓展,与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中东欧国家五所涉农重点高校签署合作意向书,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农业与兽医大学共同牵头成立“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农业与生命科学合作共同体”。以重大国际科研项目驱动招生供给侧改革,奖学金招生名额向重大科研项目倾斜,实现国际合作科研和国际人才培养“双向促进”,来自生源国前10名高校或前5名学科的优质生源占比达90.7%

在教育教学方面,从教学基本环节入手,主动参与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改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培育来华留学品牌课程,切实提升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截至目前,共立项建设188门英文授课课程,其中研究生层次课程121门。中高级植物营养学等2门课程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有机肥与土壤微生物等12门课程入选“江苏高校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已经初步建成10个英文专业课程体系

在培养模式方面,由以学术型培养为主向学术与专业学位并重转型,探索来华留学生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推动留学生培养从“供给-需求”单向链条向“需求-供给-需求”闭环系统转变。先后与中国万宝非洲农业公司(莫桑比克)、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世界银行和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合作,开展国际人才“订单式”培养。

二、中外合作办学部分

密西根学院作为南京农业大学和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合作建立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自20205月成立以来,秉承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一体两翼”办学理念,融合中美两校优质教育资源,以全英文授课、小班化教学开展小规模、高质量的本、硕层次学历教育。

学院与密西根州立大学通过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等方式密切沟通联系,共同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思路、新模式,推动我校中外合作办学事业稳步发展。20219月,学院迎来首届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经济管理两个硕士专业研究生。中美两校领导及有关学院、单位负责人等出席密西根学院揭牌仪式暨2021级研究生欢迎仪式。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办学整体布局、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理论学习、主题党日及实践活动等27次。做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成立密西根学院直属团支部。邀请中美两校专家教授开展学术讲座、学业指导、主题沙龙、基地实践等新生入学教育活动10次。学院与密西根州立大学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引进美方专业核心课程13门,建设硕士英语强化课程4门。打造中外合作办学智慧教室、共享空间等国际化办学空间624平米,保障教育教学管理有序开展。

三、教育援外部分

南京农业大学建有10个教育援外平台,包括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承办单位、中国-肯尼亚作物分子生物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埃格顿大学可持续农业与农业商务管理卓越中心、中肯农业技术示范园区、非洲农业研究中心、非洲孔子学院农业职业技术培训联盟。学校教育援外工作历史悠久,成绩突出,得到社会各界肯定。

致力于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培养高级农业人才。发挥学科优势,培养高层次人才。学校以教育援外基地和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等平台,积极承担中国政府长短期援外培训项目,为发展中国家培养高级农业技术与管理人才。2012年以来,共承办援外培训项目142期,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5,300多人。

深化科技合作,提升受援国创新能力。搭建科研合作平台,助推科研创新、农业增效。2016年,我校获得科技部立项成立“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通过分子标记等先进育种技术,已经育成3个粮用菜豆品种、2个高粱品种、3个小米品种、1个花生品种、2个木豆品种。这些作物新品种比现有作物同类品种普遍增产10%以上,其中粮用菜豆推广面积已经超过3万公顷。肯尼亚肯雅塔总统2017年视察埃格顿大学时,高度评价托该实验室在作物育种方面对肯尼亚农业做出的贡献。2019年升格为国家首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作为东非最为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技术培训和试验示范四个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开展农业技术示范,促进农业技术转移。农业特色孔子学院助推农业技术落地生根。2013年,我校与埃格顿大学联合成立全球首个农业特色的孔子学院。除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还致力于农业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我校有两位农业专家长期扎根肯尼亚,开展人才培养和“中肯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工作,为我国走进肯尼亚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我校还派遣农业专家赴肯开展技术示范推广。

对非农业合作工作分别获得中肯两国时任领导人肯定,包括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日报、肯尼亚民族日报和旗帜报等在内的国内外主流媒体报道60余次,展现了来华留学教育的一系列成就和学校开放发展的良好形象,为我校深度走向世界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