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中心】创建特色智慧南农 赋能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来源: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专题网站发布时间:2022-10-14

信息化建设中心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技术创新为驱动、数据资产为核心、高效服务为根本,围绕学校“1335”发展战略,始终秉承“安全、高效、精准”的三大理念,践行“支撑、服务、治理”三大使命,不断完善全校信息化顶层设计和一体化统筹推进机制,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数据”的原则,深入推进“IT基础设施治理、业务流程治理、数据资产治理”,重点在高可靠智慧环境、高质量支撑平台、高融合服务应用等方面集中发力,进一步提升智慧校园建设水平。

(一)夯实高可靠智慧环境

1. 建设发达的网络基础设施

建成“万兆到楼宇、千兆到桌面、无线全覆盖”的校园网基础条件。其中,在学生宿舍区建有高校首个F5G XGS-PON技术标准的全光有线网络和基于WIFI6标准的无线网络系统,每宿舍的网络接入带宽超过了5Gbps;已完成卫岗校区与牌楼校区、浦口校区、白马教学科研基地的万兆光纤互联互通,实现远距离、多校区网络完全融合,全校IPv4IPv6网出口累计带宽超过了125Gbps

2. 引领绿色数据中心机房

2012年,规划建成国内高校首个“冷池技术”绿色数据中心机房,开启了新型数据中心机房“冷池技术”运用的新阶段。新型数据中心机房配有标准服务器和网络机柜80个,PUE值已从原来的2以上降低到1.6以下,节能成效显著。

3. 创新精品教学信息化设施

2020年建成的4K级精品教学资源“摄、录、编”一体化、自助式的教育教学支撑设施,可满足每年数百项精品教学资源的制作需求;仅2021上半年,就完成170门江苏省乡村振兴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的制作,并成功入选145门,占全部在线开放课程入选总数的14%,在80个入选单位中居领先地位。

(二)统筹高质量支撑平台

1. 统一公共支撑平台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接口、统一数据原则,学校陆续建成统一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数据服务平台、统一通信平台、统一权鉴管理平台、统一网站群平台、统一流程建设平台、统一协同办公平台和统一预约平台等多个高质量公共支撑平台,夯实了学校信息化基础应用与服务能力,在智慧校园建设与服务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建设高品质数据中心

数据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资产。学校坚持“一数一源”原则,制定了《南京农业大学信息化数据管理办法》,建立了数据管理体系和校级数据标准,并依托数据中台,大力规范数据的“进、存、管、用”,建立起数据闭环运营机制,通过探索数据自治模式,不断提升数据质量,进一步发挥数据效能。高品质数据中心已成功为学校教育教学评价、教师KPI考核、精准疫情防控、师生在校全生命周期信息服务、校外人员入校等方面工作提供了全面、准确的支持和服务。

3. 推进敏捷基础云平台

学校统一规划建设敏捷云服务平台。构建了统一的私有云平台,即通过统一的平台来管理包括计算、网络、存储在内的数据中心资源,在IT基础设施资源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的基础上,实现了资源的敏捷调度和整合。

(三)创新高融合服务应用

1. 多终端网上服务大厅

2017年,采用开放技术架构建设了以PC端服务为主的新一代师生网上服务大厅。2020年以微信公众号为技术平台,整合了全校60多个微信公众号、集成了200多个校园常用服务,构建了统一的“智慧南农”移动服务微门户;其中,“师生服务”模块实现了80%以上面向师生服务事项的线上办理,而“访客服务”则为校友、校外人员提供了预约、申请、办理等入校办事服务。多终端网上服务模式的构建,基本实现了校园师生服务与管理的“一网通办”。

2. 优化重构校园卡流程

2020年,以引领发展、服务师生、优化流程、降低成本为目标,全面推进“校园无卡化”管理与服务新模式。“校园无卡化”侧重于优化“校园卡”业务流程、重构管理与应用新生态;“校园无卡化”完全打破了原有校园卡业务的流程,以虚拟卡为依托,融合了卡务相关的数十项服务,具有聚合支付、校内消费、身份认证、校内缴费、记录查询等功能,实现了校园卡业务的全面线上化、泛在化。“校园无卡化”创新了卡务工作、简化优化了服务流程、方便了师生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建管成本、解放了人力资源,为业内传统校园卡的转型变革提供了示范。

3. 注重全生命周期信息化服务

学校的招生入学、选课排课、教学管理、学生事务、科学研究、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人事管理、社会服务、线上学习、教学实践等学校主要业务都已实现信息化,信息服务的价值不断得到彰显。其中,融合自助打印系统可支撑全校39类服务事项的自助下载或打印,“一键离校”应用最快可在2秒内帮助毕业生完成离校手续的办理,电子签章平台每天能为师生节省约500个签章相关业务审核和办理的跑路量、工作量,校外人员入校申请则实现了数据从软件(应用)到硬件(门禁设施)的贯通融合等等。

4. 推进大数据分析服务

学校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数据价值挖掘,以精准的数据分析为学校治理提供决策参考,进一步发挥数据的价值。依托大数据平台,构建了如疫情期间校门精准管控、学校KPI考核系统、毕业生校园画像、数据驾驶舱、个人数据中心等多项数据应用服务。

(三)不断彰显建设成效

1.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

整合全校数十个公众号资源的移动门户,可以满足80%以上校内办事服务的移动化、线上办、泛在办;整合39项多部门材料的一站式下载或打印服务;“一键离校”实现75%的同学不用跑图书馆、80%以上同学不用跑财务与资产管理部门、最快1秒内完成毕业手续的办理;校园无卡化实现的师生不见面、线上化、泛在化事务办理与服务,推进的人、机动车、非机动车信息融合的校门认证,提供的校内80%以上缴费事务的移动端一键自助办等等。

2.校友和校外人员便利办事

毕业时校园卡无缝自动转为校友卡,可简化毕业生办理“退卡”、退费流程,也可固化校友身份,便利了校友后续入校事项的申请和活动的通知,提升校友对学校的归属感;创新电子消费券,为来校公务人员的校内消费提供了便利;全程电子化、移动化的入校预约、申请、审批、人车认证、人证核验等自助流程,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效率,来校办事人员的获得感也得到普遍提升。

3.获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

2017年,学校申报的《信息技术支撑农科教合作模式创新探索》项目在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验收中获评“优秀”,成为江苏高校信息化试点的唯一优秀。“信息技术开启农科教服务新模式”还入选《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案例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编辑,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辑。

4.获政府多个信息化示范认定

2021年,获农业农村部2021-2025年“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称号。

2021年,学校信息化工作获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工信厅“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认定。

2022年,由信息化建设中心联合中国电信南京分公司申报的“5G+智慧新农科教学科研基地”项目,成功获批工业与信息化部、教育部组织的“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

6.获行业协会多项奖励

学校信息化工作多次获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研究会等行业协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