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学院】砥砺奋进铸辉煌 继往开来谱新章

作者:园艺学院来源:园艺学院发布时间:2022-10-14

绵延赓续源远流长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是我国创办的第一个园艺学系,其历史可追溯到国立东南大学园艺系(1921年)和原金陵大学园艺系(1927年),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划归南京农学院农学系,组建果树蔬菜教研组。1965年农业部批准恢复南京农学院园艺系建制,2000年成立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经过百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和一代代园艺人的不懈努力,现已成为农、工、理、医融合发展,基础研究与应用并重,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贯通培养,在国内外有显著影响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为我国园艺事业的开拓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建引领双融双促

园艺学院党委设有2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576人。近年来,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发展,实施党建工作“12345”计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文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十年来先后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江苏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2次荣获“江苏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二等奖”、2次荣获“江苏省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7人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3人获“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获“江苏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学院党委入选学校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观赏茶学教师党支部入选全国首批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江苏省高校特色党支部。

文化传承凝心聚力

挖掘学院优秀文化,传承弘扬学院精神。出版《园艺学院院史》和“园艺经典”系列学术作品,打造园艺文化长廊,举办院史知识竞赛、精艺讲堂和学生双创成果展等,用学院深厚的历史和优秀的学术精神涵育师生。举办退休教师荣休仪式、新教师入职仪式、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会等,建立“三位一体”师德师风传承体系,营造为人为师为学的文化氛围。组织开展校内外菊花展、百合展、荷花展、果梅酒品鉴等活动,传播园艺文化。持续开展党史、校史、院史教育,厚植红色基因。依托学科特色,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打造“园”味思政,受到学习强国平台、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广泛报道。深刻挖掘园艺精神内涵,提升育人成效,发布院徽、凝炼院训,引导师生厚植家国情怀、服务国家战略、担负时代重任。

学科建设矢志一流

学院围绕“三级”重点学科体系构建,以学科评估、学位授权点申报及优势学科建设为抓手,依托师资和平台等硬软件支撑,推动学科协调发展。以学科交叉为纽带,拓展学科发展内涵外延,培育学科新的增长点。学院设有园艺学、风景园林学和中药学3个一级学科,1个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2012年以来,新增“中药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获批“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代园艺科学”顺利通过江苏省优势学科验收,并获批二期立项建设,“园艺学”获批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A类建设。“园艺学”为首轮国家一流学科“作物科学与植物生产”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类学科,位列全国第三位。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在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评估中获评优秀。

师资队伍创先争优

推行人才强院战略。重点培养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打造高峰和高原创新团队,通过引育并举,实现了量和质的协同提升。现有教职工206人,其中教授55人、副教授57人,国家级及省部级人才70余人次。2012年以来,新增教师62人,晋升教授28人,引进高层次人才9人。新增国家创新争先奖获得者1人,国家杰青2人,国家级青年人才(含海外)4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1人,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2人,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1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人,江苏省特聘教授2人,江苏省双创人才4人,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3人,江苏留学回国先进个人1人。现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岗位科学家10人。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农业农村部农业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2个、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

人才培养成果丰硕

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精品教材,打造“金课”体系,构建名师队伍,创新教学模式,拓展办学资源,建设实践基地,实现五育并举。加强专业建设,实现一流专业建设全覆盖,其中3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专业入选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园艺专业获批教育部首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江苏省品牌专业。新增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编著国家级规划教材13部,国家级精品教材2部,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7部,江苏省精品教材2部,江苏省重点教材19部,获得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江苏省优秀学位论文18篇。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荣誉百余项。涌现出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国家杰青、知名企业家、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研究生教育》封面人物等一批先进代表,60余名学生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深造。

科学研究顶天立地

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园艺科学世界前沿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展持续攻关,解析了多种园艺作物基因组,揭示了品质、抗性、发育等重要性状形成机制,突破了园艺作物育种技术瓶颈,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6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项,国家级人才项目6项。到位科研总经费约6.03亿元,其中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到账经费7073万元。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48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奖励2项,省部级一等奖11项;发表SCI论文1594篇;获授权国家专利324件;获授权国家植物新品种权93个;制定行业及省级地方标准48个。新增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11个。建有国家果梅杨梅种质资源圃、中国菊花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及江苏省省级作物种质圃。

社会服务亮点纷呈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行业产业创新发展。依托科教资源优势,积极发挥智库作用,提交报告建议200余篇,入选农业农村部优秀报告2篇。创新“双线共推”服务模式,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搭建新农村服务基地等多元载体,加速科技成果落地。依托在全国新建的22个新农村服务基地,1个农业农村部农业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6个国家及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示范推广培训和科普活动,累计培训农技骨干、职业农民等30余万人次,科普1.2万人次。在20余个省市示范推广梨、菊花、不结球白菜、黄瓜等新品种100余个,主推技术50余项,入选获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1项。获省部级推广奖9项。建设的品牌农业文旅项目带火了乡村旅游,赴贵州麻江、青海乌兰、湖北麻城等地开展精准扶贫,其中,麻江产业扶贫项目连续三年获教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打造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样板间”,被央视等主流媒体报道,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国际合作打造典范

学院通过建设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广泛引进国际智力,创办一流国际期刊,举办大型国际会议等,不断深化与国际知名院所等的合作。目前,与美国康奈尔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日本千叶大学等5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建有科技部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科技部中国-肯尼亚作物分子生物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共建)等国际合作平台5个。创办《Horticulture Research》高水平国际期刊,入选“卓越计划”领军类期刊,影响因子持续位列全球园艺领域期刊首位。主持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主办和承办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引进院士等国外高水平专家250余人次,联合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学院教授持续援非25年,培养当地农业科技骨干2000余名,相关事迹受到央视专题报道。承办千叶大学暑期访学项目,实现了课程国际输出。打造了国际学术共同体,提升了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

望来路,育桃李满园芬芳;向未来,再起航乘风破浪。园艺学院将继续弘扬“勤于园、精于艺、厚于德、勇于新”的园艺精神,肩负“园艺,让生活更美好”的使命,聚焦人才培养,矢志科学创新,服务国家发展,坚定信念,砥砺前行,为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