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对涉农高校办学方向提出要求,对广大师生予以勉励和期望。
五年来,南京农业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高质量人才培养筑牢强国建设的人才根基。12月11日,《中国教育报》专版头条刊发《南京农业大学推动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精准对接——努力造就知农爱农兴农新型人才》,聚焦学校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中,推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引导学生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强农”本领、践行“兴农”担当。
大豆收获季,在位于安徽埇桥的南京农业大学宿州研究院实验基地,金黄色的豆荚颗粒饱满,农业农村部大豆病虫害防控重点实验室、学校植物保护学院的师生们,将拌好“种衣剂”的、自主培育大豆品种“南农47”带到田头,这群种子健康的“医护者”,将植保技术融入大豆“芯片”,通过良种配良法,助力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
“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提出了殷切期望和谆谆嘱托。
5年来,南京农业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牢牢把握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重要交汇点的角色,引导学生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强农”本领、践行“兴农”担当,扎根大地,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厚植情怀,育“爱农”种子
“换秧咯!”随着水田两端拉绳人“一声令下”,头戴草帽、脚穿胶鞋的插秧人倒退一步,将手中秧苗对准绳子上的标记,分行等距地把秧苗插入水田。
这是南京农业大学土桥水稻实验基地的夏种现场,从2000年开始,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水稻遗传育种与种质创新团队带头人万建民带着上百名师生,每年都会在这里打一场插秧的“集体战”。
2024年6月,在位于南京江宁的南京农业大学土桥水稻实验基地,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水稻遗传育种与种质创新团队带头人万建民带着150多名学生,戴着草帽、穿着胶鞋、手插秧苗,这场师生插秧“集体战”已经延续了23年。
和普通农户的夏种不同,他们插下的每一株都是实验材料,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水稻品种必须通过严格的精耕细作才能被筛选出来。
“烈日当头,院士带着我们一起下田,虽然辛苦,但大家一个个都很兴奋、很投入。”团队“00后”唐诚说。
就在这一场场每年固定节点师生齐上阵的田间实验与耕读实践中,知农、爱农的种子被播撒开来。
在“耕读实践课”之外,5年来,学校通过建好“南农八门课”农业特色通识核心课程体系、推出“秾味思政课”、讲好“文化育人课”,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课堂主渠道中浸润师生“爱农”情怀。
农业伦理学概论、“世界农业文明史”“大国‘三农’与乡村振兴”……2017年起,南京农业大学借鉴世界一流大学通识核心课程的精髓,融入农业元素,打造了涵盖历史研究、社会分析、科学探索等6大类40多门课程的“南农八门课”农业特色通识核心课程体系。
“农业特色通识教育是提高卓越农林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帮助学生跨越学科与专业界限,形成广博的农业及相关学科知识跨度,培养科学精神、全球视野和知农爱农的情怀,最终实现学生成长成才。”课程设计者、高等农业教育专家、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董维春表示。
“秾味思政课”则将课程搬出了传统课堂——谷雨时节,茶学教授与学生们围炉煮茶,在采茶、做茶、品茶间,畅谈这片东方树叶背后的文化自信与人生哲学;芒种时节,水稻栽培教授与农业文化遗产教授携手,在学校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一件件被时光封存的农具前,带领学生抚捋稻作起源、感悟先民智慧。
踩着二十四节气的农时节点,在课堂内外,南京农业大学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在青年学生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将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娓娓道来、润泽学子心田。
练就本领,育“强农”种子
三夏丰收季,在 “智慧麦作技术”观摩会现场,智慧农业创新团队博士生胡金钊按下遥控器按钮,一台智能测产收获机沿着规划路线驶进麦田,将一茬茬小麦“收入囊中”。
“在看不见的‘云端’,数字化麦田分布、麦情遥感立体监测等技术正在精准描绘‘田间产量空间分布图’,技术让种粮更高效、更科学。”胡金钊说。
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创新团队应用自主开发的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监测作物生长状况。
新农科建设,新在“农”,也新在“科”。5年来,南京农业大学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需求侧”优化布局学科专业建设的“供给侧”。
“近5年,学校紧扣国家重大战略、瞄准农业科技产业新业态,新增农业智能装备工程、食品营养与健康等11个新专业,同时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升级传统专业,重点围绕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传统专业集群进行升级改造,以打造面向未来的农业专业。”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曹爱忠表示。
除了“横向”的专业升级,南京农业大学还通过“纵向”的本研贯通,划定拔尖人才培养特区,面向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任务、新要求,培养紧缺急需人才。
“小‘RNA’(核糖核酸)只占据了基因编码的1%,却可以调控其他基因的表达,是控制植物生长的关键组成。”这是南农大“金善宝实验班”学生张笑凡在大一参加实验室“游学”时,指导教师的一句介绍。
如今在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所攻读博士的她,手头的研究正是从当年小RNA的调控延展到了解析探索更大范畴的翻译调控过程。
将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首批教改项目参与者、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朱艳表示,2009年起,学校就面向所有新生选拔“金善宝实验班”,挑出“底子好、爱科研、善思考”的好苗子,大一下学期到实验室“游学”,大二上学期选定导师,围绕一个选定的研究方向开展科研训练、毕业实习直至研究生阶段。
如今,这样的模式进一步向广度与厚度拓展。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书院正式成立,这一以学校办学前身、南京农学院首任院长命名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依托5大学部设置实验班,包含了生物育种、动物健康、环境生物学、智慧农业等国家急需的前沿方向。
与此同时,贯通培养的链条进一步延长,近年来,学校充分挖掘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两个ESI全球万分之一学科,通过“团队+、对象+、平台+、学科+”模式充分释放科教融会创新活力。
“逐步建立起侧重‘科研体验’的本科教育、侧重‘科研实践’的研究生教育,直至侧重‘学术职业训练’的青年教师培养,三阶段一以贯之的创新人才培养链。”朱艳副校长表示。
产教融合,育“兴农”种子
奶牛们有没有及时接种疫苗、目前正处于什么生殖周期、是否有发病的迹象?……每年暑假,王春磊都会带着来自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科技学院、草业学院等相关专业的师弟师妹们,一同跟进生产一线的问题,做起了牛的“数字翻译官”和“健康营养师”。
王春磊是动物医学院的2019届硕士毕业生,因为专业实践能力突出,入职安徽现代牧业集团后很快就成长为技术骨干。
2021年,南京农业大学-现代牧业(集团)有限公司奶牛产业研究院正式成立,在研究院院长常广军副教授的带领下,3年时间已经解决了制约产业发展最迫切的8大技术难题,从产业中生发的问题如今又推动着王春磊“回炉”深造、回到母校攻读在职博士。
让农林教育走下“黑板”、走出“教室”,走进山水林田湖草间。5年来,南京农业大学在全国建立了60余个教学科研基地、科技小院和200余个研究生工作站,链接起教学科研与乡村实践和生产实际的支点,形成了社会多元主体实践育人的新格局,构建起了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其间,学校通过产教融合战略,服务了220余家企事业单位。6200余名南农学子,如王春磊一样,投身产业一线,从产业实践中想问题、出实招、强筋骨。其中,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生工作站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示范基地,江苏泰兴的萝卜科技小院和江苏溧阳的白茶科技小院荣获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最美科技小院”称号。
在云南开远,由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教授领衔的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研究生们,正将育成的新品种带到企业的生产温室,做推向市场前的筛选测试。
在云南开远,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的研究生们,将育成的新品种带到企业的生产温室,做推向市场前的筛选测试。
“一般一个品种从育成到走向市场至少要4年,而通过产教融合,我们的实验线直接建在了企业的生产线,5年不到的时间已经推了4个‘叫好又叫座’的新品种。”团队管志勇教授介绍。
“5年来,学校牢记总书记嘱托,在学子中厚植知农爱农情怀、锤炼强农兴农本领,着力打通新农科人才培养中的堵点,努力实现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的精准对接,更好地在全面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协同育人,在强国建设新征程上彰显南农新作为”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春春说。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11日第4版)
【中国教育报】南京农业大学推动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精准对接努力造就知农爱农兴农新型人才
原文链接:https://share.app3.jyb.cn/paper_d/9ef37b365e2d1c902501dd242b96bd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