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不惑 |“我们的40年”从教40周年教师风采

时间:2024-09-09浏览:131

张守忠:麦田为麦甜——守初心、育良,诚朴勤仁伴我行

我于1984年加入农学院细胞遗传所研究团队,在刘大钧院士、陈佩度教授等老师引领下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和新品种示范推广工作。工作之初,二位前辈对我的工作提出了“建设好试验基地,管理好试验材料,做好长期吃苦准备”的要求,从此致力小麦新品种选育工作40年。在二位前辈的关心、指导下,而立之年-高抗白粉病、大穗大粒小麦新品种南农9918于2001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这也是南京农业大学1980年复校后审定的第一个小麦新品种;不惑之年-高抗赤霉病、稳产性好的小麦新品种南农0686于2010年通过国家审定;知天命岁月-优质、早熟小麦新品种南农1632于2023年通过国家审定;耳顺之年-高抗赤霉病、优质、熟期早小麦新品种南农17168,现已完成国家级试验,正在报请国家审定。

回首40年,诚朴勤仁伴我行,遇良师、跟大师,是我的幸运;回望40载,大师教诲助我长,守初心,育良种,是我的追求。感受最深的是刘先生知识渊博、胸怀博大、言行儒雅,工作中有条不紊、稳步推进。工作中受益最多的是陈老师的低调务实、严谨求实、身体力行:冬季气温最低时一起下田记载材料的抗寒性、刮风下雨时共同观察记载材料的抗倒伏情况、天气最闷热时携手进行赤霉病接种、调查。选育新品种,首先取决于所掌握的种质资源数量和对资源材料、分离世代的熟悉程度。刘先生、陈老师教导我选用亲本材料时要海纳百川,取长补短;配置组合时,要做一个心里有数的“好媒婆”,不能“拉郎配”,材料间要做到强强结合、优势互补;株系、株行选择时要全生育期观察评判材料,不能以某一生育时期的优劣决定材料取舍。从配置组合到选送国家组织的试验,并通过产量、抗性、品质、特异性、一致性测试,直至新品种通过审定,一切顺利一般要历经12年左右。其中的甘苦只有育种人自己清楚,年复一年,是一个耗费精力、心力的漫长过程,也是对意志、品质的考验。陈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体会到做成一件事不容易,静下心来持续多年做一件普通的事更不容易。

弹指40年,这4个小麦新品种是对前辈谆谆教诲、悉心指导的回馈;也是对自己沐风栉雨、辛苦付出的回报。年复一年在麦田中逐行、逐区观察记载、收获、考种,辛苦程度非常人能及。但看到自己选育的新品种能为学校的科教兴农事业添砖加瓦,虽辛苦但快乐、幸福——“麦田为麦甜”。

展望未来岁月,南农2215、南农23108 、南农24115等品系已定型,等待进一步试验。期望在国家试验中表现优异,助力小麦丰产丰收,提质增效,继续做学校科教兴农伟大工程的一颗螺丝钉。

个人简介:

张守忠,农学院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小麦新品种选育、示范推广工作和基地运行服务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选育南农9918、南农0686、南农1632、南农17168小麦新品种4个和南农02Y393等优异新品系十余份;获得国家新品种保护权3项和5项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等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新品种转让经费超过200万元。在基地运行中,每年承担作物生产类6个专业6000余人次各类实践教学田间内容准备;同时结合主要作物和著名人物设计的“花开天下暖”、“喜看稻菽千重浪”、“奋斗为奋豆”、“一生只为麦穗黄”等专题栏目深受校内非农类学生欢迎,多次获得学校基地管理先进个人和本科教学评估优秀先进个人。



鲁植雄:“40,不惑”——有感于“双抢”与农机

1980年,我怀揣着大学录取通知书,踏着“198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滚滚浪涛,进入华中农学院农业机械化专业(现华中农业大学)学习,1984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南京农业大学任教,至2024年,刚好工作40年。

一、千年不变的“双抢”

我出生在湖北的一个小山村,从7岁到22岁参加工作之间,每年夏天均要参加农村的“双抢”。“双抢”这个词语,年轻人都会感到陌生,但对于那些70年代以前出生的、且在南方农村生活过的人来说,一定会记忆犹新,甚至终身难忘。

“双抢”是指抢收又抢种。在我国南方种水稻地区,特别是长江以南的地区,‌每年要种两季水稻一季小麦或油菜。两季水稻,即早稻和晚稻。每年七月中旬,也就是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早稻已经成熟,必须收割回去,然后再把早稻田翻耕、耙匀、平整,在立秋前把晚稻秧苗栽下去。如果晚稻秧苗栽插晚了,收成将大减,甚至绝收。不到一个月时间(20天左右),抢收抢种,全村每家老少齐上阵,既抢收又抢种,所以叫“双抢”。这是农村最辛苦、最紧张、最繁忙的农活,没有之一。

双季稻的栽培始于秦汉时期,两千年多年来,人们一直进行“双抢”,年复一年,千年不变。

二、崛起的农机,消失的“双抢”

1984年秋,刚工作不久就带领学生去农场进行农机生产实习。那个年代,农机只在一些大型农场使用,而农村基本上没在农机。在农场见证了农机的强大和效率,从农场生产实习回来不久,就开始投入农机产品的研发工作,先后进行了水田驱动耙、育秧装备、插秧机、播种机等设备研发工作。

我第一次参加农机产品的研发是在1985年,研发产品是水田驱动耙,与12马力手扶拖拉机配套。水田驱动耙可以一次完成“早稻”田的土块破碎、起浆、平田等作业,属于复式作业机具,可以节省拖拉机下地次数,提高作业效率,为“双抢”抢时间,这个机具当时很受农民欢迎。为了验证水田驱动耙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经常开着手扶拖拉机去学校附近的农村进行田间试验、演示。每次都是一身泥、一身汗,但看到研发的水田驱动耙,能顺利进行耙田、起浆、平田等作业,可以替代人力和畜力,提高了作业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双抢”劳动强度,就感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1984-2014年,这30年应该是我国农机从无到有的30年,农机崛起的30年,是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30年,也是“双抢”逐渐消失的30年。“双抢”中的抢收、抢种均采用了机械化,千年不变的“双抢”发生了根本变化。耕地的水牛不见了,代替是“铁牛”;“双抢”中人们“面朝黄土背朝天”,低着头弯着腰,辛苦劳作的景象不见了,代替是拖拉机、收获机、插秧机在田间的轰鸣声,和农民们的笑谈声。

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农机”

刚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中国,就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农业机械化要向智能化、无人化方向发展,这是面临又一个新的挑战。为了跟踪本学科的前沿技术,我从2014年,就开始从事农机智能化研发,先后进行了线控液压转向、电液提升器、无级变速箱、混合动力拖拉机等产品研发工作。这些智能化产品为拖拉机无人化的实现提供了基本保障和可能。

为了攻克农机智能化卡脖子技术,就自学现代控制、智能控制等理论,与一拖、雷沃、东风等农机企业合作,与相关人员进行研讨交流,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在农机智能化有所突破。

主讲的“汽车拖拉机学”的教学内容,从机械结构原理,逐渐转移至智能化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方法上采用理论与实际结合,将科研成果反哺教学,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为此,“汽车拖拉机学”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农机的智能化、无人化,是农机自身的迭代、进化、变革,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时光如梭,已融入血液与骨头里记忆的双抢已消失,双抢让我心悸、惧怕与敬畏……。已为之40年艰辛努力的农机在崛起,农机正在全程全面实现机械化和现代化,让我高兴、欢呼与自豪……。

岁月不惑,春秋正隆。40年,我与农机同行,“终身立志于此”的初心不变,实现并见证了农机的伟大复兴。

个人简介:

鲁植雄,1962年1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84年以来,一直在南京农业大学从事农业工程、车辆地面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4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专利40余件,5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主编各类教材和译著60余本,撰写科普著作110余本,10余本教材获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主讲的“汽车拖拉机学”课程分别获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精品课程。全国十佳农机教师,入选新疆“天山学者计划”,南京农业大学“钟山教学名师”。



周权锁:四十年不惑

时光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入职至今,专职从事实验技术工作已经四十周年了。回想过去,是兴趣和各个时期各级领导及老师们的支持和关心,让我一路顺利走来。

入职初期,和大多数实验技术人员一样,较为普遍的存在着价值感不强、自信心不足、职业发展规划不清等问题,实际工作中,也不乏离开实验技术职业岗位的机会。但是,是早期各级领导及老师们的关心,让我渡过了“彷徨期”,坚定了对职业岗位的坚守。

我从小就对化学感兴趣,享受实验室的氛围,很多有意思的现象只有通过自己动手才能观察到。例如,冬天,在配制测试土壤有机质的重铬酸钾试剂时,配制结束后当降温过程中会观察到有大量的结晶体析出的壮观;而在配制头发中汞测定试剂时,用盐酸溶解氯化亚锡时,玻璃溶器中有没有游离水的存在,使得实验中又常有着细节之处的微妙变化。这不,由于兴趣和各级领导及老师们的支持,一干就是四十年,还有一年不到就将要退休了。

未来科技发展,国家需要大量的具有高度职业认同、高度道德素养、高度专业技术水平、高度自我要求的实验技术人员,活跃于各个高校和各个科研院所,为国家的重要科学技术项目、实验实践教育提供关键支撑。近年来,学校遵循实验技术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和不断完善符合实验技术人才职业特点的职称制度,对实验技术人才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实际贡献进行综合评价,促进了优秀实验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相信学校还会营造和制定有利于开拓实验技术人员的个性化发展途径和探索实验技术团队建设的环境和制度。祝愿从事实验技术职业的每一位实验技术人员加强理解实验技术职业对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从业操守的要求,在有组织的科研中,一定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将个人的成长和职业的发展与行业社会和学校的前沿交叉研究及融合发展要求结合起来,在实验技术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个人简介:

周权锁,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级高级实验师。



郭巧生:40年学科发展、教学相长

越来越多南农声音在中药行业中响起

1984年夏天,我从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毕业,当时的学位证书是最后一批南京农学院作为落款的一届毕业生。同年10月,学校正式改名为南京农业大学,很荣幸,我也成为更名南京农业大学第一批留任的新教师,也是当时园艺系(后改成园艺院)最年轻的教师,时年21岁。当时分配我的工作是蔬菜实验场场长,管理园艺系的蔬菜实习实践基地教学、科研及实习等工作。

1985年,时值学校和园艺系根据国家发展建设需求,考虑筹建中药材生产的相关专业。21岁的我主动报名请缨,在汪隆植老师鼓励与支持下,参加新专业的筹建工作,并派我到已经开设中药材专业的吉林农业大学进修,学习新专业的开办经验。那时候的交通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一列绿皮火车将我从南京晃晃悠悠30多小时带到了吉林长白山下,让我逐渐从一个原本蔬菜专业的青年教师慢慢熟悉中药材,成长为一个中药人。这一晃想来已经四十年了,也是我成为南京农业大学教师的第四十年头。

进修回来后,在一穷二白、师资紧缺的情况下,我和仅有的几名同事开始了新专业的创办。1985年,我们开始了第一届中药材生产专业的专科招生,并兼任首届学生班主任,往后的几年,开始一起创业的同事有的也有调动了,我觉得我喜欢这个专业就能干下去,坚持下去就能成功。1994年,我们终于有了一个新的阶梯,专业开始本科药用植物专业招生了;1998年,专业正式更名为中药学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也是在这一年,我有幸参加了我国中药发展史重要的一件大事,成为了我国第一版中药材GAP的8位起草专家之一,那年我35岁,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起草人。当然,在这一年,南京农业大学中药学专业也逐渐在原来由中医药大学占较大优势的中药行业中有了一席之地。2003年,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的,由我牵头申报的中药学学术型硕士一级学位点获得教育部批准,我们学校也成为中国首个拥有中药学(医学学位)硕士点的农林大学;2004年,我也成为学科首位招收博士(药用植物学)的导师。2013年,我又牵头申报了中药学专业学位一级硕士点并获得了教育部批准。随着我在中药行业发展中,我始终将南农中药学科放在首位,将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成果向社会,向行业引入。2017年我成功当选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也是所有农林大学中首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由农林大学自己培养出来的国家药典委员。由此南京农业大学中药专业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最让我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南农声音在中药行业中响起,我们的学生们也逐渐成为了行业的中坚。2023年,我在俄罗斯工程院当选为外籍院士,这更像是鞭策,让我继续为南农中药的发展、学生的培养继续努力。

今年时值我在南京农业大学中药学科任教的第四十年,也是中药学科发展的四十年,教学相长,我们的成长和学科的发展密不可分,希望我们的中药学科越来越好,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学子事业更加辉煌。

个人简介:

郭巧生,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南京农业大学中药材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药材学科点学术带头人。

现兼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GAP专家,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专业委员主任委员和动物药专委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40年来一直从事有关中药材规范化生产、药用(动)植物引种和驯化、中药资源评估、中药材安全与监控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自2000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攻关和支撑项目10余项,企业横向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6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主编教材12部,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另著有《中国药用植物种子原色图鉴》(中、英文版)等专著3部。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授权18项。



赵茹茜:往昔峥嵘岁月,今朝任重道远

1984年,我第一次踏上了南农的这片土地,开启了我的教育生涯。转眼四十载光阴荏苒,伴随着时代的变迁,我有幸见证了无数学子在知识的海洋中历经蜕变、不断奋斗。如今正值第40个教师节,这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对我职业生涯的一次深刻回顾。从一名助教一路成长至今,回望过往,心中感慨万千,这一路走来,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与感悟。

作为一名农业大学的教师,我深知我的职责不仅是教书育人,更是致力于动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与创新。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农业及相关产业逐渐被高科技与公司经营所主导。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使命变得愈发重要,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就业前景,更要培养他们成为全面而具创新精神的未来栋梁。

翻阅往事,有两个特别的故事一直深藏我心,让我终生难忘。在这些年里,我只担任过一次班主任,因此对那个班的学生有着更深的感情。其中一位男同学让我印象深刻。他本科期间总是坐在前排,课堂上非常积极,本以为他会是成绩优异的学生,却竟因沉迷网络而屡次挂科,竟有17门科目不及格。后来他希望报考我的研究生,我对他说:“如果你能通过这17门科目,我就收你为学生。”他没有辜负我的期望,顺利通过了考试,我也如约成为了他的导师。如今,他已经博士毕业,成为了一家知名公司的主管。他的成功,是我教育生涯中最大的喜悦与肯定。

另一个故事则是关于一位DVM学生的奋斗史。当时,这位同学正在读大二,对未来的方向感到迷茫,唯一的兴趣是小动物,因此我建议她专注于临床方向。她在临床实习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屡次名列前茅。如今,她如愿成为了一名DVM。她的拼搏与成长深深震撼了我,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念:作为教育者,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迪与激励学子去追逐他们的梦想。

这些经历让我深刻领悟到,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与学生携手共进,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超越老师,成为更好的自己。唯有在不断的交流与互动中,我们才能共同创造出更多的辉煌,培养出更多社会所需的杰出人才。每一次的言传身教,每一次见证学子的蜕变,我都深感教育的使命与价值。教书育人,不仅是一种奉献与承诺,更是一项能让灵魂得到满足与丰盈的崇高事业。我愿继续投身于这座教育的殿堂,为更多学子播撒知识与希望,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作出更多贡献。

个人简介:

赵茹茜,南京农业大学钟山首席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国家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带头人,美国康奈尔大学唐氏学者。《动物生理学》第五版、第六版主编,主讲的《动物生理学》2020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长期致力于动物应激、行为与福利的研究,被评为“中国动物福利公益推广大使”。主持农业部“948”项目、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973”和“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为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委员,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先后获南京农业大学第三届“师德标兵”、“优秀研究生教师”、“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包平:数智赋能解读千年物产  文理交叉培育冷门人才

我是1984年来南农工作的,今年整40年。

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4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7部,获部省级奖励5项,软件著作权5项,行业标准1项。

2004年任图书馆学硕士导师,2006年任科技史信息组织方向博士导师。主讲《古籍数字化整理与利用》《物产史专题》等5门研究生课程,主讲《世界农业文明史》本科生通识课程。招收研究生50名,其中博士研究生20名;指导博士后4名。指导的研究生中,1人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3人获学校优秀博士论文,4人获国家基金资助。指导的本科生作品获江苏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特等奖、全国大赛二等奖。

2008年以来,带领团队在数字人文和物产史两个领域持续深耕。综合运用命名实体识别、社会网络分析、关联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方法、对《方志物产》历史文献进行智能整理与利用的体系化研究。构建了古籍智能整理与利用的技术体系;建立了从《方志物产》到物产的全口径资源搜集线路图;确立了物产史研究的基本素材和框架。

2018年主持成立南京农业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2023年与中华书局合作成立“中华物产与文明探源协同创新中心”。2021年主办了“赋能与破壁:多学科驱动下的数字人文”国际学术研讨会。2022年受邀在江苏文脉大讲堂做“大地星辰:江苏物产之时空文脉”的主题演讲,线上线下受众75万人次。2022年受邀在中国科技史学会会刊《中国科技史杂志》组稿5篇数字人文系列论文,2024年受邀在中国历史研究会会刊《历史文献研究》组稿7篇物产史系列研究论文。

2022年与中华书局合作将手抄本《方志物产》列入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计划;受三亚研究院资助的《中国物产志(海南卷)》(计100万字)历经4年将由中华书局出版。

在任图书馆馆长期间,推动了图书馆的服务转型,倡导构建读者满意的图书馆,图书馆连续7年荣获单位年度考核优秀。在任人事处处长期间,着力解决师资队伍规模和结构的矛盾,创造了海外青年人才引进机制,推动教职工的福利待遇的改善。

主笔完成了南农校训的研制与内涵撰写,主持了校友馆内容撰写,主编了2012、2022年两版《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史》。

2024年是南京农学院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的40年,也是新校区正式启用的大喜之年,祝南农的明天越来越美好!



吴国清:把高校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的关键是学以致用

2019年11月13日,江苏省委书记信箱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来信内容言简意赅:江苏省大多数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原省定经济薄弱村,不仅目前留不住年轻人、可能返贫危险大特性凸显,而且即便是在基本实现省定脱贫目标后,也或多或少存在相对贫困问题,“消除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任务仍然繁重艰巨。为此,信中言辞恳切地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涉农村庄”人才振兴的三项建议:一是继续选派优秀干部到“涉农村庄”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二是选配村领导班子成员侧重主导经营村集体产业类项目;三是持续优化村领导班子结构。来信人吴国清,系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同时担任了江苏省大学生村官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他多年关注、研究大学生村官群体的成长成才,并注重农村基层调研,助力提升乡村振兴成效。

令人高兴的是,这封信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切实回应,让他实现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心愿。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江苏省政府信访局局长姜金兵说:我们收到来信之后,进行了认真研究,我们认为这封建议,针对性前瞻性非常好,有利于巩固提升我们江苏的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我们江苏经济社会的高质量,为此我们及时呈报给娄勤俭书记,娄书记及时批办给省扶贫办。经过充分的沟通和研究,省扶贫办采纳吴国清的建议,在相关政策和举措中予以落实。江苏省政府扶贫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为此说明:我们随后继续选派了433支工作队,这里头其实涉及他提到的问题有一条就是说回原籍,或者是有涉农工作经验的人;就拿我们省委12支工作队来说,这里头充分考虑了他的建议。

吴国清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的事迹是南京农业大学师生矢志不渝服务“三农”的工作缩影。工作40年来,他也不断深化对涉农高校思政课教师工作的理解:学思践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指导力是思政课教师的不懈追求;把高校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的关键是学以致用;理论宣讲的生命力是让学问走出书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个人简介:

吴国清,男,中共党员,江苏张家港市人,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基地研究员。长期从事高校思政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学与研究,常年承担思政课各类课程、党课、讲座等工作任务,获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近年来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等各类项目10多项,主导成功申报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和江苏省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重视调查研究和知识的转化运用,被部省级党政机关采纳“政策建议”多项,其中2项获江苏省委书记批示。近年来发表论文50多篇,参著多部,同时在经济日报、南京日报发表的多篇文章上线“学习强国”,产生了积极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