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专访南农校长陈发棣:要把大学与大地紧密结合

2024-07-10 来源: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 作者:央视农业农村频道 图片:

在拥有122年办学历史的南京农业大学,人才培养如何贯通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如何引领农业新质生产、探索乡村振兴南农方案?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高端访谈节目《三农绿厅》播出“农大校长说·向上生长 向下扎根”。央视记者专访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畅谈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路径和使命。

央视记者:陈校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我们参观了南京农业大学的校史馆,学校有122年的办学历史。您觉得,南京农业大学有别于全国其他农业高校的地方在哪儿?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 陈发棣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是国内生命科学和农业科学的重要发祥地。从目前来看,我们农业和生命科学这些领域,学科发展都非常好。这是我们的优势和特色。

央视记者:咱们学校已经走出66位院士了,您认为南京农业大学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校人才辈出?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 陈发棣教授:我觉得非常关键的就是要把大学跟大地相结合。我们这些院士、顶尖的科学家,他们都是大学跟大地紧密结合的典范。我们一直说“要把成果写在大地上”,要理论联系实际,所以在培养方案里加大了专业实践的比例。尤其是农科相关专业,实践学分要占到30%以上。另一个我们做得比较好的就是每年暑期的大学生实践,每年有约5000名学生利用暑期到乡村开展实践、农村调查,把自己所学跟农民所需、跟农业的问题相结合,通过所学来解决农业的问题。通过这样,来加深学生对农业、农村的了解,加强大学跟大地的结合。

央视记者:从咱们学校大门里走出的优秀人才,在农业创新、农业实践领域,有哪些突出贡献?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 陈发棣教授:比如我们的几位院士,盖钧镒院士从事大豆育种,培育的品种有力推动了国内大豆品种的更新。万建民院士克服了水稻“癌症”。沈其荣院士研发的微生物有机肥,让瘠薄的土地变得肥沃,农产品的品质变得非常好。张绍铃院士突破了梨的基因组,推动了梨的育种等等。这些都是理论跟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创新来指导实践创新,最终产出一流的成果,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央视记者:南京农业大学有一个办学目标,就是要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您觉得,南京农业大学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可以称得上是有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 陈发棣教授:南农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要培养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南农品质的优秀人才。作为一所一流的大学,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具有全球视野,能够解决世界农业的问题。另一个方面就是要有中国情怀。中国是农业大国,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就要基于中国特色、农业特色,来解决中国农业的问题。同时还要具有南农品质,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传承发扬南农122年的诚朴勤仁精神。

央视记者:前不久,咱们学校的农业健康研究中心获批建设了。大家一听到“农业”和“健康”,这两个领域交叠的部分就是“吃”。那咱们这个中心是要研究人怎么吃得更健康吗?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 陈发棣教授:不仅是吃得更健康,它的源头是与农业息息相关的。植物与健康,动物与健康,农业环境与健康,农业投入品与健康,食品营养与健康等等,有很多方面。比如畜禽动物的病害,有些是可以跟人类相互传播的。这些在动物身体中的病害怎么传播到人类、它到底有哪些病害,我们要把它研究透,想办法来阻断它的传播,这样就不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农业投入品与健康,大家经常关注,农药、肥料、抗生素等的投入使用,影响农产品的安全。那我们就要想办法开发绿色、安全的投入品。农产品加工之后,有很多防腐剂、色素等可能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那我们就想办法利用一些植物的色素、植物的抗菌剂等等,代替原来一些不太健康的添加剂,来保障生产的食品能够更加安全健康。

央视记者:听您这么解释之后,观众会对农业的印象有所改观。现在我们知道,农业也在显微镜下、在实验室里。可不可以说,这本身也是一种新质生产力?南农在新质生产力上有什么样的布局和探索?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 陈发棣教授:是的。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实际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从何而来?要靠教育,真正把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贯通起来。从南京农业大学来说,人才培养、有组织的科研、一流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各个方面我们都在发力。

央视记者:南京农业大学地处长三角地区,这是咱们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有这样的区位优势,学校除了关心粮食安全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使命和职责?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 陈发棣教授:处在这样一个发达的地区,除了要为江苏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提供科技人才支撑之外,还要在江苏大地上探索总结出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的路径,在国内进行推广。

央视记者:目前这项工作进行到什么阶段了?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 陈发棣教授:我举一个例子。农业农村部有一个“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共建先行县”,南京农业大学在江苏对接的有两个地方,兴化和浦口。兴化在几年来的全国考核中,我们一直位列第一名。

央视记者:您去过那儿吗?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 陈发棣教授:我每年都要去的,我直接联系、直接对接。

央视记者:村子里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给我们描述一下。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 陈发棣教授:因为之前也去过,我觉得这几年变化还是非常快的。乡村秀美,田园风光,特别是农村治理和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变化都很大。大家都知道,每年春天兴化有油菜花节,那现在,油菜花节结束之后,我们继续种菊花,包括功能性菊花,来带动产业的发展。现在农业也很“高大上”,有很多高科技。农村也是非常美丽、让人向往的。

央视记者:这段时间高三学子要填报志愿了,您对于有志于报考农业院校的学生,想说什么?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 陈发棣教授:我们一直说,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关乎着国家的命脉、人类的生存。实际上,农业还关乎着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关乎着我们生活的环境和生态。在南农,有许多专业跟我们的环境、生态息息相关。农业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非常欢迎广大学子报考农业大学,报考这么好的一所南京农业大学。我们共同努力,为人类的生存和健康贡献智慧力量。

审核:吴峰 赵烨烨

校对:王爽

编辑:王璐

阅读次数: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