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研究生乡村振兴案例大赛在贵州麻江开赛

2024-06-21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李芬、王璐 图片:

“举起牛角杯、戴上银花冠,这是云对那山的情谊......”在清脆悠扬的童谣声中,6月20日,首届全国研究生乡村振兴案例大赛在贵州麻江拉开帷幕。

本届赛事由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研究生乡村振兴案例大赛组委会主办,南京农业大学、中共麻江县委、麻江县人民政府联合承办。来自南京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36所高校的42支队伍,从400余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角逐决赛,为乡村振兴贡献“高校方案”。

我校党委书记王春春,副校长丁艳锋、董维春,黔东南州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洪龙弟,麻江县委书记唐光宏等出席开幕式。

王春春指出,南京农业大学十余年将立德树人大课堂、科学研究试验田、教师干部历练场搬到了麻江,以农科教平台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兴村、产业强县”的帮扶之路。近年来,学校把研究生工作站建在黔东南大山里,带领学生们在耕读中知国情、懂农情,在产业中找课题、写论文,在帮扶中长见识、作贡献。王春春勉励同学们,把服务国家战略与提升专业能力、理论与生产实践、“个人发展追求”与“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相结合,让更多赛事中的金点子、好案例、新成果在乡村振兴最需要的地方落地开花,示范引领更多青年学子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才智。

洪龙弟向南京农业大学十余年来持续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创新共赢模式,助力麻江乡村振兴建设表示感谢。他表示,研究生是未来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本次大赛将进一步激发广大学子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热情;黔东南州将坚定不移支持南京农业大学定点帮扶工作,为麻江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唐光宏对与会嘉宾、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山海情长、乡村共富,他表示麻江县将充分借鉴各研究生团队乡村振兴案例的好经验、好做法,奋力开创麻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会上举行了南京农业大学校友企业助力麻江乡村振兴捐赠仪式,“南农麻江一家情”公众号同步揭牌、正式启用。

麻江县有关领导、县直有关部门、乡镇(街道)负责人,企业代表,参赛案例研究对象所在地干部代表、评委,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办公室、研究生院、社会合作处、经济管理学院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全国各地参赛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高校“金点子”赋能乡村振兴

来自全国24个省份的42支代表队将数十个昂扬奋进、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故事搬上了全国赛大舞台。这些乡村振兴案例,有的围绕“两山”理论,立足环保视角,讲述了乡村的华丽蜕变;有的从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三产融合路径等展开探索,生动演绎科技赋能下的新时代农村;有的全面系统地解读了一朵菊花、一株甘草、一粒水稻、一只小龙虾、一颗樱桃等如何撬动乡村产业。

案例展演环节,南京农业大学5名留学生讲述了他们将中国乡村振兴的宝贵经验与思路运用到自己家乡“三农”建设中的实践故事。西藏农牧学院从“90后”现代农牧业创业者视角,还原了扯休乡曲姆拉日合作社十年创新,以新质生产力“小革命”撬动乡村振兴的“大文章”......躬耕山野,不负青春,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生们开启“最强大脑”,积极投身广袤大地,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赋能添智。

扎根“大地”,书写乡村振兴方案

本次大赛依托学科建设,引导师生将科研成果融入乡村振兴大舞台,用科技、实践赋能乡村发展。赛事发起方、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启动“大地学堂”以来,通过“兴农驿站、耕读课堂、定点帮扶行动、乡村全面振兴方案”,探索形成融合思政教育 、乡村关爱、能力培养和三农服务的“四位一体”实践育人新模式,践行三农教育的使命担当。以南农两支参赛队伍为例,“虾路相逢勇者胜队”讲述了江苏淮安市盱眙县深耕龙虾品牌,铸就富民强县“金字招牌”的振兴故事。“重生之我在南农种花队”则聚焦“菊花经济”,以南农合作打造的江苏鹤乡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典型,带来一个高校科技富民、菊花兴农的生动案例。参赛案例都是青年学子深切感知三农发展,在乡村振兴中寻找到的“高校方案”和“产业密码”。

从举办校赛、到承办省赛、国赛,南京农业大学以案例大赛为抓手,落实研究生分类培养,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将研究生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大课堂”搬进了乡村振兴“主战场”。在高水平赛事激励下,越来越多全国各地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跨越山海,他们为“农”而来

从雪域高原到三晋大地,从齐鲁之滨到苗乡深山……来自天南海北的40余个乡镇的干部代表,也应赛会之约来到现场。大赛同期举行的“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交流会”上,与会嘉宾围绕农村集体经济改革、产业振兴、三产融合等乡村振兴成功做法深入探讨,助力案例项目从比赛端到产业、市场端落地,开出“振兴花”,结出“富民果”。

麻江县贤昌镇高枧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锡洪介绍了高枧村与南农结对共建,赋能家乡十年间成为特色乡村的典型经验。“家乡未来的发展离不开好点子、好办法,期待全国赛能凝练更多乡村治理方案,让乡亲们的生活更好、更美。”

审核:吴峰 赵烨烨

校对:胡晓璐

编辑:谷雨

阅读次数:89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