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现代快报】校长说|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忙”有所得,“种”有所获

2024-06-05 来源:宣传部 作者: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楠/文 郑芮/摄 闫琳琳/设计 通讯员 楠秾宣 图片:

 

学科实力强

获农业高校首个“双万”

“南京农业大学也在历史中积淀,向未来奋进。120余年,代代南农人秉持‘诚朴勤仁’的精神,躬耕田垄、俯身大地,诠释了作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开拓者的情怀与担当。”陈发棣表示,如今,南农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在高质量发展中成果丰硕、捷报频传。

南京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 资料图

作为一所有着122周年办学历史的高等院校,南农大学科实力强劲,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为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当前,该校拥有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7个学科获评A类,其中4个学科获评A+。此外,11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

前不久,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和植物学与动物学共同跻身全国37个世界顶尖学科。其中,农业科学位列全球第12位、植物学与动物学位列全球第15位,目前全国拥有ESI学科双万的高校共有10所。

人才培养优

走出了66位院士

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南农大先后为国家输送30多万名优秀人才,走出了66位院士。他们怀揣理想、栉风沐雨,把理想扎根大地,与国之命脉守望相助,为现代农业、智慧农业奋楫笃行。

校园繁花盛放

88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仍每天埋首实验室、奔走田间地头,将毕生心血倾注一粒粒直径不到一厘米的大豆,为的就是“中国田里中国种”“中国碗里中国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及其科研团队数十年如一日深耕育种、醉心稻田,潜心30年,攻克“杂种不育”难题。不断选育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的水稻品种,让百姓“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沈其荣说:“我们的研究就是围绕‘有用’和‘有理’。‘有用’是指科研要围绕国家和社会所需,切实破解农业生产上的难题,持续改善土壤、生态和环境。‘有理’就是探究背后的科学问题,揭示为什么有用的机制、机理。”

去年,南京农业大学张绍铃教授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年来围绕种业振兴、提高果实品质和省力增效三个方面下功夫,着重解决梨产业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

“学校在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征程中,向‘新’而行,为现代农业厚植创新沃土;以‘质’谋远,为农业强国汇聚新质动能。”陈发棣说。

招生计划多

新增3个专业

南农大是一片孕育着无限可能的热土,每一个南农人都能在这里生根发芽、找到热爱。

2024年,学校滨江校区即将投入使用,本科生招生计划将进一步增加。这也意味着,全国考生将有更多机会来南农读书,来南农圆梦。

秾趣课堂

据悉,今年该校的本科招生计划为4830人,共投放71个招生专业,其中数字经济、兽医公共卫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3个专业为新增招生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建设专业继续纳入部分省份本科提前批次招生。

面向社会进行科普

入校后,考生还有更多选择,除部分特殊类型学生外,均享有金善宝书院5大类别12个方向实验班,以及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2.0基地班选拔机会。金善宝书院学生平均保研率超70%;生物科学2.0基地班更是创新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选拔方式,70%以上学生进入“4+5”本博贯通培养渠道。

未来的农业,顶天立地!陈发棣向全国考生发出邀请:“来南农,我们一起探寻基因故事,解锁种质密码,攀登科学的高峰;来南农,我们一起守护绿水青山,助力乡村振兴,奔赴希望的田野。”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0年开始,陈发棣已连续五年通过现代快报为全国高考学子送祝福。这些祝福如涓涓细流,刻在了许多新生的心里。大家在还没有入学时,就通过视频认识了这位可亲可爱可敬的校长。陈发棣也祝愿所有的考生,“忙”有所得,“种”有所获,立强农之志,赴家国之约!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楠/文 郑芮/摄 闫琳琳/设计 通讯员 楠秾宣

(学校供图)


【媒体南农】校长说|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忙”有所得,“种”有所获

原文链接:https://app.xdplus.cn/xdkb/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39/42923.html?isShare=true



审核:许天颖 王璐

校对:王子睿

编辑:俞佳宁

阅读次数:47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