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粮食作物抗病虫遗传机制解析”项目召开项目研讨会

2024-05-13 来源:植物保护学院 作者:马振川 图片:

5月9日-11日,以我校为项目牵头单位、植物保护学院王源超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主要粮食作物抗病虫遗传机制解析”项目2023年度总结暨2024年工作计划研讨会在南京召开。项目咨询专家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周雪平研究员、沈阳农业大学张世宏教授、植物保护学院院长张正光、交叉研究院院长窦道龙等组成。我校科学研究院、植保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及项目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

项目负责人王源超教授全面汇报了项目实施进展和项目统筹组织情况。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所、福建农林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及我校的各课题负责人与项目骨干代表分别汇报了课题和任务的最新进展和实施情况。项目组围绕目前的工作进展、亮点成果、未来工作计划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农业科技处郑筱光主任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总体情况、项目管理办法、注意事项和实施与管理要求,并强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需加强战略引领,注重生产实际需求的导向。同时,在项目推进的同时,加强标志性成果的凝练。

江苏省科技厅副处长周灵群指出,大豆、小麦、水稻和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解决好病虫害抗病问题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关键。建议不同课题之间加强协作,解决好粮食作物在病虫害抗病防控中的关键瓶颈问题。

康振生院士等咨询专家组充分肯定了项目立项以来取得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希望项目组下一步重点围绕主要粮食作物抗病虫的生产实际需求,强化课题间的协同创新,拓展项目间的交流学习,确保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高质量完成。

据介绍,“主要粮食作物抗病虫遗传机制解析”项目由我校牵头,联合国内9家高校院所共同承担。项目针对大豆、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在生产上抗生物胁迫能力提升所面临的关键瓶颈问题,以科技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主要粮食作物抗病基因资源不足和有效使用的问题,提升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安全,符合国家战略目标需求,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审核:吴峰 谷雨

校对:权灵通

编辑:胡晓璐

阅读次数:1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