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历经百年发展、三代人传承

【江苏科技报】植物学课的“变”与“不变”

2024-03-29 来源:宣传部 作者:江苏科技报:夏文燕 图片:

■通讯员赵烨烨 记者夏文燕

阳春三月,南京农业大学植物学课教学团队刘宇婧副教授正在校园里向同学们介绍垂柳的“生存智慧”。

“一门课程的建设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传承,作为南农生命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植物学课已经走过了近百个春夏秋冬。”国家级教学名师、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强胜说。

自1938年起,著名的植物学家、农业教育家李扬汉教授开始教授植物学课。从金陵大学到南京农学院,再到南京农业大学,这门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植物学课经过三代人的传承、积淀和发展,发展了近一个世纪。

大自然是最好的教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兴趣为引,以志向为标,以奋发为桨,青年要在兴趣中寻找自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李扬汉一生的教育理念。

20世纪50年代初,直观教具匮乏,李扬汉亲手制作各式显微照片、石膏模型。他备课认真,授课深入浅出,不仅学生爱听,很多中青年教师也喜欢旁听。强胜就曾是李扬汉课堂中的一名年轻教师。

“在课堂上理论课,在实验室做实验,是植物学课历经百年的传统教学模式。但 当教学手段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后,它便不再适应传统。”从李扬汉手中接过植物学课教鞭的强胜开始琢磨如何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变革教学模式,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

强胜大胆地把教学时间予以“整合”,把传统课堂“灌输”的理论知识全部交给学生进行课余线上自学,原有课堂变身“沉浸式”实验互动教室。师生一起在培养皿中观察植物,在显微镜下分析组织切片,在体视镜下解剖花朵,通过全课程27次实验报告的“锤炼”,彻底夯实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把大自然“搬”到线上

几十年前的李扬汉就经常带领青年教师到野外认识植物,让他们迅速掌握数百种植物的形态特征,锻炼其带领学生野外教学的能力。如今,强胜是师生心目中的植物“活字典”。

强胜恨不得把大自然全部“搬”到线上,把网络课程做得更加丰富。“作为一门描述性的课程,百闻不如一见是植物学课最大的特点。”要采用直观教学手段,网上课程建设便需要大量图片资源,因涉及知识产权,强胜决定带领团队一起收集。

2020年暑假,强胜团队曾自驾大西北长途跋涉20多天拍摄植物图片。“希望能到更多的地方,收集更多的图片,边走边找,边找边拍。”20年,由团队收集的图片已有15万张,由强胜个人拍摄的就有10万余张。这些积淀都成为南京农业大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植物学课程线上教学平台的坚实基础。

“植物学课程教学涉及的植物种类繁多、植物特征纷繁复杂,在教学内容上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教材是基础,是关键,更需要不断突破。”强胜说。

1958年,李扬汉编写的农业院校统编《植物学》教材,成为当时全国农业院校最具影响力的首选教材。80年后的今天,南京农业大学植物学课程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探索出数字化时代教材建设的新范式、新路径,由强胜主编的《植物学》数字教材获得首批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

把大自然“请”进课堂

近年来,“80后”副教授刘宇婧已经从植物学课程教学团队成长起来。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植物学课教学又悄然发生着变化。

“如今,国家亟须一批引领农业科技变革、推动强农兴国的专业人才,我们需要着手培养农科学生‘植物为本’的理念,利用植物表型的研究成果服务农业强国建设。”刘宇婧表示。

“大自然开什么花,我们就上什么课。”实验员刘琳莉老师是教学团队的“植物猎人”,帮助团队收集花卉标本。“我们会根据刘老师的花期情报,灵活调整教学日历,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实验观察的材料之需。”刘宇婧说。在学校教学科研基地看梨树传粉,在紫金山感受生物多样性,在显微镜下理解植物的自交不亲和……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把植物学课“搬”进大自然,又把大自然“请”回实验室。

在强胜的带领下,如今的植物学课程教学团队改革传统理论教学,开发出以实验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推动数字课程资源、数字教材建设,将首批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线上和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等成果尽收囊中。

100年前,李扬汉期待着植物学课让“青年在兴趣中寻找自己”。如今,李扬汉的教学理念正随着课程教学团队的传承,跨越时空,代代相传,桃李满天下。

原文链接:

http://www.jskjb.com:8081/xpaper/news/125432/137264/150556-1.shtml



审核:许天颖

校对:裴古丽

编辑:王子睿

阅读次数:13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