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17日,由我校副校长丁艳锋教授领衔,李友生教授、薛金林教授、虞德兵副教授、方星星副研究员、周军副教授等一行6人组成的导师团,赴淮安市淮安、淮阴区和涟水县等地开展回访指导服务。导师团深入“头雁”学员专业合作社、种植示范基地等,与“头雁”学员面对面交流,了解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现场进行全方位指导。
导师团一行先后走访了淮安市火丰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淮安市淮舌本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涟水县常盈桥稻麦种植专业合作社、涟水县五丰家庭农场、涟水县红窑镇阿标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涟水县野竹源养殖场等“头雁”企业学员。通过与“头雁”面对面交流、座谈,以及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了各学员和企业的情况。针对“头雁”学员在种植、养殖以及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方面提出的产业发展问题,导师团逐一进行剖析解答,提出解决的思路、策略和建议。
回访中,不少水稻种植大户提出了关于水稻选种、市场定位以及机插秧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丁艳锋首先指导学员综合本地积温、水稻生长周期、降水量、栽培技术、土壤肥力、水资源状况以及病虫害等多因素进行选种,确保所选品种与本地环境条件相匹配,他建议说,即便水稻品质再优良,若与本地种植环境不相符,也应考虑予以排除。其次,农产品的销售需要重视人才的培养,虽然“人无我有”是理想状态,但难以实现,因此,应追求“人有我好”,确定种植的产品后,关键是要找到精通此道的人才,掌握先进技术,并确保产品质量,这是成功的关键。第三,对于机插水稻,适龄壮秧的培育是获得高产高效的基础,需要从土壤改良、种子处理、病虫害防治、规范使用基质和科学管理水分等多个方面入手,以降低劳动成本,实现“快乐种稻”。第四,稻池的平整度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稻池不平,水深的地方容易出现药害,而水浅的地方则容易滋生杂草;因此,确保稻池平整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水量,使稻田的肥力分布均匀。
交流过程中,从事水产养殖的学员提出,这几年受极端气候影响,行业不景气,产量受影响,如何才能实现节本增效?如何有效防治病害?方星星提出了几个方面的建议:第一,要仔细调研市场,以销定产,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确定养殖规模,避免养殖成功但不能产生效益的情况。第二,建设智慧水产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基地温度、溶解氧、光照、pH值、盐度等,减少养殖人员精力的投入,并能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实时预测各种病情的发生,从而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效益。第三,水产养殖病害防控是“防重于治、防治兼施”的原则,在苗种引进时,避免带入病毒病菌,切断病原传播途径,在养殖过程中,做好水质、水位、水草等方面的管理。第四,考虑选择优质的饲料,避免因贪图便宜选择劣质饲料导致水产品品质下降。
周军针对学员们关于如何创建农产品品牌以及经济薄弱村庄如何实现三产融合发展等方面的疑惑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他强调,创建农产品品牌需将“虚”与“实”相结合:“实”即选择优良品种,注重口感和品质的提升;“虚”则涉及品牌定位的精准、品牌形象的塑造以及营销卖点的挖掘。此外,他建议要深入分析周边市场,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项目,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智慧农业技术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导师李友生针对芦笋、草莓、圣女果、葡萄等种植学员所提出的病虫害防治和深加工等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他一方面建议学员精准定位市场需求,通过深加工开发创新产品,以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市场;其次强调要转变理念,全面提升种植技术,提高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的号召力;对一些现场无法解决的问题,他表示将联系食品加工等方面的专家,定向为学员提供指导服务。
“鹌鹑育种和常见疾病问题一直是我多年来的困扰,我想请教专家们有效的解决方案。”涟水县绿生缘禽业有限公司的陈建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虞德兵指出,鹌鹑养殖业目前正面临品种退化、疫苗短缺、饲料标准不足等问题。他建议学员们与学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研究适应不同养殖规模的生产技术,根据当地条件设计禽舍结构,并结合饲料营养、疾病防控等技术,推进生态养殖的实现。
“今后,学校将会持续深入开展导师回访指导服务,全力做好各位‘头雁’学员的跟踪指导和孵化工作,欢迎大家给予关注、积极参与。”南京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毛卫华表示,南京农业大学遴选了一支理论水平高、综合业务能力强、服务产业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通过已经建立的良好沟通机制,长期为大家开展一对一跟踪服务,持续把最新的理念和信息、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最优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技术输送到田间地头,助力“头雁”快飞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