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农业现代化走在前”研讨会上专家把脉支招——

【新华日报】让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走在前

2024-03-17 来源:宣传部 作者:新华日报 图片:

□ 本报记者 王建朋 姚政宇 吴琼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农业大省,江苏如何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以新质生产力引领赋能农业现代化走在前?3月15日,在由省乡村振兴研究会、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农业现代化走在前”专家研讨会上,来自产学研一线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聚焦生物育种、智能装备、智慧农业、人才培养等把脉支招,为农业现代化走在前贡献智慧和力量。

聚焦农业“芯片”,培厚创新土壤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安全的基石。“生物育种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源头,持续提升食物总量和质量愈加倚重生物育种科技创新。”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指出,当前,全球生物育种迎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机遇。“从我国来看,生物育种尚面临不少挑战:生物育种基础研究原创不足,前沿育种技术短板依然突出,重大新品种研制能力亟待提升,种业企业育种创新能力亟待提升,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尚未完善等。”

直面生物育种存在的问题,破题之策是什么?万建民认为,应从构建新型生物育种创新体系、加快生物育种技术原始突破、推进生物育种重大平台建设等方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加快我国自主研发的生物育种成果产业化应用。“生物育种是种业创新的核心,必须加大生物育种与产业化力度,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培育战略性新兴生物产业,保障国家食物安全。”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改变过去那种依赖高投入获得高产出的传统生产方式,需更多依靠科技赋能。就育种而言,还需要加强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高效率。”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研究员高德荣补充说,目前大量的田间数据调查仍依赖人工,关键时期需要所有人全部精力投入到田间观察记载中,迫切需要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对传统育种的优化升级。

“从市场角度看,一个表现出色的品种,除了育种环节让品种本身优势特点明显外,还必须搭载良好的繁育制种方案,再通过优秀的推广模式,才能转化为种业市场的新质生产力。”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涛表示。

发力未来农场,培育“智慧支撑”

20个人,管理7000亩稻田,综合生产效能提升20%以上……在苏州太湖现代农业示范园,依托数字技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正在被高速运转的数据与机器替代。

农业要强,装备必须强。农业装备具有提高劳动生产力、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劳动强度的综合作用,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离不开科技装备的支撑。

“智能农机装备是当今世界农业高科技战略必争和产业化重点领域。”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曹光乔指出,江苏农机装备制造和应用多项发展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以新质生产力引领赋能,我省有基础有条件加快建设全国智能农机装备制造和应用强省。”

曹光乔建议,当前较为紧迫的是培育壮大智能农机产业集群和链主企业。比如,重点培育南京“农业专用传感器、智能导航、大数据应用”、常州“高性能拖拉机、收获机、移栽机”、苏州“插秧机、无人机、农业机器人”、扬州“先进饲料加工装备、养殖设施装备”、镇江“高性能拖拉机、收获机”、盐城“果蔬茶管理装备、高端农机具”、徐州“智能排灌装备”、淮安“高效渔业装备”等8大产业集群。

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智慧农业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省农业科学院信息所所长、研究员任妮介绍,基于此,她的团队正致力于“场景+链式”智慧农业整体解决方案的自主研发,奋力推动农业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场景+链式’模式,是一套智慧农业的整体解决方案,这正是为了实现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目标。”

破除发展壁垒,培养创新人才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浪潮中,机械化不仅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更是吸引和培育农业人才、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关键所在。

“做农机手比较辛苦,行业里新鲜血液目前来看还是太少。”苏州久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正华认为,“我们需要培养更多具有情怀且具备相应能力的人才,引导其入行,政策性地帮助他们学习相关知识,并给予更多经济方面的支持,做好兜底工作。”

新技术的创新、掌握和使用,都需要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创新驱动实质上又是人才驱动,而人才培养主要依靠教育。”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直言,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走在前,要充分发挥农业高等教育的支点作用,培养知农爱农的创新人才,“面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在积极申报数字经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新兴专业,自主设置植物表型组学、智慧农业等交叉学科。此外,以重大科创平台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保障,破除人才培养体制壁垒,推动人才跨专业合作、跨领域培养,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拓宽路径。”

原文链接:

https://newspaper.xhby.net/?act=article&aid=1306804&layountIndex=2&date=20240316&siteID=2&id=1



审核:许天颖

校对:王子睿

编辑:俞佳宁

阅读次数:74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