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瓶颈在何处?如何从产教融合的角度突破“卡脖子”技术?11月28日,全国大豆生物育种产教融合创新联盟正式成立。在成立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盖钧镒发表以“大豆产业的产教融合”为题的主旨报告,提纲挈领,对大豆育种技术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概述,提出农业4.0时代需要科技和人才协同发力。
当前,中国大豆产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技术上属于后进生。盖钧镒指出,与美洲国家相比,中国农业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加上土壤肥力下降,大豆种植成本高,产量低,在国际上竞争力不足。随着国内产业尤其是畜牧业的飞速发展,大豆对外进口依存度扶摇直上。每年我国大豆需求约1.15亿吨,其中,0.95亿吨到1亿吨要依靠进口。
在18亿亩耕地的有限耕地条件下,大豆产业有何出路?盖钧镒表示,关键在于优化资源,一条路是扩面积,一条路是提单产。
在扩展面积方面,盖钧镒特别提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并认为这是增加大豆产能的潜力所在。“在拓宽玉米行距,缩小株距的情况下,发挥各自的生物学特点,让复合群体内不同层次的光都能得到充分利用,使得在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大豆产量得以增加。”2022年,全国大面积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总体成效良好。盖钧镒指出,未来这项技术仍然需要品种、栽培技术上的改良。
耕地面积是有限的,提高大豆单产仍然是突破的关键,“一个育种学家必须考虑种子的综合性状,包括产量、品质、抗性、耐性、适应性等,要让种子既在生产上有用又能提供经济价值。”盖钧镒指出,需要研发高产优质多抗的育种技术。当下,中国已经迈进了农业4.0时代,种业技术融合了互联网的高度智能化。“这次联盟有很多科技企业加入,未来希望能将更多科技运用到育种技术中来,突破更多难点技术。”
除了品种以外,生长环境条件也必须得到提高。有时候,对于同样的品种来说,采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能提高两至三倍的产能。“所谓高效就是成本更低的技术,如果价格没有竞争力,农民不愿意种。”盖钧镒表示,可以在轮作布局和间套作技术、施肥技术、覆膜与灌溉技术等方面继续深入探索。“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因地制宜。我们向美国学习,引进了大面积、大规模的机械化技术,但在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丘陵地带,现在仍然缺乏小规模的、系列化的机械化技术,很难实现自动化、信息化的生产。”
种业和产业是大豆振兴的双翼。而现在,大豆产业和产业链还有待开发,企业仍以买卖研究单位的品种为多,育种人才缺乏。“希望联盟的成立能促进产教融合,推动科技与人才协同合作,让更多的年轻一辈加入大豆研究事业中来。”
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记者 徐春晖
原文链接:
https://m.jschina.com.cn/v3/waparticles/01166a4745744b46bdaf900b32795c42/EXBGfhdWZaHuZVg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