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前沿丨食品学院肖红梅教授团队在农产干燥加工过程精准节能调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3-11-02 来源:食品科技学院 作者:钱金

近日,我校食品科技学院肖红梅教授团队通过数字传感和精准能量识别技术和装备分析了农产品干燥过程的热力学(能、㶲),提出并量化了干燥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GHG)和节能潜力。相关工作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和《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上发表了题为“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an evacuated tube solar-electric hybrid dryer for lotus seeds drying: Moisture removal behavior, GHG emission and thermodynamic analysis”和“Analysis of exergetic performance for a combined ultrasonic power/convective hot air dryer”的研究性论文。

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同时为了降低地区冲突、极端天气变化以及后疫情时代等黑天鹅事件对全球能源危机和粮食安全的影响,如何从农产加工角度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变得至关重要。


该团队首先开发了一款具有过程能量识别、物性状态实时感知及反馈调控的真空管太阳能多能互补干燥装备,随后系统性地探究了太阳能混合干制加工过程的干燥动力学、温室气体排放量(CO2、SO2、NOX)和热力学变化等内容。其中热力学分析包含热力学第一定律下系统各部件实时能量(energy)流向和占比情况,热力学第二定律下能量质量(㶲,exergy)的变化情况,干燥机效率和集热器效率等。结果表明该设备能有效减少碳足迹,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能;此外,系统集成的过程能量识别和物性分析等技术将促使干制行业精准节能调控策略的制定。该研究结果有助于降低食品加工业对化石燃料依赖的同时进一步确保粮食安全。我校食品院肖红梅教授和王辉副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59652623011307

该论文对超声辅助热风对流干燥系统的加工性能和热力学特性进行了探究,具体探究了不同混合干制模式下干燥行为、加工效率和流体㶲的变化,并从能量数量、能量质量和环境足迹的角度对采用非热技术提高热风干燥设备性能的有效性进行了证明,同时提供了非热辅助对流干燥绿色加工调控策略的依据。我校食品院肖红梅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我校食品院王辉副教授为本文的第一作者。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64032123004641#fig2




审核:屈勇 赵烨烨

校对:王爽

编辑:崔滢

阅读次数:128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