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新华日报】(头版)小种子撬动减贫增收大能量

2023-11-03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颜颖 赵烨烨 图片:

霜降时节,江苏各地正抓紧推进秋收,金灿灿的稻谷传递着丰收的喜悦。而在万里之外的肯尼亚纳库鲁郡马坦吉·提萨村,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教授刘高琼正在教当地村民詹姆斯·姆瓦拉嫁接番茄幼苗。从1997年受“中肯高教合作计划”委派前往肯尼亚埃格顿大学担任园艺学客座教授至今,刘高琼扎根非洲,一干就是20余年。

自1994年起,南京农业大学便与肯尼亚著名的农业专业院校埃格顿大学开展农业教育和农业技术合作。2013年,南京农业大学与埃格顿大学联合建成全球首个以农业为特色的孔子学院。以学院为平台,2016年,由中国政府援建的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在这里揭牌,并在3年后成为科技部首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之一。

走进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不同作物的幼苗在玻璃瓶中茁壮生长。“这个实验室目前是东非地区最好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配备世界一流的科研设备。”刘高琼告诉记者,他带的30多名硕士生、博士生都可以在实验室做科研。联合实验室教师斯蒂芬·吉森古说,“如今我们正从传统育种转向分子育种,说这个实验室有多重要都不为过。”

目前,该实验室已经育成粮用菜豆、高粱、小米、花生等多个新品种,比同类老品种普遍增产10%以上,有力促进了肯尼亚农业的发展。刘高琼说,“我们跟埃格顿大学合作这么多年,仅农业示范园就已培育14个品种,并在生产上应用起来。下一步,还要进一步提高研究手段,加速品种培育。”

位于孔子学院校园里的“中肯园艺技术合作中心”是联合实验室的技术推广基地之一。这里使用中国的大棚技术,建有8个塑料大棚。刘高琼解释,地处热带的肯尼亚,每年旱季气候炎热,雨季农作物又很容易遭遇虫害,温室大棚技术让农户不再“靠天吃饭”,詹姆斯·姆瓦拉的土地上正是建起了这样的塑料大棚。

“用上了大棚技术,我种植的番茄产量比之前提高了5倍。” 詹姆斯·姆瓦拉说,他与刘教授已经认识五六年,彼此非常相熟。“他经常来看我,帮我纠正错误做法。有时他会来教我修剪香蕉树,以前我会留下很多茎,刘教授教会我怎么选择和保留优势茎,这样结出的香蕉又多又大。”

“刘教授给了我们适时的指导,他很乐意与我们一起工作,我们都很喜欢他。”纳库鲁郡农民汉娜·万吉库曾多次请教刘高琼。她说,在这些指导中,年轻人受益最多,有的人还学会了用中文说“谢谢”。

近几年,非洲持续遭遇干旱,威胁着当地粮食安全。在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里,来自十几个非洲国家的农业学者,利用先进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作物基因检测,筛选更具抗旱性的种子。不仅如此,联合实验室主任王秀娥介绍,依托联合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和埃格顿大学合作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合作培养研究生,为肯方和周边非洲国家培养了一批应用型和创新型农业人才;面向肯尼亚主要农作物和园艺作物重大产业难题,实验室建立小麦、豆类、木薯等非洲特色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平台,育成了多个抗病、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

实验室之外,来自中国的科技支撑,让非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不断续写。为适应当地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非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去年10月在肯尼亚纳库鲁郡马坦吉·提萨村挂牌成立。这是非洲首个中非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

“成立示范村是落实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讲话精神的举措。我们希望把这里建成中非合作的新典范,让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在肯尼亚乃至整个非洲地区落地生根。”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介绍,3年建设期内,将通过南农专家培训示范与肯尼亚专家不定期指导的方式,有计划地在肯尼亚推广粮用菜豆新品种“切拉垄”及多项当地急需的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提升肯尼亚农业科技水平,助力农村增产增收。

展望未来,王秀娥表示,将加强中肯联合实验室实体化建设,将实验室建设成支撑肯尼亚和周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现代农业人才培养、高水平科技创新的国际化平台。进一步加强并拓展国际合作,推进双方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及非洲国家的农业大学和科研单位合作,提升非洲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还将加强与非洲农业企业的合作,加速新品种、新技术在非洲国家的转移、示范和应用,扩大示范园、减贫示范村建设区域,为非洲减贫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通讯员 赵烨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颜颖

原文链接:

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541885ce4b0d089a9311e2c




审核:许天颖

校对:俞佳宁

编辑:王子睿

阅读次数:53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