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农麻浩教授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时间:2023-10-15浏览:2939

近日,我校麻浩教授因在荒漠化生态防治领域的卓越贡献而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Russian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RAEN)外籍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希望他未来在推动中俄两国相关领域科技创新与合作方面取得更多重要成果。

麻浩教授在新疆尉犁县罗布麻试验基地(左二)

据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成立于1990年8月,于1991年4月由俄罗斯联邦司法部注册,1995年1月获得联合国正式认可,2002年7月获得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地位。目前,该院在俄罗斯51个联邦主体设有地区分支机构,有18 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70 余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30 多名俄罗斯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及20 余名其它科学院院士,其中外籍院士来自47 个国家。

麻浩教授从2003年由教育部派出科教援疆起,四次援疆,至今援疆时间整整达20年,一直致力于在新疆和内蒙古等荒漠地区开展荒漠生态治理和沙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科研和产业化工作。其所带领的产学研团队先后获国际发明专利授权2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授权40多项。在理论突破上,揭示了荒漠地区地表层高温胁迫也是导致荒漠植物幼苗保存率低的主要因子,但这一制约因素在荒漠造林过程中往往被忽视;在技术创新上,构建了“免灌溉管件防护荒漠造林新技术”,提高种植存活率达50%以上;发明的“设施防护管育苗与机械化移栽一体化荒漠造林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国内外荒漠生态治理难以实现机械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了荒漠移栽造林的机械化,移栽效率提升10倍以上;在产业提升上,牵头闯出了一条荒漠生态产业化、荒漠产业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构建了“风积沙无害化处理利用”“荒漠生态治理模式”“干旱区绿色矿山模式”“种养加生态产业模式”“罗布麻生态纺织产业模式”“中水回用荒漠造林循环经济产业模式”“林纤一体化产业模式”等多种荒漠生态产业模式,在新疆、内蒙等省区荒漠地区已经示范推广了10多万亩,培训技术人员、农牧民3000人次,创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30多亿元,实现了荒漠生态治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推进了荒漠生态治理进程和沙区的乡村振兴。

此外,麻浩教授提升了我国新疆鹰嘴豆整体基础研究水平,育出的鹰嘴豆新品种累计推广应用了23.80万亩,创经济效益2.4亿元。创新菜用大豆新品种早熟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实现良种与良法的同步推广,育成的系列新品种在我国南方地区累计应用800万亩以上,创造经济效益200多亿元。

麻浩教授先后主持或参与承担农业跨越计划、“863”“973”、国家重大支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9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主编或参编教材5本,出版鹰嘴豆独著1部,参编专著1本,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近60篇;主持或参与育成作物品种5个,参与申请新品种权1个。先后获省部级科研奖励9项,以及“2020年度第二届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二等奖。获国家级、省部级先进个人奖励6次,以及“中国产学研促进会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先进”。

麻浩教授先后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学者特聘教授、内蒙古自治区荒漠生态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站长、新疆农业大学干旱区荒漠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荒漠生态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作物学会作物种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植物学会种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以荒漠生态治理入选2013年度南京领军型科技创业(321)重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