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面向可持续食物系统的转型发展-中德农业研讨会”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会议聚焦面向可持续食物系统的转型发展,就新形势下的中德农业合作等展开讨论和交流。
中国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处长王庚,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刘营军、南京农业大学“钟山学者”首席教授朱晶,中国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南农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相关负责同志,以及10多位国内外嘉宾和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王庚在致辞中指出,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与中德农业中心、南京农业大学长期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他表示,推进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转型升级意义深远,他希望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共同为中国可持续食物系统的转型发展提供宝贵建议,为中德农业合作增添新动能、开拓新局面。
刘营军在致辞中指出,我校与德国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合作源远流长。他期待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就中德两国农业发展中的成功经验与未来挑战充分交流,碰撞出更多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成果,为今后的世界粮食安全、可持续食物系统转型作出更多贡献。
中德农业中心Jürgen Ritter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新技术的使用对于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起到决定性作用,目前正受到FAO等国际组织的关注,希望进一步深化与中国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南京农业大学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中国绿色农业生产发展。
主旨报告环节,朱晶作中国粮食安全与农业绿色转型报告。她以智慧农业、可持续农业机械化、秸秆还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四个农业绿色转型的具体案例剖析了今后继续推进实施进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并从政策支持、资金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阐述了中国继续深化农业绿色转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着力点。
德国德累斯顿技术大学讲座教授Jens Fehrmann作自动化与数字化驱动粮食可持续发展报告。他介绍了德国农业信号车、自动化、机器人等新技术给德国农业带来的改变,同时提出要重视农业数据管理及燃料电池的替代问题。他认为未来需要重点采用新的科技来保障粮食可持续发展。
农学院程涛教授作智慧农作技术创新助推粮食系统转型报告。他从智慧农场、最新研究以及智慧农场技术应用等层面介绍了智慧农作技术创新对于粮食系统转型的推动作用。他强调了数字农业对于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莱布尼茨农业景观研究中心(ZALF)陈成博士后作数字农业认知及信息系统案例:改进农业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服务报告。他以案例形式介绍了数字农业认知及信息系统(DAKIS)对农业生产决策的助力。他认为未来需要将传感器数据实时连接到仿真模型,把生态系统服务、生物多样性和资源效率纳入农民决策过程,以为农民、消费者和社会等多方创造有效交流渠道。
小组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食物系统转型的具体手段和路径:从政策到技术”主题,从如何运用技术应对粮食安全挑战,中国如何应对农产品贸易方面的挑战,如何改革全球农业贸易体系以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气候变化等新的形势,如何评估数字技术对粮食系统向更加可持续方向转变的贡献程度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而丰富的讨论。
王庚作会议总结。他表示中国与德国在涉农政策对话、企业互联、科研合作、国际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广泛,希望今后能够联合中德农业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关键问题上展开更深层次的交流。
中国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相关人员、中德农业中心工作人员、经济管理学院师生代表等近50人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由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中德农业中心主办,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转型期国家食物安全研究学科创新 引智基地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