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中国高等农林教育校(院)长联席会第二十次会议暨中外农业教育论坛在南农召开

2022-11-19 来源:宣传部 作者:李二斌 图片:王爽

11月19日,中国高等农林教育校(院)长联席会第二十次会议暨中外农业教育论坛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浙江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中外50多所涉农高校领导、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与会。开幕式上,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致欢迎辞,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袁靖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农林医药教育处处长高斌分别讲话。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邵进参加了开幕式,南京农业大学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和教学管理人员在线下主会场参会。本次会议由副校长董维春全程主持。

陈发棣在致辞中表示,在南京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感谢大家出席本次会议,感谢联席会将本次会议交由我校承办。作为新农科建设的发起单位之一,南京农业大学坚持顶天立地的育人理念,构建了一流本科教育体系和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陈发棣指出,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刻领会农林教育重大使命,更加突出高等农林院校扎根大地、躬耕为农的办学特色,更加注重大国“三农”价值观引领和强农报国理想信念教育,坚定不移地走好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以高质量的新农科成果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助力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他提议构建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命运共同体,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交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受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委托,林万龙代表联席会主席单位讲话。他指出,党的二十大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的重要地位,高校作为三大战略的结合点,当不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涉农高校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担负起强农兴农的历史使命。

袁靖宇代表江苏省教育厅,祝贺论坛的顺利召开。他指出,江苏省作为高等教育大省、高等农林教育大省,具有起步早、知识领域广的特点。袁靖宇强调,大学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个地带的最佳交汇点,他希望与会专家、领导共同努力,产生新思想,拿出新方案,一起描绘高等农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美丽画卷。

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高斌祝贺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他指出,高等农林院校作为农业科技第一生产力、农业人才第一资源、农业科技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体,在建设农业强国的历史征程中肩负着重大使命,这是农林人的荣光所在,应当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锐意改革,勇于担当,积极开辟高等农林教育的新领域、新篇章,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大会报告阶段,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安黎哲、东北林业大学校长李斌、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李召虎、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吉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杜锐、浙江大学农业生命环境学部副主任郑绍建、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刘雅红、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新疆农业大学校长蒋平安、河北农业大学副校长赵建军、山西农业大学校长张强、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家乐、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贵州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陈超等16位校领导或专家,分别围绕农林高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新农科建设、农林人才培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农林教育转型发展等主题做了大会交流。美国康奈尔大学罗尼·科夫曼(首届GCHERA世界农业奖获得者)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项目主管苏珊·布鲁因(JESuzanne de Bruijn)分别发表了《通向2050的路线图:跨学科研究和独特合作模式的新前沿》和《瓦赫宁根大学的教育创新》的主题报告。

董维春做了大会小结。本次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参与的广泛性,参加本次论坛的涉农高校类型和区域分布较广,线上线下参会人数较多,共同探讨和交流新农科建设与高等农林教育转型发展。第二是探索的前沿性,各涉农高校对新农科建设涉及的教育理念、发展战略、学科专业调整、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科教协同机制、教育评价改革和质量文化建设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交流,取得了较好的理论成果。第三是实践的示范性,各涉农高校加强了新农科建设的改革探索,取得了很多具有推广价值的实践经验。教育部提出的新农科建设总体目标是“一年成型、三年成势、十年结硕果”,目前教育部首批新农科研究实践项目正处于中期检查阶段,“三年成势”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今后,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农业强国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高等农林教育转型发展,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高等农林教育发展道路,并为世界高等农林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审核:屈勇 赵烨烨

校对:胡晓璐

编辑:谷雨

阅读次数:409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