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谈期盼、议热点、话未来:南农师生热切关注2021年全国“两会”

2021-03-09 来源: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 作者:赵烨烨 图片:

2021年3月4日、5日,全国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分别在北京隆重召开。南京农业大学全体师生通过各种形式收听收看两会盛况,大家谈期盼、议热点、话未来,反响热烈。

“谈期盼”:期待“两会”胜利召开

2021年“两会”召开之际,全体师生对于大会热烈关注,对2020年以及“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倍感振奋,对“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期待。

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邹伟表示,“十四五”是我国接续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五年,作为一名高校学者,尤其关注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如何更好地有机衔接,今后将紧跟国家需求,加强对农村土地制度研究,争取形成更多的高水平智库成果,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做出贡献。

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戚晓明表示,“十三五”期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令人惊喜和振奋。作为农业院校一名社会学专业的教师,“十四五”将更加关注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过渡,也期待“十四五”期间乡村建设行动的全面展开,希望乡村社会治理、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文化、环境以及组织、人才等各方面能有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贵州省麻江县副县长、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合作处副处长李玉清是一名高校挂职扶贫干部,也是脱贫攻坚战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深刻感受到脱贫地区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表示将继续充分发挥高校的科技、人才优势,积极开展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实现扶智扶志,激发脱贫群众“飞”的动力、增强“飞”的能力,助推脱贫地区同全国一道,在迈入康庄大道、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行稳致远。

金融学院2018级本科生龙琦在2020年和同学们一起见证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艰辛历程、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他表示,“十四五”开年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与即将投身建设浪潮的新时代青年的奋斗轨迹重合。作为一名大三学子,自己为成为一名党的发展对象而自豪,“两会”吹响了“十四五”的号角,更呼唤着青年一代成为努力建设的排头兵。

外国语学院2020级翻译硕士研究生杨瑞萌关注就业问题。她表示,作为即将面临“就业大关”的新时代大学生,应坚定信心,充实自我,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社会新发展的需要。自己将持续关注今年两会传递出来的新思想、新政策,聚焦热点议题,学习两会精神,关注国家发展,勇担时代责任。

“议热点”: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围绕科技支撑、畜牧业发展、民族团结发表重要讲话。这在南京农业大学再次引起热烈反响。

习近平强调,要推动相关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因地制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徐焕良表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发展,既显示汇智赋能的特质,也体现和谐发展的要义,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对全球经济及社会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南京农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有信心、有能力,在农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建设进程中,发出南农人的声音、显现南农人的身影。

草业学院沈益新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这不仅是对内蒙古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殷切期望,更是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绿色发展、优美环境,必将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动物科技学院黄瑞华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体现的“新”要求和人民至上的情怀感染着大家。作为畜牧行业的科研教学工作者,一定认真体会,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新发展理念做好教学和人才培养,坚持问题导向做科学研究,坚持人民至上做好产业服务,为保障国家畜牧行业生产安全和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为动物医学院的一名思政工作者,动物医学院辅导员徐刚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自己将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持续发力,为学生成长建好台子,挑好担子,搭好梯子,努力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兽医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夏木是南京农业大学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她表示,将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学生工作中,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三个离不开”、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为培养知农爱农、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助力乡村振兴的少数民族学生而更加努力。

“话未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南农干部教师深受鼓舞。

副校长董维春表示,近年来,南京农业大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的回信重要指示精神,以高质量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加强高等教育改革:一是树目标,明确“世界眼光、中国特色、南农品质”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能够解决人类生存与健康问题的卓越领导者”,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二是建高地,以新农科建设为重点,通过农工结合、农文结合、农医结合,加强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升级,促进学科交叉;三是育新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加强农业特色通识教育、大国三农教育和课程思政工作;四是创模式,解决农业领域“卡脖子问题”,即杰出人才培养,培养农业领域拔尖创新人才;五是促协同,通过科教协同、产教融合,强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促进中国特色的创业型大学建设,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教务处处长张炜表示,作为农业大学,要全面加强耕读教育,在通识课、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环节推进传统农耕文化和三农情怀进教材、进课程,将耕读教育作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南农将继续以新农科建设为抓手,加快调整专业结构,通过一流专业建设培养一批农业高科技领军人才,同时加大新兴涉农专业建设,面向三农主战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紧缺人才。

工学院院长汪小旵表示,新冠疫情带来的启示是粮食安全直接影响国家安全和稳定,政府工作报告把粮食安全提到了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高度,并指出要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现代智能农机是解决“谁来种地”、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我们更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积极践行责任使命,提升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南农大工学院将紧跟时代发展,制订适合新型农机农电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教学体系、制度改革,构建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教育”的培养模式。

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长窦道龙表示,站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口,面对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新挑战,高校要力争走在学科领域的最前沿,面向未来和未知,全面探索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全力孵化新的学科增长点,全速推进重大成果产出,全方位培养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以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副院长姚志友表示,作为一名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要积极响应“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努力构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全校研究生中开展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添砖加瓦。


审核:

校对:赵烨烨

编辑:胡晓璐

阅读次数:474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