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以来,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朱晶教授分别就脱贫攻坚、科技创新等重要议题建言献策,作为高校科技工作者,她建议,要健全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在脱贫攻坚和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说起脱贫攻坚,朱晶表示,发挥人才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是南京农业大学近年来开展扶贫工作的一条重要思路。今年1月,南农大挂牌成立“乡村振兴研究生工作站”,将精准扶贫与人才培养等工作深度对接,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目前,相互派干部挂职交流已成为扶贫协作中的一种有力模式。”朱晶认为,不仅仅是干部之间交流激活管理理念和发展思路,学校企业人员与老百姓之间的信息互通、交流,也直接有利于身处不同地域的不同群体,大家共同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合力,让西部地区也站在时代前沿,更好与东部地区并行发展。
朱晶表示,扶贫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完全统一的路径,必须因地制宜。南农大以科技带动、消费扶贫为切入点,针对当地生产实际问题与科技难题开展研究合作和技术推广,并加大对当地优质农产品的消费推介。“比如筛选和培育种植适合他们水土条件的优质农产品,不断拉长农作物产业链条,解决‘产、供’难题,打造产业发展持续内生动力。这几年菊花、红蒜、锌硒米都成为当地的金字招牌,带动大量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加强科技创新,是朱晶代表履职以来的重点内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朱晶认为,人才是关键,建议提高基础科学研发行业对青年优秀人才的职业吸引力,多措并举为从事长期科技研发的人才提供保障。她发现,很多优秀的学生由于生活的压力,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短线的、市场回报更高的,偏于市场模式的职业选择,这对于推进服务业发展是好事,但是更需要具有科技研发智慧,能够投身对国家重大战略发展中去的优秀人才。朱晶建议,对于长线的基础科研,要从评价体制、人才激励等方面入手,让人才在工作过程中,真正地沉下心来。
据了解,在全国两会召开前,朱晶还去了常州、镇江、南京三市的8个地方,围绕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调研。调研中发现,一些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因疫情受到冲击,但那些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在危机中逆势而上。朱晶表示,这次疫情给我们带来很多深刻的思考,为今后高质量的转型发展,特别是有科技创新这样硬实力作为后盾的发展提供了转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