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始、众卉新。年年进行的春耕“四季歌”,今年因为新冠疫情,显得非同寻常。受疫情影响,农资、人力流通一定程度受阻,“倒春寒”、春旱、病虫害、动物疫病等风险高发,生产与疫情交织,春耕与春防碰头。
近日召开的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指出,要把“三农”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
在南京农业大学,常年奔走在农业生产一线的专家们,早就“坐不住”了:《春季麦田杂草安全高效防除技术》、《新冠肺炎和非洲猪瘟的防控相鉴思考》、《蔬菜生产保障供给技术》、《梨树液体授粉技术》……2月中旬,南方地区春耕春防的大幕尚未拉开,一篇篇由南农教授们发出的农技指导已见诸“云端”,专家们围绕各自专业,利用南农易农APP等平台线上支招。一周不到的时间,小麦专家、南农大农学院姜东教授发动江苏种植产业联盟的专家组织了3场直播,全国13个省份、超过33万用户在线关注;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南农大动物科技学院黄瑞华教授从大年初三开始就未离开生产基地,1月底就向有关部门呼吁,建议特殊时期为民生企业开辟“绿色通道”,组织饲料等农资企业尽快复产……为了守护好百姓的“米袋子”和“菜篮子”,南农大的专家们与农户虽未“见面”,却从未“断线”。
大地回春,病虫害也随之而来,今年的春防,正是大数据植保、生态防控发挥作用的时候。南农大植物保护学院胡高教授基于10年的历史气象数据库,科学地进行风险评估,判断非洲沙漠蝗在我国境内不会形成种群危害;基于大数据库,他同时给出了草地贪夜蛾等虫害威胁或来得更早,要提前防范。农资运输受阻,该校植物保护学院陈法军教授适时提出“推拉疗法”,鼓励农民在农田附近种植“诱集植物”,生态有效地进行“害虫分压”……一大批专家或指导生产、或技术帮扶、或发起倡议,把爱和责任浇灌在“田间课堂”,用所学所研反哺春耕大地。
今年的春耕非同寻常,不仅是因为防控和生产要“两手抓”,防控和保供要“两不误”,还因为夺取今年的农业丰收,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如今,疫情防控正向积极向好的态势拓展,在广阔的乡村、在广袤的田野,勃勃生机已经萌发。越来越多的南农师生们,正以“强农兴农”的初心、正以战“疫”必胜的信心,投入今年不同寻常的“三农”战场,在春意最浓的田间,书写精彩的春耕答卷。(文/许天颖 图/李长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