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2-25日,由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办的“一带一路”畜牧业科技创新与教育培训中非合作论坛在南京召开。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非洲国家(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行业专家、国内部分涉农高校代表以及南京农业大学部分师生出席本次会议。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朱作言院士、联合国粮农组织委员HarinderMakkar、国家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朱伟云教授、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奶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建新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毛胜勇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王军军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韩纪琴教授、国际家畜研究所副研究员孙蕾以及非洲部分国家高校代表出席了会议开幕式。
开幕式上,丁艳锋副校长致辞。他介绍了我校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情况,并提到国家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作为我校国际合作交流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我校在国际合作学术交流发展方面具有重要贡献。农牧领域“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合作是对国家倡导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最后,他希望该平台能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畜牧领域专家们之间的合作交流,推动各国畜牧业的发展。
本次论坛共计三天,会议采用专题演讲和多边合作讨论等多种方式,紧紧围绕饲料资源高效利用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国内外嘉宾们就饲喂模式与效率、饲料资源开发、饲草资源的利用、畜牧行业的机遇和挑战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主题演讲。旨在促进我国畜牧业学术界和高等教育界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及其畜牧业在教育、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畜牧业科技创新与教育培训方面的合作。
专题报告环节,首先国家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朱伟云教授简要介绍了“一带一路”畜牧业科技创新与教育培训联盟的成立背景、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及本次论坛的目的,希望通过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这一良好机会,进一步就行业发展前沿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交流,同时不断加深各国之间的合作互信,切实促进各国畜牧业可持续的良好发展,让大家对会议内容充满期待。接着,联合国粮农组织顾问、评估委员及成员H. Makkar教授做了《Enhancing Efficiency of Crop Residue Utilization as Animal Feed: Global Perspectives》的专题报告,从全球视角讲了多个国家当前在提高作为动物饲料的农作物残余物利用效率的可行性手段及其在所在国家畜牧业中的应用现状。随后,来自埃塞俄比亚阿瓦萨大学的A. T. Yadeta教授给大家作了题为《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Livestock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Ethiopia》的专题报告,报告中提到农业对埃塞俄比亚GDP具有重要贡献,国家的家畜数量多、品种丰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诸多巨大挑战,如动物遗传潜力未被很好挖掘、饲料资源利用率不高和畜牧生产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
23日下午,来自肯尼亚内罗毕大学的C. K. Gachuiri教授为大家作了题为《Opportunities for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Forage Utilization in Kenya》的专题报告,报告就肯尼亚目前的畜牧业粗饲料资源现状与问题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接着,国际家畜研究所副研究员孙蕾作了《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of Forages》的专题报告,讨论了饲草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最后,世界农用林业中心S. Moestrup教授介绍了该中心目前正在进行的埃塞俄比亚林业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项目及其在畜牧业的利用。各代表报告结束后,现场嘉宾就各国代表的报告内容进行了互动讨论。会议最后,H.Makkar教授和成艳芬教授对当天的会议内容进行了总结。
24和25日两天,中心老师与非洲高校代表们就我中心与非洲国家相关高校在互派年轻教师和研究生学习、交流和培训等具体事项进行了讨论。
本次中非合作论坛是继去年中心举办的“一带一路”畜牧业科技创新与教育培训国际研讨会之后的第二次“一带一路”畜牧业科技创新与教育培训相关会议,也是“一带一路”畜牧业科技创新与教育培训联盟的第一次年会。接下来,中心将与非洲国家更多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畜牧业自己的“一带一路”建设也会产生更多机遇,通过大家共同努力,畜牧业发展将会实现新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