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青春在讲台绽放:记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我校外语学院教师霍雨佳

时间:2019-05-22浏览:2285

2018年12月2日,第九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落幕。经过为期三天的激烈角逐,我校外国语学院的霍雨佳老师获得商务英语专业组特等奖(第1名)。这也是我校教师选手首次在这一大赛中获特等奖。

紧张的惊喜
    谈及所获荣誉,霍雨佳笑道,“可谓一场‘误打误撞’的惊喜。”本次比赛主要分为英语组、商务英语组和翻译组三个专业类别,一开始各省参赛者通过递交课程录像光盘进行角逐,最终每个省份三类组别的佼佼者进入全国决赛和总决赛环节。
从2018年4月中旬收到省赛的通知开始,霍雨佳就投入到了紧锣密鼓的准备中。有意思的是,她在填写报名表时因未仔细留意组别的前后方框位置而“误打误撞”地将本想勾选的“翻译组”错选成了“商务英语组”,直到最后省赛晋级名单出炉才恍然大悟——自己竟是商务英语组的第一名。之前参赛光盘中的会议口译内容在商务英语这一组别的评委中能够得到认可,霍雨佳表示“深感幸运”。所幸之前的口译实战经历和相关教学经验给了她足够的信心,随后她便通过翻阅相关书籍,向有关老师请教等,慢慢调整了最初的参赛方案设计,将口译知识与商务英语中谈判、营销等实务部分相对应,实现了教学细分领域间的交汇融合。
    到了11月初,决赛晋级者们通过抽签拿到了最终比赛的材料。然而如何从35页文字中筛出重点进而凝练为授课主题成为了老师们面临的新一轮考验。在霍雨佳所抽到的材料中,三篇课文都更强调语言表达而非商务内容,怎样把偏语言方面的内容讲出有实际应用性的效果?霍雨佳对此曾十分纠结。随后,在持续地阅读和思维发散中,她慢慢找到了材料内容间的关联契合,继而选出了最有代表性的一篇课文,并就此设计具体授课方案。
    这次比赛也受到了外语院全院老师、领导的重视。比赛前两周,院里专门请来了之前参赛过的老师和专家评委对霍雨佳进行了两次集中备课指导。模拟讨论预演,前辈提供经验,这些有针对性的帮助让霍雨佳收获到许多不一样的灵感与思考。

以内心从容应赛场万变
    起初,霍雨佳怎么也没预想到竟能收获唯一一项特等奖荣誉。面对经过层层筛选脱颖而出的各方高手,她并不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更具优势。“于是只得平心静气,认真准备,这也是对自己和比赛的负责。”
    谈及决赛现场,许多上场前和比赛中的紧张环节都着实让霍雨佳为自己“捏了把汗”。直到决赛前一秒,老师们的PPT都还在修改。30分钟时间紧迫,要不慌不忙地临场做出所有即将展示的内容,十分考验人。“当时各种压力真的很大,但还好我心态一直都挺自然。”这份异于常人的从容让霍雨佳找到了心理上的平衡。“赛后有老师对我说,真的很佩服我PPT上罗列的详细要点和生动细节。但其实只要自己思路通了,心静下来了,一切都不是问题。”
     回想起决赛现场的舞台,霍雨佳表示:“和平时的讲台有很大区别。”在那样的环境下,人的亢奋程度、投入程度以及紧张程度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涨,不免会出现口误忘词、思路混乱等情况。出于对这些问题的设想和顾虑,霍雨佳比赛前一天晚上还在反复练习。模拟倒计时、预设突发情况、对镜自我检查……她有条不紊地锻炼着自己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好让自己在真正上场时做到从容不迫,心中有数。     此外,决赛现场与学生嘉宾的互动也让霍雨佳感慨,“舞台上的‘角色感’明显更强。”日常课堂中老师往往有足够的时间和计划提前安排好细致的互动环节,以便深入答疑解惑。而现场舞台则不同,中途被打乱的节奏险些让她“慌了阵脚”。在霍雨佳的计划中,学生只需简单叙述想法,抛出疑惑和最后的答案,由自己来进行表义和深层内容间的拔高升华。但出乎意料的是,其中一名学生却迫切地想要表达问题的逻辑思路而非问题本身,因此占用了计划之外的5分钟时间。但霍雨佳却说,“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学生之间的启发与碰撞往往比老师间接传授更有感染力。”随后她便根据现场情况,把后续课程内容作了适当精简,调整了讲课进度,最终收获在场评委的阵阵掌声。

教学要无缝对接
    第二场总决赛结束,一位在商务英语方面造诣颇深的专家对霍雨佳发出这样的评价:“Young and promising.”能收获到自己景仰已久前辈的专业性认可,霍雨佳感到十分意外。平时课堂中用来收集学生意见反馈的“匿名小纸条”被霍雨佳带上了决赛的舞台,成为她比赛中的一大亮点。赛后她解释道,设置“小纸条”提问环节既是对学生问题的负责也是对其害怕现场提问心理的照顾。“在平时上课中,学生免不了会分神,影响后续的听课效率,与其让他们继续分神倒不如以纸条的形式收集下他们的想法和疑惑。”另一方面,现在许多高校的评教系统往往在期末时才会集中传达学生的反馈数据,霍雨佳表示,“如果下学期没有机会教到曾对自己的教学留有疑惑的学生,收到的评价就只能受益于接下来所带的一批新学生,这样便无法解决曾出现过的问题和纰漏,因此每节课都需要得到及时反馈。”
    此外,在日常生活的广义空间中,霍雨佳也早就展露出方寸讲台之外的分享者之“光”。知乎、豆瓣等社交平台上不乏她答疑解惑的身影。谈到这点,霍雨佳说:“纯粹是兴趣,并无其他方面目的。分享无非是知道的人多说一点,不知道的人多问一点,而这之中的思想交互却是很有意思的。”这样的想法与她的教学实践也十分契合,如今学生身处互联网信息过载的时代之中,如何有辨识地筛选把关有用知识成为课堂之外的关键问题。假如社交平台上有更多负责的、具有正面引导作用的“经验帖”较早进入学生视野,那么问题的形势也许会变得明朗一些。
    对于比赛,她分享道,一起备赛的前辈老师相对自己来说都比较年长,也因此在从教方面更有经验。而自己入职时间较短,从各方面来说都还只是个“新手”,也许是比赛场上的发挥让评委专家们看到了他们想看到的能力;另一方面,作为资历尚浅的新老师,自己的教育之路还很长,没做到的以及能做的方面还有很多,也许评委老师们想以此砥砺自己保持初心,勇敢前行。
    赛后霍雨佳慢慢开始收到一些学校单位的邀请,去到不少高校分享自己英语教学方面的经验。“个人的想法总归是一己之见,但思维的碰撞却能够擦出奇妙的火花。”许多外校老师的“精准小组讨论”“案例教学模式”等教学方法让霍雨佳收获了不少灵感和启发。总之,这次比赛对她而言,是份“沉甸甸”的礼物。

讲台真的有魔力
    霍雨佳说:“今天所收获的鲜花和掌声,少不了先前口译经历的铺垫。”
    2015年,从中科院研究生毕业后,霍雨佳首先选择了与专业对口的口译工作。她先是到外企留学机构进行了超过半年的实习,后来因工作内容与内心期待间相差太远而辞去了第一份实习工作,转而去到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处从事翻译和孔子学院的外事工作。然而,这些工作体验一度让霍雨佳觉得自己只是那个环境中的“体验观察者”,并未达到真正的参与融合。在处理学生工作时,她意外发现自己热爱分享,乐于解答,受到这一“天性”的催化,“尝试做一名老师”的想法在她脑中萌生。
    谈到刚准备入职的那个暑假,霍雨佳也曾为即将迎来的新身份陷入过层层焦虑。她在脑中预演着各种设想:词汇表达方面要注意哪些点?学生能不能跟得上进度?怎样聚焦大家的注意力?但随后霍雨佳表示,真正踏上讲台的那一刻,之前的种种顾虑就都烟消云散了,“讲台是真的有魔力。”学生的积极和热情让自己收获了许多信心和鼓励,尽管万事开头难,但时间能够考验一切,也足以证明一切。霍雨佳说:“总觉得‘教师’二字承载了太多。”老师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或表情都可能成为影响学生发展的“点”,而这些“点”或大或小,或正面或负面,在时间之流的汇聚下最终会延伸成为教育历程的“线”,贯穿学生人生长河的始终。
    最后,谈到最近所尝试的教学模式创新,霍雨佳也分享了一些自己的见解。比如对于近些年来大热的“翻转课堂”“智慧课堂”,她表示,“我是积极接受并乐于尝试的,但最终是否采纳、如何运用还要看与具体课程的契合度。”她打比方说,在口译课程的初始阶段,学生对这一课程还未做好专业程度的认知与准备时,译前准备等讲解部分就不适合进行课堂翻转。而随着课程慢慢深入,学生在技巧和能力方面都有一定提升时,课堂的翻转反而能促进新思想的迸发涌流,实现更好的课堂效果。不光是“翻转课堂”,“智慧课堂”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很重要”。
    正如霍雨佳所言,技术和创新作为一种新兴的变革力量本就如包含着正负两级的电导体。在教育的场域中,如何利用技术、理性创新是教育者不得不正视的现实问题。“如果创新得不合时宜,有所偏离,那我宁愿回归教育本身,回到传统却高效的课堂本身。”
    新时代的年轻师者们站在改革与创新的制高点,用责任和信仰传递知识的火炬,续写教育的篇章。霍雨佳说:“语言的学习是无尽的,对教师来说同样如此。自己今后会继续利用口译的语言优势在英语教学中做更多尝试,争取带给学生更加专业、更多维度的课堂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