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秾华40年】侯喜林:源于一碟小白菜的使命与坚守

时间:2018-12-11浏览:6348

编者按:

1978年,改革开放在中华民族奏出时代的强音。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顺应潮流的步伐总是走得更坚定,次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南京农学院复校问题的指示”,南农人迎来新的出发。改革开放和我校复校40周年之际,学校党委宣传部策划推出“秾华40年”系列报道,记录40年来学校在建设道路上的时代秾华,以及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的卓越贡献。



每天忙碌完工作,走进学校食堂,面对窗口里琳琅满目的菜品,南京农业大学小白菜遗传育种专家侯喜林教授总要挑选一碟爽口的小白菜。这一份习惯,他保持了数十年。

侯喜林,正是与改革开放同步成长的那一辈人。

“这些年,我对于小白菜的执着也成就了小白菜对于我的馈赠。”侯喜林说。


“小白菜研究三部曲”见证中国人餐桌的变迁

“夏有‘暑绿’,冬有‘寒笑’,情人节有‘黄玫瑰’。”这是对侯喜林及其团队多年来小白菜育成品种最好的肯定。

40年前的1978年,他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进入华北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学习的他从此与蔬菜结缘。

“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里,每人每天分配到的菜量大概只有二三两的样子吧。”侯喜林说,那个份量,大概只够老百姓们搭着饭“就”两口,而当时的所谓的‘蔬菜产业’追求的也仅仅是产量。

1982年,大学毕业后的侯喜林赴南京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前身)任教。1986年,他加入南农小白菜研究团队,作为关门弟子,跟随著名的蔬菜专家曹寿椿教授进行小白菜研究。

民间俗语“三天不吃青,肚里冒火星”。如今,在老百姓的一年四季里,是绝对不能没有小白菜的。而在30多年前,“娇气”的小白菜却因为怕寒怕冻、怕热怕潮,让老百姓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只能剩下对它们深深的“念想”。

1988年,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中国,开始思考如何能让老百姓吃得好。“菜篮子工程”由此应运而生,各级政府都在想方设法让老百姓如何能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

就在这样“天时地利”的大环境下,1996年,侯喜林幸运地主持了“不结球白菜育种材科的筛选和创新”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及江苏省“九五”重点攻关项目“不结球白菜抗病、优质、丰产、耐热(抗寒)新品种选育”。他首先要着手攻关的就是因热害、冻害等导致不结球白菜品质下降的问题。

万事开头难,侯喜林和他的团队需要先从不结球白菜种子发芽后的子叶和下胚轴游离得到原生质体,但由于种子里的内生菌严重地干扰了原生质体的培养,致使科研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为突破这一瓶颈,他用尽了一切可以想到的办法,可这条鸿沟却依然无法逾越。在他快要失去信心的时候,曹寿椿教授的一番话如醍醐灌顶:“就是因为有困难,才让你搞下去,如果很容易做,大家都做了,还能轮到你吗?”于是,侯喜林重整旗鼓再去直面问题。一年半之后,他终于发现利用非对称融合技术可以获得融合细胞并再生出植株,创造了当时不结球白菜研究方面的“第一次”。

从1986年到2004年,侯喜林及其团队的“不结球白菜优异种质创新方法及其应用”终于在2005年度一举摘得了南京农业大学历史上的首个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随后,可以在夏天收获的“暑绿”与能够在冬天品尝到的“寒笑”相继问世。从此,侯喜林的小白菜不畏严寒,不畏酷暑,老百姓的餐桌上终于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但侯喜林的科研并未就此停歇,因为当时的中国正在发展的快车道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日新月异。他们对于餐桌上的小白菜,早已不满足“天天见”,而是有了更多的期待与渴望——希望“小白菜们”能富有更多的营养,为健康“保驾护航”。

2000年,侯喜林开始带领他的团队转向小白菜优质品种的育种研究。

“要将小白菜中维C的含量从每100克鲜重中50毫克维C,提高到100毫克!”这是他当时制定下的研究目标。

于是,在其后十余年漫长的选育的过程中,经历了数不清的失败与“重头再来”。通过最终多代自交再进行杂交的选育,侯喜林团队发现他们此次亟待验证的“新品种”每100克鲜重中含156毫克维C!远远超过了他们当初制定的目标。

而更让他们惊喜的是,实验田里的这些“新品种”小白菜,有着一片片卷曲的叶子,聚在一起就像玫瑰花一样让人赏心悦目。

“就叫‘黄玫瑰’怎么样?”就这样,又一个“颜值高、营养好”的小白菜新品种“黄玫瑰”诞生啦!

不仅如此,“‘黄玫瑰’耐低温,越冷越黄,越黄维C含量越高!因为心叶的黄色在寒冷2月里最为浓郁,所以它成为专门为情人节诞生的‘玫瑰花’。”同时,该品种耐储运、保鲜时间长,因为兼具观赏性和食用性成为创意农业的典型,以“礼品菜”的形式受到市场的狂热追捧,远销海内外。

“今年基地种植了15亩共计2万余棵‘黄玫瑰’,目前售价为8-10元/棵,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9万元。”项目试验基地、昆山玉叶蔬食基地总经理的唐静说。

“原来只想着一心提高营养价值,完全没有想到‘黄玫瑰’带给我们如此意外的市场价值。”侯喜林说,这绝对是32年来小白菜带给他们意外的惊喜。

32年,从“丰产”到“丰产、抗病”再到“优质、丰产、抗逆”,侯喜林带领着他的团队实现了小白菜研究的三部曲。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特色、吃出文化,改革开放40年,老百姓的餐桌引领了侯喜林小白菜的科研方向,而他亲手培育的一棵棵平凡的小白菜,也在无形中见证了这40年中国的发展巨变。


乡亲们亲切地叫他“菜教授”

小白菜离不开黄土地,研究小白菜的侯喜林也离不开黄土地上农民兄弟。

90年代,由于农产品的加工链短、农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的相继出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了国家的重中之重。种粮农民在国家的号召下,纷纷开始尝试开拓蔬菜种植的新天地。

又是一份机缘巧合。1998年底,组织上派侯喜林赴东海任科技副县长。而当时的侯喜林带领团队刚好完成了小白菜的基础研究工作,正准备进行杂交品种选育,就这样,他带着自己的新品种,从实验室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农民如何施肥、防虫、采收……

“我和农民建立的友谊,现在都忘不掉。”当年在他的指导下,双店乡杨华家的4亩蔬菜大棚,每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不仅如此,他还在连云港市海州区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引进新优品种,进行技术培训。

当地的很多老百姓都还记得这位长年把科技带到农村一线的“县长”,但是乡亲们已经悄悄地帮侯喜林改了“姓”,叫他“菜教授”。

除了种蔬菜,侯喜林还想着法子让乡亲们种花卉、种水果!他一心想让当地的农业产业丰富起来。

“东海县的第一枝鲜切花就是我当年带去的!”侯喜林自豪地说,万万没有想到因为这第一枝花,可以让20年后的东海摇身一变为全国著名的“花卉之乡”,人均收入更是翻了几番。2006年,这位在东海的“菜教授”,一举摘得“双百工程”科技贡献特等奖!

为让接地气的农技知识更易于传播,2012年开始,侯喜林着手主持编写《小白菜设施栽培技术示范》手册,2016年正式出版。

“这比写SCI论文难太多了!”每年能有15篇SCI论文产出的侯喜林不禁感叹到,他为这一小小手册花了整整4年时间,前后改动8稿!为了让“高精尖”的农业知识通俗易懂,他在编写的过程中费尽心思、绞尽脑汁,用大量生动的实物照片还原,请可爱的卡通人物客串解说,让高深莫测的科技知识变得朗朗上口。

“我的小人书,连小朋友们都爱看!”侯喜林自豪地说。


一切感谢“小白菜”的恩赐

如今,侯喜林和他的团队已经培育了一支庞大的小白菜“家族”:“暑绿”“寒笑”“玫瑰”“青篮”“锦绣”等11个优质品种,各具耐热、耐寒、高产、抗病、营养、美观等特色,不仅在全国22个省、市得到大面积推广,更远“嫁”到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非洲国家。小白菜造就大产业,近年来,全国小白菜播种面积达2000万亩以上,每年可创造1600亿元的经济效益。

侯喜林说,目前他手上正有一个名为“叶菜全产业链绿色高效商业化模式”的项目,而自己就像一个从基础研究,到育种、栽培、施肥、防虫,再到采收、加工、包装、销售整个过程的“总司令”。

这恰好印证了40年后的今天,中国农业早已不再是40年前单纯的第一产业的概念,而是包含了第二、第三产业,从种植到生产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过程的现代农业体系。

“农业与生活质量,营养与人类健康,资源与环境保护;努力解决全人类的‘生存、健康、环境’问题。使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健康地生存在美好环境中。”40年过往,从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到餐桌上的变迁,再到整个农业产业体系概念的重新诠释,侯喜林说,这让他更加明确一名新时代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坚守与使命。


正是有了这一国际视野,作为大学教授的他也毫不犹豫地将这份使命融入到了自己人才培养的理念中去。

“我的学生里有院士,有大学的校长和书记,还有蔬菜界的优秀学术带头人……”侯喜林自豪地细数着自己培养出的51名博士、87名硕士和7名出站博士后。而他牵头的研究成果“‘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南农品质’三位一体的农科博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也于2018年获得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

“这一切都可以归功为小白菜研究赐予我的灵感。”侯喜林说,感谢,一切都可以回到最初的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