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万物土中生

时间:2017-07-03浏览:2893

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专门设立纪念日的国家。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土地关系的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纪念这一天,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从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日期确定为全国土地日。


“万物土中生”——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但土壤资源是有限的。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少。在这有限的耕地中,缺乏水源保证、干旱退化、水土流失、污染严重的耕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考虑到生态保护的要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受到严格限制,今后通过后备资源开发补充耕地十分有限。大量现象表明中国人对土地环境的破坏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而漫天的黄沙正是母亲的愤怒,保护土地环境已迫在眉睫。


美国新环境理论主义者、生态伦理学家和作家奥尔多·利奥波德在他的著作《沙乡年鉴》中阐述了对土地哲学和道德的思考。他说:我们滥用土地,是因为我们认为土地是属于我们的有价值的物品。只有当我们把土地视为我们隶属于其中的群落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在使用土地的时候心怀热爱和尊敬。


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为土地母亲穿上一层透气的植物材料制成的衣裳,让她不再污浊不堪。我们因她生养,终有一天也要给她以回报。


集思广益


杨同学(资环院):我来自资环专业,这可能是与土壤打交道最多的专业。没学土壤学之前,我觉得土壤只是用来种地,随处可见。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土壤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土壤是有生命的,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帮助降解枯枝落叶,变成植物能够重新利用的有机质,从而形成了一个微型生态系统。我参与的SRT课题就是研究土壤被重金属污染后的自我修复能力,采土、磨土,然后再进行理化性质的分析。目前,土壤的使用正面临严峻考验,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到土地盐碱化荒漠化,我国对土壤学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国外。我认为,土壤学应该是门公共基础课,毕竟保护土壤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陈同学(生科院):我平常会关注一些与我国土地相关的信息。我认为我国的土地问题很严重,存在如工业污染、农药污染、耕地面积少等问题。我可以用我所学的专业开展研究,探究可以让土壤质量得到改良的相关微生物。


苏同学(动医院):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也是《土地管理法》纪念日。我认为,我国现在主要面对的土地问题,一是对土地缺乏严格管理,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二是污染严重,垃圾掩埋化工污染问题难以解决,同时面临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环境问题;三是过度开采土地不堪重负;四是城镇发展建设用地失控。


徐同学(草业科学):我的专业与畜牧和绿化有关,研究在适宜的土地上种草,也研究如何改良土地环境。我觉得土管、农学、草业等专业与土地有着直接关系。


陈同学(动医院):我家乡的土壤属于上海黄棕壤,主要作物是水稻。作为动医专业的学生,我的专业与畜牧有关,会占用土地资源,动物过量的排泄物会污染土地。我认为,可以通过动医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如何减少畜牧对土地带来的污染。


陈同学(理学院):我的家乡是山西阳泉,是著名的无烟煤产地。土壤类型多样,以褐土为主。主要的作物有玉米、苹果、小麦。我国的土地问题比较严重,一是乱占耕地现象严重,造成人均耕地日益减少;二是滥砍滥伐问题严重,导致林地资源减少;三是超载放牧,使草场退化。我的专业是信息与计算科学,看似与土地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我认为信科专业可以运用数学及计算机知识为土地合理性规划提供辅助支持。


你知道吗?


说到土壤,你会想到什么呢?是肥田沃土,还是漫天黄沙?土壤是新鲜的,它让我们的大地生机勃勃,令人欣喜;同时它也可能是肮脏的,让我们的大地污浊不堪,令人心痛。我们这样定义它:土壤是陆地上具有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这是和一般土地的最大区别。土壤像一个生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成熟需要经历一个发生发育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土壤的形成受到气候、植被、母质、地形和时间的强烈影响,这五大因素的排列组合决定了土壤种类的多样性。


土壤是一种固、液、汽三相物体,土壤固相部分约占50%。土壤矿物质是土壤的大骨架,占固相部分的95%左右。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物质组成的明星,是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土壤结构性是土壤肥力的另一个重要标志,而土壤有机质是形成良好土壤结构的基础。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另一类重量级角色,每克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可以达到几千万个甚至上亿个,担当着物质合成、分解以及能量转换的大使。土壤水分和空气主要占据土壤孔隙部分,此消彼长。土壤覆盖地球陆地表面,像一层皮肤,称为土壤圈,处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及生物圈的交界面,是地球表面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过程的反应界面,是物质与能量交换、迁移等过程最复杂、最频繁的地带,是地球最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圈层。土壤圈是维护整个人类社会和生物圈共同繁荣的基础。“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人类—农业—土壤之间的关系。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土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所以说,土壤是供养人类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