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教室前就有学生在门外踌躇着,“学术英语,听起来就很可怕,我觉得可能不适合我”“我也怕上课听不懂”“我觉得我的四六级水平撑不起学术英语这么高大上的课程”……教室里传来熟悉的对白,“硬着头皮上的”学生们踏上了“学术英语:阅读与听说”的征程。
外语院的王菊芳老师站在讲台上播放着精心挑选的英语小短片,微笑着和台下坐着的学子们初遇。一瞬间,教室里氤氲着的点点温情冲淡了先前“望而生畏”的情绪。
阅读与听说这门课因为下设在了学术英语的大框架下,导致许多学生对此都望而却步。“学术英语最早是英美国家为国际留学生开设的课程,针对非英语为母语的学术研究人群,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提升英语技能。我们目前将其与大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相结合,将阅读与听说作为课程的两大重点板块,以此提高学生使用英语来学习的能力”,王老师的解释使得听起来“可怕”的课程好像变得不那么可怕了。“大家先把这份学前自评完成,我好了解你们对学术英语的认知理解”,开学第一周王老师就打算把大家心里的踌躇疑问都揭开。“这个图表分析了上节课收集的自评数据,我希望你们能更直观地了解这门课程和学习目标。”开学第二周王老师就结合当下流行的数据分析方式治好了同学们的“心病”。
除了治疗心病这事外,王老师还是治疗学习犯懒病症的高手,专治“背了就忘”和“一声不吭”两类大学生多发病。
“大学英语学习和高中持续复现的学习过程有所差别,它应该是不断自主外延的过程,就像是从浩瀚大海里舀水,起初难免有溺水的感觉,你要自己找到一块合适的木板,跳进去把水舀出来,这样的探索学习才是有意义的过程。”
为了让记忆的过程变得趣味化,王老师在课堂上时不时传授着单词记忆的小诀窍,也偶尔通过课间播放与时下热点相关的视频激发起学生的斗志。学生们渐渐发觉单词的记忆不再只是痛苦、可怕的代名词,王老师的启发和坚持使得很多人享受到了单词记忆的乐趣,触摸到了艰涩背后可爱的一面。
“我的课堂不会是一人一言堂的状态,学生的反应是我授课的灵感火花。”不参与或是懒得参与的学生们太过依赖老师的讲授,缺乏独立思考或者大胆发言的主动意识,这不是王老师期许的课堂。在她看来,语言学习的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才会是最热闹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老师才会是最受欢迎的老师。
于是王老师又把“慢热”型讨论带到了课堂进行实践,课程的节奏以学生的反馈为主,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存在和参与。此外,王老师还交给了每个学生一个特殊任务——制作姓名卡。于是学术英语课堂上,学生记单词,老师记姓名,整个交流过程中没有冷冰冰的数字代称,只有人与人之间平等和谐的学术互动。
学习一门语言和认识一个人都有相同的过程。所谓“可怕”的背后是期待被探知的可爱一面,热情地拥抱它,并且沉醉其中,你也会变得更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