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谈】“教师就像导游,应领着学生去‘欣赏’知识点”

时间:2016-12-05浏览:5107

名师介绍:
      
韩召军,我校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昆虫生理生化研究技术》《昆虫生物化学》等6门课程。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植物保护学通论》和面向21世纪教材《园艺昆虫学》。参加《农业昆虫学》课程建设,获2005年国家精品课程1门。主持网络课程建设,获2011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遴选一等奖。教改成果宽基础高素质植保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01年国家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二获奖人),以教材为突破口,构建昆虫学课程教学新体系的改革与实践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二获奖人)。参与组织学科建设,成功申报江苏省昆虫学重点学科”“国家昆虫学重点学科”“国家植物保护一级学科;主持江苏省教改项目,进行植保品牌专业建设,获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建设点。先后获评南京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和教育部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我认为如今的学生学习有两个比较重要的驱动力:一是兴趣,他们喜欢这门知识,就愿意花时间投入和钻研;另一个是实用性,他们觉得以后对工作生活有用,就会愿意学。因此讲课应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

    我觉得教师有点像导游。导游是领着游客一个个景点挨个去玩,教师实际上是领着学生一个个知识点去“欣赏”。如果教师上课只依据书上的内容列出一系列提纲,平铺直叙,学生就会感到枯燥,甚至后悔听课还不如直接去看书。所以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用不同的方式和生动的实例把各个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一个个介绍清楚:包括基本概念、起源与演变,并归纳出实质内容和要点,以及掌握该知识的重要性。这样把来龙去脉都讲透了,有情节、有要点,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所以,老师要凝练课程的知识点,尽可能把知识点变得有趣,领着学生一个个去“欣赏”。

    另外,我觉得在讲课时警醒学生很重要,时不时地告诉学生:“这是本课程中必须掌握的专业常识”“干这一行,必须要知道这一点,否则就会在工作中出问题”。教师可以联系工作实际讲一些鲜活的事例,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就是“这一点是考试要考的”,让学生有紧迫感。

    现在流行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但我认为没有必要一定要用某种方法教学,应依据教学内容和个人爱好而定。我的教学方法很难总结成是哪一种,但我偏好案例,只要内容允许,上课尽可能使用案例。但又不是案例教学要求的那样,因为不能完全依靠案例,放开讨论。而是按照课程的知识体系一步步走下去,遇到一个知识点,列举一两个案例,做些分析。

    教师上课一定要充分备课。只有把知识点吃透了,素材找得丰富了,图片做得漂亮了,课讲起来才能有底气,才能游刃有余。在这点上我深有体会,我年轻的时候忙科研,有次还有两小时要上课了,才匆忙去准备,到课堂上就觉得自己很拘谨,似乎变了个人。所以我觉得,能够当上高校教师的人都是聪明人,课讲不好一定是自己投入不够。

    持续开课虽然课程框架变化不大,但是具体的内容和例子都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因为科学观念总在不断更新,尤其像植保专业。比如我们过去一直认为白背飞虱是不传毒的,课上是这么说的,考试也是这样考的。然而近几年却发现它可以传播重要的水稻病毒病。再比如生产上停用的农药种类、限用的农药种类及限用的范围,都在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对农产品品质要求的提高,以及抗药性的发展等发生着变化,讲课就需要时时更新。如果这些内容不跟随现实更新,你的课就讲出大笑话了。

    新资料一般书上是没有的,好多内容都是科研的前沿,所以科研可以促进教学。同时,教学也促进科研。作为老师要面对学生讲出东西来,至少要把相关知识的方方面面“吃”得很透,这样无形中就丰富了自己。只有了解到“面上”的东西,在科研中才能更容易洞察出你的研究方向符不符合发展趋势,有没有价值。这就是学术鉴赏能力和洞察能力的培养。你知道的越多,鉴赏能力就越强,科研洞察力也越强,就越能发觉哪些研究可以做,哪项研究更有价值。这样对科研的促进作用就很大了。所以,教育与科研两者间有很多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