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新学期伊始,南京农业大学捷报频传。9月22日,《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了2016-17THE世界大学排名,79个国家的980所大学进入该榜单,南农在该排行榜中位列601-800名之间,在入选的中国内地大学中排名第29位。次日,由汤森路透公司公布的最新版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显示,南农工程学进入世界排名前1%,这是我校继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环境与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之后,第5个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的学科。
南京农业大学在“双一流”建设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流的大学必须以培养一流的人才为己任。”南农人在多次“教育思想大讨论”中明确了本科教育在大学的中心地位,在摸索中逐渐走出一条具有南农特色的本科教育之路。
2016年4月6日,南京农业大学“钟山教学名师”颁奖仪式隆重举行。6位教师以其在师德师风、业务水平、教学建设、受学生欢迎度等方面的突出成绩成为我校首批“钟山教学名师”。
“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流师资。围绕学校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建设目标,我们需要构建与这一目标相适应的杰出名师团队。‘钟山教学名师’的评选就是要在学校中营造‘尊师重教、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树立‘大师标杆’,强化教学中心地位,让老师们以此为努力方向,对学校一流人才培养产生积极作用。”校长周光宏向记者介绍,“钟山教学名师”是我校教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学校重金奖励每人20万元,这是学校最高额度的个人奖励。
“此次获奖是学校对我们这些长期坚持在教学一线教师的一种特殊的褒奖,我觉得特别欣慰。”强胜教授一直是我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之一。早在2011年,他就获得过“国家级教学名师奖”,此次荣膺学校“钟山教学名师奖”,仍感到莫大的荣幸。
据了解,除“钟山教学名师”评选外,我校对于教师的教学奖励还有优秀教学奖、教学质量优秀奖、青年授课比赛、微课比赛等。这些评比在教师的年龄层次、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技能运用等方面均各有侧重。经过几年的摸索,南农已将这套评价体系整合成《南京农业大学教师教学奖设置暂行办法》,构建形成一整套全面、渐进且立体化的教学奖励体系。
而对于刚刚进校的新教师,学校也时刻关注着他们的成长。
“如何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如何成长为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如何平衡这两方面的关系?”陈晨是该校一名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她告诉记者,虽然对三尺讲台充满了向往,但内心仍然会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而充满胆怯和困惑。
怀着初上讲台的忐忑与不安,她走进了学校的教师工作坊。在这里,她跟随学校特邀的美国鲍依斯·汤普森植物研究所丹尼尔教授,与全校新进教师一同探讨青年教师的蜕变之路。
“如何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如何从更长远的角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何防止科学研究的功利性?”在工作坊的讨论中,陈晨发现她的这些新同事们和她有着同样的困惑。
面对“青椒”们的困惑,丹尼尔教授结合自己40多年的教研历程娓娓道来。陈晨从丹尼尔教授的分享中茅塞顿开。走出工作坊,她便开始尝试将丹尼尔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结合课程特点建立课堂QQ群,实时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精心设计课上每一个“包袱”和停顿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一学期结束,陈晨明显感觉自己的课堂在发生着变化:“学生的成绩有了普遍提升,对我的评价也有了明显改善,这是学生对我教学工作的最大肯定。”从当初的胆怯和困惑到现在与学生们“打”成一片,陈晨兴奋地说,教师工作坊搭建了有效的交流平台,这对提高教学技能、改善教学效果太有用了!
让陈晨津津乐道的“教师工作坊”,是南农教师发展中心近年来着力打造的重要项目之一,教师发展中心自2013年底成立以来,整合多方资源,逐步建立起集培训、咨询、研究为一体的教师发展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提升。目前,中心定期开展新教师岗前培训、名师工作坊、教学沙龙、青年教师导师制等系列培训计划,为校内外教师提供优质教学资源,联合开展教学研究。
教务处处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王恬说:“教师发展中心就像教师教学业务领域的心理咨询室一样,时时为青年教师‘指点迷津’。”
“可以说,学校为各个层次和不同年龄段的教师都提供了教学水平切磋的平台和个人努力的方向。这就是要强化学校的教学中心地位,建立以质量提升为导向的教师教学奖励制度和培训体系,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潜心教学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周光宏说。
“教授开放研究课程”便是该校为“拔尖创新型”人才量身打造的一种特殊课堂。这要求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教授,根据自身最新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工作内容,结合教学要求,面向本学科或相近学科本科生开设研究型专业教学课程。
“学校知名教授可以在任意课堂条件下向学生展示其科研团队、研究室的最新科研成果,传授研究技术与方法,介绍相关领域世界前沿的最新科研动态,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未来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副校长胡锋说。
据了解,教授开放课程正是该校计划在“十三五”期间着力打造的课程建设“三百工程”之一。这一工程还包括建设“百门校级全英文课程”和“百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这样的课程建设体系,将引领一批名师来承担课程项目,建设高水平、有质量的课程,成为线上线下互动,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课程体系。”胡锋说。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立志要成为科学家。
“对于农业高校来说,很重要的职能是面向国家经济社会,特别是‘三农’发展需要,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王恬以入选“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的动物医学为例:“美国宠物食品协会、法国皇家宠物食品公司等全球领先机构在动医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定期开设‘虚拟班级’,通过远程教学,与学生们分享小动物临床病例库。”“虚拟班级”就是通过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案例资源,邀请全球范围内专业机构的科研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工作中来。
“十二五”期间,学校先后投入1亿多元建设了校内大型综合教学实习基地和200多个校外实践基地,统筹和优化各类实验教学资源,集聚和利用优质社会资源,与行业企业和实务部门共建共享协同育人实践成果。
“作为农业高校的特色优势专业,就是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协同育人’,对接社会需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王恬说。
“我们还要让学生用上最好的课本。”胡锋告诉记者,除了课堂中的教学环节,南农还向来重视教材建设。
“在本科生刚刚接触到专业知识的时候,我们需要向他们展现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植保学院韩召军教授说,教材的重要性往往就在这时候体现出来了。
“教材要写已经成熟了的科学,大家不会再有异议的知识点,而且需要斟字酌句,因为要写下来、印出来,影响成千上万的学生。”植保学院洪晓月教授向记者介绍,自己主编《农业螨类学》时,从准备工作到写书完成足足花了5年时间。
“虽然编教材很辛苦,但是这项工作非常能丰富自己的知识点,相当于‘精读’课本,让讲课内容烂熟于心。”
“编写教材能让我把这方面的知识点全面吸收,印象深刻。这让我在讲课的时候游刃有余。”
虽然在很多老师看来,编著教材绝对是件“苦差事”——不仅耗时耗力,还远远没有发论文的“名利双收”来得实惠,但是说到编著教材对教学的影响,洪晓月和韩召军有着不约而同的感受。
“十二五”期间,学校制定的《南京农业大学“十二五”教材建设规划》,充分调动了院士、知名教授、各类精品课程负责人编写和修订教材的积极性,促进南京农业大学特色品牌教材建设的传承和发展。学校构建国家、省、校三级教材体系,一方面鼓励教师参与校级层面的“实践教育教材”“文化素质教育教材”“新专业教材”建设,打造南农品质精品,做好教材建设的“培育”工作;另一方面实施“精品教材建设计划”,积极打造国家级精品教材。“十二五”期间,该校有5种教材被列入教育部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9种21部教材入选教育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材是课程的蓝本,也是教学的载体,是将动态的教学过程永久留存下来的成果,更是一个科研团队科研精神的传承。”胡锋说。
采访中,韩召军告诉记者,在自己主编的《植物保护学通论》中,他特别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植物保护学是一门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科学,不仅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还承载着维护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的义务。植物保护需要同时考虑人类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既要考虑眼前利益,也要考虑长远利益。即使是在商品社会,植物保护工作者也应该时刻牢记,食品生产不同于一般商品”。
“我不仅仅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更需要在书中向他们传递一名科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韩召军意味深长地说。
如果说SRT为邓海啸打下了坚实的事业基础,那么,食品科技学院柯小岚则从中激发出对科研的无限兴趣和渴望。
“我在导师指导下申报的国家级项目,历时1年多才顺利结题。SRT过程的每一步都特别不容易,但它提高了我的专业素养,也影响了我对科研的看法。我们从一无所知到摸索出结论,真切感受到实验并不是教科书上的顺理成章。回头再看当初,真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成就感。”柯小岚自信地告诉记者,她已经坚定了自己读研的决心,希望利用所学去发现更多专业领域的未知。
“我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注重‘过程’而非‘成果’,项目通过组织本科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使其体验和了解科学研究和创业的整体过程,感知‘作为科研工作者的顶峰体验’和‘作为企业创办者的成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和创业的兴趣,开发学生科学研究和创业的实践能力,增强科学研究和创业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个性化培养目标提供平台。”王恬介绍道。
南农的教育者们坚信,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在课堂上,更应让学生“动”起来。据介绍,SRT项目只是学校实验创新训练体系的一小部分。经过几年的探索,学校已构建了基础型、综合型和创新型“三层次”实验,形成了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与创新训练实践“四平台”的多元化实验创新训练体系。这一体系正在为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有了不断被夯实的一流本科教育,南农迈向“双一流”的脚印才更加清晰而稳健。
“人才培养事关学校建设的兴衰与成败,事关学生的前途与命运,事关能否实现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党和国家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全校上下会坚定地以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汇聚起学校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切实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步伐。”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左惟说。
南京农业大学在“双一流”建设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流的大学必须以培养一流的人才为己任。”南农人在多次“教育思想大讨论”中明确了本科教育在大学的中心地位,在摸索中逐渐走出一条具有南农特色的本科教育之路。
“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流师资”
2016年4月6日,南京农业大学“钟山教学名师”颁奖仪式隆重举行。6位教师以其在师德师风、业务水平、教学建设、受学生欢迎度等方面的突出成绩成为我校首批“钟山教学名师”。
“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流师资。围绕学校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建设目标,我们需要构建与这一目标相适应的杰出名师团队。‘钟山教学名师’的评选就是要在学校中营造‘尊师重教、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树立‘大师标杆’,强化教学中心地位,让老师们以此为努力方向,对学校一流人才培养产生积极作用。”校长周光宏向记者介绍,“钟山教学名师”是我校教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学校重金奖励每人20万元,这是学校最高额度的个人奖励。
据了解,除“钟山教学名师”评选外,我校对于教师的教学奖励还有优秀教学奖、教学质量优秀奖、青年授课比赛、微课比赛等。这些评比在教师的年龄层次、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技能运用等方面均各有侧重。经过几年的摸索,南农已将这套评价体系整合成《南京农业大学教师教学奖设置暂行办法》,构建形成一整套全面、渐进且立体化的教学奖励体系。
而对于刚刚进校的新教师,学校也时刻关注着他们的成长。
“如何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如何成长为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如何平衡这两方面的关系?”陈晨是该校一名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她告诉记者,虽然对三尺讲台充满了向往,但内心仍然会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而充满胆怯和困惑。
怀着初上讲台的忐忑与不安,她走进了学校的教师工作坊。在这里,她跟随学校特邀的美国鲍依斯·汤普森植物研究所丹尼尔教授,与全校新进教师一同探讨青年教师的蜕变之路。
“如何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如何从更长远的角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何防止科学研究的功利性?”在工作坊的讨论中,陈晨发现她的这些新同事们和她有着同样的困惑。
面对“青椒”们的困惑,丹尼尔教授结合自己40多年的教研历程娓娓道来。陈晨从丹尼尔教授的分享中茅塞顿开。走出工作坊,她便开始尝试将丹尼尔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结合课程特点建立课堂QQ群,实时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精心设计课上每一个“包袱”和停顿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一学期结束,陈晨明显感觉自己的课堂在发生着变化:“学生的成绩有了普遍提升,对我的评价也有了明显改善,这是学生对我教学工作的最大肯定。”从当初的胆怯和困惑到现在与学生们“打”成一片,陈晨兴奋地说,教师工作坊搭建了有效的交流平台,这对提高教学技能、改善教学效果太有用了!
让陈晨津津乐道的“教师工作坊”,是南农教师发展中心近年来着力打造的重要项目之一,教师发展中心自2013年底成立以来,整合多方资源,逐步建立起集培训、咨询、研究为一体的教师发展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提升。目前,中心定期开展新教师岗前培训、名师工作坊、教学沙龙、青年教师导师制等系列培训计划,为校内外教师提供优质教学资源,联合开展教学研究。
教务处处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王恬说:“教师发展中心就像教师教学业务领域的心理咨询室一样,时时为青年教师‘指点迷津’。”
“可以说,学校为各个层次和不同年龄段的教师都提供了教学水平切磋的平台和个人努力的方向。这就是要强化学校的教学中心地位,建立以质量提升为导向的教师教学奖励制度和培训体系,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潜心教学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周光宏说。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课堂“主阵地”
2014年,南京农业大学获批成为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8个专业入围“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其实,早在2010年,为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和个性发展,学校就开始尝试设计多元课程体系,探索以“拔尖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应用型人才”为不同标准的差异化分类培养方案。“教授开放研究课程”便是该校为“拔尖创新型”人才量身打造的一种特殊课堂。这要求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教授,根据自身最新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工作内容,结合教学要求,面向本学科或相近学科本科生开设研究型专业教学课程。
“学校知名教授可以在任意课堂条件下向学生展示其科研团队、研究室的最新科研成果,传授研究技术与方法,介绍相关领域世界前沿的最新科研动态,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未来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副校长胡锋说。
据了解,教授开放课程正是该校计划在“十三五”期间着力打造的课程建设“三百工程”之一。这一工程还包括建设“百门校级全英文课程”和“百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这样的课程建设体系,将引领一批名师来承担课程项目,建设高水平、有质量的课程,成为线上线下互动,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课程体系。”胡锋说。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立志要成为科学家。
“对于农业高校来说,很重要的职能是面向国家经济社会,特别是‘三农’发展需要,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王恬以入选“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的动物医学为例:“美国宠物食品协会、法国皇家宠物食品公司等全球领先机构在动医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定期开设‘虚拟班级’,通过远程教学,与学生们分享小动物临床病例库。”“虚拟班级”就是通过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案例资源,邀请全球范围内专业机构的科研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工作中来。
“十二五”期间,学校先后投入1亿多元建设了校内大型综合教学实习基地和200多个校外实践基地,统筹和优化各类实验教学资源,集聚和利用优质社会资源,与行业企业和实务部门共建共享协同育人实践成果。
“作为农业高校的特色优势专业,就是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协同育人’,对接社会需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王恬说。
“我们还要让学生用上最好的课本。”胡锋告诉记者,除了课堂中的教学环节,南农还向来重视教材建设。
“在本科生刚刚接触到专业知识的时候,我们需要向他们展现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植保学院韩召军教授说,教材的重要性往往就在这时候体现出来了。
“教材要写已经成熟了的科学,大家不会再有异议的知识点,而且需要斟字酌句,因为要写下来、印出来,影响成千上万的学生。”植保学院洪晓月教授向记者介绍,自己主编《农业螨类学》时,从准备工作到写书完成足足花了5年时间。
“虽然编教材很辛苦,但是这项工作非常能丰富自己的知识点,相当于‘精读’课本,让讲课内容烂熟于心。”
“编写教材能让我把这方面的知识点全面吸收,印象深刻。这让我在讲课的时候游刃有余。”
虽然在很多老师看来,编著教材绝对是件“苦差事”——不仅耗时耗力,还远远没有发论文的“名利双收”来得实惠,但是说到编著教材对教学的影响,洪晓月和韩召军有着不约而同的感受。
“十二五”期间,学校制定的《南京农业大学“十二五”教材建设规划》,充分调动了院士、知名教授、各类精品课程负责人编写和修订教材的积极性,促进南京农业大学特色品牌教材建设的传承和发展。学校构建国家、省、校三级教材体系,一方面鼓励教师参与校级层面的“实践教育教材”“文化素质教育教材”“新专业教材”建设,打造南农品质精品,做好教材建设的“培育”工作;另一方面实施“精品教材建设计划”,积极打造国家级精品教材。“十二五”期间,该校有5种教材被列入教育部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9种21部教材入选教育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材是课程的蓝本,也是教学的载体,是将动态的教学过程永久留存下来的成果,更是一个科研团队科研精神的传承。”胡锋说。
采访中,韩召军告诉记者,在自己主编的《植物保护学通论》中,他特别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植物保护学是一门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科学,不仅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还承载着维护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的义务。植物保护需要同时考虑人类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既要考虑眼前利益,也要考虑长远利益。即使是在商品社会,植物保护工作者也应该时刻牢记,食品生产不同于一般商品”。
“我不仅仅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更需要在书中向他们传递一名科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韩召军意味深长地说。
放手学生在实践中大显身手
在江苏海安县曲塘镇的高产水稻田边,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在低空几十米的高度沿稻田来回巡航拍照。“这样不仅准确度比肉眼估算要高得多,而且还能判断肥水病害情况,可以为来年的栽培提供技术参考。”南农工学院邓海啸是无人机创业团队队长,2014年他参加并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简称SRT)——“基于无人飞行器的水稻害虫目标检测系统”,该项目是设计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在水稻田上方巡航,拍摄并识别害虫。
如今的邓海啸已经有了自己的南京金快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他的农业植保机已研究到了第三代,在全国各地的田野上空都能看到他的公司研发的无人机忙碌的身影。“我之所以创业又选择了与无人机相关的领域,很大原因是想延续SRT的成果,继续改进无人机的性能,让它既可以检测识别田里的病虫害,又可以针对不同的病虫害进行精准喷洒农药,达到防治的目的。”邓海啸坦言。
经过该计划的磨练,邓海啸将自己的创业与农学专业知识充分结合:“这个项目很能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在没接触SRT之前,感觉学的东西很杂;做了SRT之后,所学的理论知识一下就能结合实际运用到实践项目中,以前觉得繁琐无味的公式,现在觉得特别有用,当时觉得无聊的知识点,后来才发现都是在给我们做项目打基础。”
早在2003年,南农便全面实施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RT)。2007年,学校已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第一批“国家大学生计划”项目学校。“十二五”以来,学校累计获得了420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28个江苏省级项目,2242个校级SRT计划,参与学生占同年级学生总数的5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参加该计划的学生已累计发表学术论文836篇,申请专利6项,参加各种竞赛共获得了11638奖励学分。如今的邓海啸已经有了自己的南京金快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他的农业植保机已研究到了第三代,在全国各地的田野上空都能看到他的公司研发的无人机忙碌的身影。“我之所以创业又选择了与无人机相关的领域,很大原因是想延续SRT的成果,继续改进无人机的性能,让它既可以检测识别田里的病虫害,又可以针对不同的病虫害进行精准喷洒农药,达到防治的目的。”邓海啸坦言。
经过该计划的磨练,邓海啸将自己的创业与农学专业知识充分结合:“这个项目很能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在没接触SRT之前,感觉学的东西很杂;做了SRT之后,所学的理论知识一下就能结合实际运用到实践项目中,以前觉得繁琐无味的公式,现在觉得特别有用,当时觉得无聊的知识点,后来才发现都是在给我们做项目打基础。”
如果说SRT为邓海啸打下了坚实的事业基础,那么,食品科技学院柯小岚则从中激发出对科研的无限兴趣和渴望。
“我在导师指导下申报的国家级项目,历时1年多才顺利结题。SRT过程的每一步都特别不容易,但它提高了我的专业素养,也影响了我对科研的看法。我们从一无所知到摸索出结论,真切感受到实验并不是教科书上的顺理成章。回头再看当初,真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成就感。”柯小岚自信地告诉记者,她已经坚定了自己读研的决心,希望利用所学去发现更多专业领域的未知。
“我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注重‘过程’而非‘成果’,项目通过组织本科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使其体验和了解科学研究和创业的整体过程,感知‘作为科研工作者的顶峰体验’和‘作为企业创办者的成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和创业的兴趣,开发学生科学研究和创业的实践能力,增强科学研究和创业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个性化培养目标提供平台。”王恬介绍道。
南农的教育者们坚信,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在课堂上,更应让学生“动”起来。据介绍,SRT项目只是学校实验创新训练体系的一小部分。经过几年的探索,学校已构建了基础型、综合型和创新型“三层次”实验,形成了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与创新训练实践“四平台”的多元化实验创新训练体系。这一体系正在为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有了不断被夯实的一流本科教育,南农迈向“双一流”的脚印才更加清晰而稳健。
“人才培养事关学校建设的兴衰与成败,事关学生的前途与命运,事关能否实现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党和国家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全校上下会坚定地以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汇聚起学校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切实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步伐。”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左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