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光教授课题组在防控稻瘟病方面获得新发现

时间:2016-08-25浏览:3487

    近日,病原物领域的国际顶级学术刊物《PLoS Pathogens》(5年影响因子8.092)发表了我校关于稻瘟病菌功能性附着胞形成机制的研究论文"MoDnm1  Dynamin  Mediating  Peroxisomal  and  Mitochondrial  Fission  in  Complex  with  MoFis1  and  MoMdv1  is  Important for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Appressorium in  Magnaporthe oryzae" ( http://dx.doi.org/10.1371/journal.ppat.1005823 )。该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为南京农业大学,第一作者为我校植保学院博士生钟凯丽,通讯作者为我校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张正光教授。我校郑小波教授、张海峰副教授、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的Ping Wang教授参与了该研究。这也是张正光教授领导的稻瘟病研究小组在该刊物发表的第四篇关于稻瘟病菌致病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

    稻瘟病菌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的毁灭性真菌病害,每年对我国造成的粮食损失达30亿公斤,对全球造成的粮食损失量可养活6千万人口,其侵染水稻必需的武器是附着胞。该研究发现稻瘟病菌Dynamin家族蛋白MoDnm1通过链接蛋白MoMdv1招募线粒体分裂蛋白MoFis1形成复合物,定位于线粒体和过氧化酶体,调控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分裂与自噬及细胞自噬,从而控制稻瘟病菌功能性附着胞的形成和致病性,同时控制该病菌的生长发育和分生孢子的形成。该研究通过对稻瘟病菌功能性附着胞形成机制的解析,拓展了人们对稻瘟病菌致病分子机制的认识,同时对防治稻瘟病新型药剂的开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