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新华日报】聚焦·毕业季:贫穷,可以是一所很好的大学

2016-08-02 来源:人员机构 作者:党委宣传部  图片:

眼下,2016级本科生已经毕业离校进入就业季。那些当年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贫困学子们,大学期间收获如何?毕业出路怎样?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贫穷可以是一所很好的大学。记者走近这些寒门学子,发现他们身上有着同龄人不常见的吃苦耐劳,不管是选择就业还是读研,他们向上生长的姿态令人动容。
创业历练成为就业“硬派司”

       “我6月底就到公司上班了,到今天为止已上班20多天。”7月18日下午,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务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唐旭喜滋滋地告诉记者。去年11月,小唐就与公司签了就业协议。问及月薪,小伙子透露每月不低于6000元。

       家在重庆市奉节县一个小镇上的唐旭,大学四年学费都是靠国家助学贷款解决的。唐旭一踏进大学校门,就谋求自己解决生活费用。做兼职、送外卖、发广告传单……大学生能接触到的常规“商机”,他尝试过不少。与此同时,作为一名“网络化生存”的“90后”,他还一直琢磨着怎么通过互联网赚钱。
       
       “2014年初,我看了一篇对我影响很大的文章《移动互联网时代和自媒体时代到来》,触发了我通过校园微信自媒体创业的灵感。”唐旭和小伙伴们首先着手建“外卖点餐”平台。“在我们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微信点餐下单,我们给商家一款APP接单并送餐给学生,商家再向我们平台支付相应的流量引进费,交易额最大的一天约有4000元。”

       临近毕业,一家公司向唐旭伸出“橄榄枝”时,他选择了就业。“我想到更大的平台上去历练自己。”

       把“吃苦”变成一种生活习惯

       去南京大型国企,还是做选调生去西藏工作?毕业时,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的张磊做了一次艰难的选择。

       老家在甘肃的张磊是南京农业大学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学生。张磊爸爸做松仁生意,有段时间特别艰难,很长时间赚不到钱。“爸爸开车带我去成都、绵竹拉生意,常好几天都在车上,由于连夜开车,爸爸的眼睛熬得红红的。我才发现,家里赚钱这么不容易,我读书那点辛苦根本不算什么。”

       到大学以后,张磊常常用吃苦来磨练自己,把“吃苦”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其实上大学后家庭情况慢慢好了点,爸妈让我多学习,不要总想着挣钱。但我还是打过很多种工,餐厅端盘子,发传单,做家教,你能想到的零工,我都做过。”张磊说。

       有人觉得发传单这些兼职没有技术含量而不屑于干。张磊不以为然,“其实小事情也很考验人,比方说发传单,一天不过100元,从早上8点多,一直干到下午6点多。而有的同伴中午前就能发完,其做法是一次塞给路人10份,路人扔到地上也当作没看见。我觉得,哪怕再小的事情,都锻炼一个人的耐心和责任心。”

       小张说,如果不是艰苦的磨砺,哪有今天的成绩?“所以,我最终还是选择去拉萨基层历练。”

       “工作占用了学习时间,那我就4点起床”

       毕业前被保送厦门大学读研,南京农业大学应届毕业生钟代银眼下正处在“假期模式”。

       从大一开始,这个来自贵州省清镇市麦格苗族布依族乡的姑娘就一直在默默地耕耘自己的人生。

       “其实刚到大学特别茫然,我发现身边的江浙同学英语很流利,连计算机没碰过的我,感觉自己差距太大了!”钟代银说,当时一种强烈的无助感涌上心头。但小钟没有放弃,每天6点起床,开始读英语,上完课就去图书馆、机房,晚上还要自习到很晚。

       课余,小钟还加入了宗良纲老师指导的“紫砂艺坊”创业项目。“创业初期真的很累,团队只有7个人,不仅要制作,还要负责财务,团队管理。”小钟笑道,亏得自己的“老黄牛”精神,自学会计、金融,没事的时候就往工作室跑,有时一呆就是一下午,制作各种紫砂工艺品。

       难能可贵的是,忙于创业的钟代银学习成绩依然在全班名列前茅。小钟说,未来条件成熟,她打算回家乡创业,让家乡变得更美好。

       “少窝在宿舍,对未来多几分打算”

       “三好学生标兵”“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南京邮电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郭瑞妍头上有很多光环。就在今年,她以专业第一名被保送到中国科技大学读研。

       “最苦的时候,一周只有10块钱生活费。”郭瑞妍来自河南省杞县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有3个姐姐,可因为家庭贫困,三姐从小就被送人了。在她6岁时,父亲意外出车祸去世,母亲带弟弟离家出走,姐妹几个相依为命,“家里一度连买盐的钱都没有。”但生活的贫困并没有阻挡她对知识的渴求,初中三年她都是班级第一。2012年,她考上了南京邮电大学。

       从初中到大学,一直是国家的资助政策支持着她的梦想。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大学四年获得的针对贫困生的资助和奖项一共32000元。“也正是靠着这些,大学四年里,我既没有跟家里要过一分钱,又有充足的时间跟书本打交道,天天泡在图书馆、实验室和自习教室里,我觉得很充实!”郭瑞妍诚恳地说。




审核:

校对:

编辑:全媒体中心

阅读次数:177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