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解放军报】青岛航母基地旁现"海军城" 女硕士为辽宁舰种菜

2016-06-23 来源:人员机构 作者:党委宣传部  图片:

    航母侧畔崛起“海军城”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之际关于军民融合的新闻调查与思考

    引 子

    2016年3月25日,首都北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一天,和往常一样,刘雪一大早就忙碌在阳光充沛的蔬菜大棚里。数小时后,这位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的85后女硕士精心种植的有机蔬菜,被物流快车送到了军港,送到了航母辽宁舰官兵的厨房里。

    这一天,和刘雪一样,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示范区里的许多普通百姓,以自己不同的方式,与航母辽宁舰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品味这看似不经意的“联系”,感受到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发展向深度推进的强劲脉动。

    3年前,响应党中央、习近平主席推进军民融合战略的号召,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示范区应运而生。

    3年后的今天,在海军党委和青岛地方政府携手推进下,这片荒芜之地楼宇林立,焕发勃勃生机。一艘军民融合的“航母”,正从这里扬帆起航。

    剖析这一样本,为成绩而欣喜,为不足而忧思,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去理解“军民融合是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举措”,更加强烈地去感受“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道路上的困难重重”,更加紧迫地去转变观念、去积极创新,去踏实行动。

    思想感情融为一家人,目标追求融为一个梦,发展布局融为一盘棋——

    “没有顶层设计,没有制度机制保障,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难以实现”

    “据我所知,这是全国首条以南海三沙市命名的道路。”

    轻柔海风中,黄毅指着前方一条宽阔的进港大道对记者介绍。说话之际,他的脸上洋溢着骄傲。

    3年前,他是海军某工程指挥部政委,军港码头的建设者。3年后的今天,已退休的他,身份则是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示范区“顾问”。

    在黄毅的眼中,这条“三沙大道”是诠释军民融合“1+1>2”效应的最佳载体——

    当时,部队考虑战备,计划修条路,可资金不充足。

    古镇口地方政府也想修条路,资金到位,可用地指标待批。

    军地双方一拍即合:“合资”修路。

    如今,路修成了,四车道变成六车道,水、电、气管道也随着道路延伸到部队营区。

    这条路,一头是海军军港,一头是古镇口军民融合示范区,中间还将8个偏僻的村庄“串”了起来,既方便了部队,又方便了当地村民。

    有了这条路,当地政府将8个偏僻村庄的小学裁撤,建立起一所“海军希望小学”,周边村民和驻地海军部队官兵子女就学条件明显改善。

    对于军民融合发展的益处,海军某保障基地政委孙成杰亦感同身受——

    “把最好的菜送给最可爱的人。”2012年航母辽宁舰首次停靠码头的第二天,青岛当地企业种植的蔬菜就保障上舰了。

    如今,从酱油到鸡蛋,从食用油到大米,从水到电,从邮递到公交,青岛几十家企业单位组成了“保障联盟”,对航母辽宁舰官兵的生活实施全方位保障。

    “军民融合战略,在我理解,一定意义上是人民战争思想的时代升华。”孙成杰颇为感触地对记者说:“近年来,军民融合的程度越来越深,航母保障的效率越来越高。”

    军民融合究竟该怎样实现“深度融”?

    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黄毅总结出三句话:“思想感情融为一家人,目标追求融为一个梦,发展布局融为一盘棋”。

    仔细揣摩咀嚼,要切实做到这三句话,难!

    当前,我国军民融合面临着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一系列问题,有些单位和部门存在“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以及“融别人可以”“被别人融不行”等现象,交织着复杂的利益关系。

    国防大学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姜鲁鸣说:军民融合离不开国家主导,推动军民融合最重要的是用党和国家的意志贯彻力破解利益屏障,消除利益固化对军民融合发展的阻碍和隔断。

    3年多来,黄毅亲眼目睹古镇口军民融合示范区从一个纸上的概念,变成为百余家企业入驻、投资已超过800亿元的高科技企业园区。

    这一成果,殊为不易。作为开拓者,作为建设者,古镇口军民融合示范区成长的艰难,黄毅感触最深:“军民融合不是哪一家的事,是国家的事。实际工作中,如果不站在富国强军的制高点上考虑问题,诸多利益上的‘坎’,是很难跨过去的。”

    地方要坚持“祖国利益至高无上”,军队要坚持“人民利益重于一切”——遇到军地双方有利益冲突时,黄毅经常用这句话来说服对方。

    以往,军民融合中碰到的小问题,黄毅凭着“自己这张老脸”基本上都能搞定。如今,碰到的问题越来越棘手,很多时候“缺政策依据”,不是靠个人感情能解决的。

    说起这,黄毅不由感叹:“从长远来看,没有顶层设计,没有制度机制保障,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难以实现。”

    这段日子,黄毅和他的同事们的心情始终处在一种期待状态——他们上报的相关材料正等待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一旦审批通过,他们将成为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区。

    “有了政策支持,以后干事情的腰杆子就硬多了,军民融合的‘盘子’可以做得更大些。”说起这,两鬓已斑白的黄毅,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当年“两弹一星”让新中国挺起脊梁,今天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则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之林的力量源泉——

    “军民融合不是零打碎敲,是成体系、全方位的融合”

    “到这里出差,有种回家的感觉。”

    在古镇口军民融合示范区装备技术维修保障中心,记者迎面碰上了准备上军舰维修装备的某集团公司工程师陈云领。

    “入住保障中心,吃饭有食堂,开会有专门场所,前往军港码头有班车接送,还提供基本的检测维修设备,服务特别周到……”

    这不仅是工程师陈云领的个人感受。2015年1月,地方政府与海军装备部、哈尔滨工程大学签署协议,搭建起全国首家军政企、产学研一体的舰船保障服务平台,100多家舰船承制单位入住。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建成1.5万平方米的办公生活场所,接待保障万余人次。

    “军民融合,不是零打碎敲,是成体系、全方位的融合。”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示范区主任刘玮介绍说:按照“政府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军地联动”的原则,他们先后建设起四大保障中心:装备技术维修保障中心,军地人才培养中心,军队社会化保障中心,军民科技产业发展中心。

    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的高起点,得益于他们对习近平主席提出“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重要论述的深刻领悟、有力落实。

    军民融合不是简单叠加、机械捆绑,实则是对社会资源的大整合,把握好安全与发展的黄金分割点,破解“大炮”与“黄油”矛盾,关乎中华民族崛起的前途命运。

    有学者这样总结:当年的“两弹一星”让新中国挺起了脊梁,今天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则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之林的力量源泉。

    然而,综观全国各地,军民融合发展的形势不容乐观。去年,国防大学公布的《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披露:当前我国的军民融合度只有约30%,处于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阶段。

    如何让军民融合层次更高、范围更广、程度更深?

    “在融合上,军队必须主动作为,向地方敞开怀抱。”曾潜心研究国外军民融合进程的海军某保障基地司令张林表示:军队首先应摒弃“要吃肉就要自己养猪”的老观念,克服狭隘的本位主义,主动从战略高度思考谋划,运用创新思维,将能放开的领域都放开,能交给地方保障的都交给地方,一心一意把心思花在“打仗主业”上。

    如是思考,如是实践。近年来,该保障基地主动与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示范区联合探索,从饮食保障到装备维修、再到设备研发,开放的领域越来越广,军民融合度越来越深。

    今年初,该基地装备部提出需求,想要一种模块化多功能集装箱。需求信息在军民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一公布,一家企业立马找上门来,很快拿出设计图纸。如今,他们研制的模块化多功能集装箱,已上舰进行测试。军械科科长杨永彬感叹:“这研制的速度太快了!”

    昔日,军方“知音难觅”,地方“报国无门”。如今,在四大保障中心强力支撑下,一扇军民融合的大门在这里被彻底打开了——

    在军地人才培养中心,远洋船员学院、港湾职业学院等,联合哈尔滨工程大学、大连造船厂,共建海军新装备人才培训联盟。截至目前,已为驻地海军官兵培训3000多人次。

    在军队社会化保障中心,2000多亩大厂镇的生态蔬菜供应基地全面运行,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直达式保障,让蔬菜从田间地头直接到海军官兵餐桌。“水兵厨房”建设项目正紧锣密鼓进行,相关几十家食品加工企业将研发关于舰艇远航生活的食品保障。

    在军民科技产业发展中心,集中签约仪式刚刚举行,机器人、海洋科技、光电信息等17个新项目落地。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引进高新企业103家,围绕航母和舰船装备保障形成了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产业研发中心。

    夕阳下,置身古镇口军民融合示范区办公大楼楼顶,记者放眼望去,四周到处都是正在建设的工地。塔吊座座,车流不断。指着眼前这一幕,古镇口军民融合示范区主任刘玮信心满满地说: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建设成一座生机勃勃的特色“海军城”。

    军队要发展,地方也要发展,要善于运用市场理念找到战斗力和生产力的交汇点——

    “实现不了互利共赢,军民融合就没有持续推进的强劲动力”

    “融合,不仅是距离近了,更重要的是对对方的需求感更紧了。”

    如今,康旭东对古镇口军民融合示范区的情感认知,已从工作层面延伸到生活领域——

    作为海军某保障基地装备部修理科科长,康旭东工作上不再舍近求远,连续2年将10公里之外的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技术人才的培训基地,提高了技术人才培训效率,大大降低了培训成本。他也不用为学兵们在往来旅途上的安全而担心了。

    作为驻地海军官兵的普通一员,他和战友们一样,为古镇口军民融合示范区出台的优惠政策而笑逐颜开:“官兵购房可享受引进人才的政策补贴,补贴标准从6万-10万元不等。”

    从工作到生活,康旭东这种“离不开的感觉”,实则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生动体现。

    “买房,给军人折扣优惠,地方一样得实惠。”军民融合示范区副主任庄乾玉说:“越来越多的官兵买房扎根于此,将直接推动当地的房地产发展,带动当地的经济繁荣。”

    军民融合的至高境界是什么?其实就八个字:富国强军,惠民利兵。

    胶东半岛,有支前拥军的优良传统。昔日解放战争,老百姓拥军无条件:“有一块布,做军衣;有一口粮,当军粮;有一块板,当担架”。

    如今,新时期的深度军民融合,不是靠地方单向“输血”军队所能完成的,而是“搅碎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资源配置重塑。

    前些年,一些军民融合产业园挂牌仪式轰轰烈烈,挂牌之后冷冷清清,死水一潭,名存实亡。

    为啥?黄毅一针见血地指出:“原因很简单,依靠地方单向‘输血’,实现不了互利共赢,军民融合就没有持续推进的强劲动力。”
    
    军队要发展,地方也要发展,一定要善于运用市场理念化解利益矛盾,找到战斗力和生产力的交汇点,实现军地双方共赢。

    军民融合离不开市场运作,离不开创新驱动。“要搞好‘市场运作’,把有利于国家整体和长远利益的军民融合,有效转化为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的利益驱动,进而形成各局部利益体都自觉自愿推进军民融合的格局。”国防大学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姜鲁鸣表示,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原则推进军民融合是增强融合动力的关键。

    短短3年多,古镇口军民融合示范区从无到有、实现快速发展的秘诀,就在于他们找准了军地共赢的驱动点——

    航母后勤保障需求,推动着当地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军事技术人才需求,推动着当地教育资源的整合、升级;舰载武器装备维修需求,推动当地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的转型升级……

    掰着指头,黄毅对记者说:“总而言之,大力推进军民融合,海军部队官兵收获了战斗力,古镇口地方百姓则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尾 声

    今年“两会”,习近平主席在解放军代表团讲话时指出“要更加注重军民融合”。这,已是习近平主席连续第3年在“两会”上强调军民融合战略之重要性。

    军民融合,事关改革强军进程,关乎国家前途命运。透过古镇口军民融合示范区这扇窗,我们看到了当前军民融合整体发展的喜与忧。习近平主席的谆谆话语如洪钟回荡耳畔,一种忧患涌上胸口,一种紧迫浮现眼前。

    “更加注重”,是期盼。过去3年,军民融合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远远不够,军地各级领导要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精力投入其中,主动作为。

“更加注重”,是担当。只有勇于担当,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军民融合要走新路,有风险有失败。面向未来,军地各级领导要以前所未有的勇气、智慧积极探索,奔跑前行。(本报记者 柳 刚 陈国全 特约记者 米晋国)


审核:

校对:

编辑:柯小岚 许天颖

阅读次数:124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