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文燕 通讯员 赵烨烨)植物深埋地下,经过上百万年形成化石能源,但百万年形成的煤、石油,人类200年左右就会用完,如何解决这一能源危机?5月18日,南京农业大学第五届国际植物日科普宣传活动现场,展示出了一批可以应对能源危机的前沿技术。
南京农业大学专家来到现场,解答公众疑惑。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物学系教授蔡庆生说,如今的生物能源研究,其中很大部分是对植物能源的研究,以生物乙醇最为典型,如生物乙醇一代为粮食乙醇,即粮食发酵乙醇,但是粮食的大面积转化可能会威胁粮食安全问题。“之后,便诞生了生物乙醇二代,其强调非粮作物属性,主要为能源草,如象草、芒草、黑麦草、柳枝稷等。第三代生物乙醇则为藻类乙醇,其生存范围广,生长迅速,不争耕地、肥料等生产资源,但从海藻中提取生物乙醇的技术还未发达完善。”
蔡庆生表示:“我们现在做的,就是不与粮食争地,让在边际土壤、贫瘠土地甚至是污染土壤上发展生物能源成为现实。”她表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找到适合污染条件种植且保持高转化效率的种质资源,比如最近发现的黑麦草,生物乙醇转化效率高于普遍认知的柳枝稷;其次,要采取外缘调控措施,如生理调控措施等,保持能源转化率。“我们选取了柳枝稷等植物,研究如何才能使其具有一定的抗逆性,高效利用土地肥力,实现规模转化生物乙醇,目前,已在盐城、常州、湖南等地开展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