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科技大学校报总编、湖北省高校新闻协会副会长程毓老师应邀来我校作题为《给读者阅读的理由——高校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索和实践》的学术讲座。程毓的讲座持续了近两个小时,让师生们受益匪浅,反响热烈,她带着一腔对新闻业的创新热情,对于现代校报与当代媒体如何融合发展畅谈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报媒融合 多元展示新闻价值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许多新兴媒体有着各自的特点并在这一时代中占据自己的地位。报刊纸面新闻在电子时代的冲击下难免丧失本来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基于高校发展的校报更是夹杂在校园微博、校园微信等多电子平台的发展中显得无所适从。校报这一学校主流纸媒就将这样走出我们的视线、被广大师生淡忘了吗?
“校报是学校的主流媒体这一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其政治教育,舆论引导功能也是无可替代的,退一万步讲,就算新媒体取代校报,新闻总是存在的,死去的只是纸张。”程毓用她对新闻行业的透彻了解为这结论划上大叉。
那么应该怎样做好校报呢?程毓对现在的校报新闻该如何去做提出了“新闻+”的体系。现在的就业行业流行着“互联网+”的说法,代表基于互联网的平台所建立的行业和创新,而程毓的“新闻+”也是同等的概念。做好新闻首先是想新闻可以放在哪些平台,需要“+”些什么才能凸显它的光彩。程毓更是深入谈及自己总结出的两种“+法”:一是一鱼多吃,一个新闻多种方法制作,根据不同平台的需求来做不同的稿子;二是多元传播,要满足纸媒,网媒各种媒体的需求,实现最大覆盖。
新闻业中常提到“新闻最主要的是新闻价值”,而新闻价值最重要的则体现在传播力上。程毓介绍,一定是有传播力的新闻才是体现它最大价值的,所以要做到最大覆盖和对读者精准的投放,这样才能体现价值。武科大的微博、微信、新闻网的平台虽与校报所投放的新闻线索相同,但每一个平台推出的稿件都会根据各个平台的特点做不同的加工。校报多做深度报道;新闻网突出快捷全面;微博则侧重于互动性;微信多以校园热点突出图片。程毓还指出,要真正实现报媒融合,更需要新闻多媒体发展,需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保证各个媒体有各自个性化的策划之外,更要加强各种媒体之间互相的融合。
版面多元 四个版面各显神通
武科大校报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新闻的多元化和高质量,其版面安排也别出心裁,四个版面版版不同,内容由浅入深,这其中离不开他们校报编辑部精心的规划编排。小小的编辑排版其中大有文章,程毓细心为我们解读了他们排版的精细之处。
《武汉科技大学报》的一版在今年做了一个重要的突破——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因为教学科研是最重要的高校职责,武科大的一版经常刊登科研相关专题报道。一版保持整体严肃风格的同时也加入了新闻故事栏目,刊登学生发现的一些趣事,使校报贴近学生生活。
二版做深度和评论,这需要长期的策划。程毓常和学生以聊天的形式寻找新的话题。“有一次,一个学生聊到他室友因为作弊被开除了,结果那个室友说不知道还有这个规定,我们就想,要不就来梳理一下学校有哪些硬规定和软规定,然后我们就做了这样一个深度报道。”她举例说。做深度报道的形式一般为组合报道、系列报道、连续报道以及深度报道加上评论,闪光点自然是深度报道所切入的主题。程毓认为,深入的题材最好出自校园,从校园和身边题材做深入的探索,在攥写新闻的过程中不仅是做忠实的记录,还充满了理性的思维,更包含参与到学校建设的热情。
三版是人物报道,结合社会关注点,加上人物深入报道,将文章做成一份精彩的外宣库。
四版风格几年内均有所不同,从以往的社会文化到校园新闻,变成了现在的图说新闻,用图片将一些新闻的趣味性加以提升,有了生动的图片相伴更能引出新闻本身的价值。
而排版中的版面也暗藏玄机。做出校报之美,美在通透的留白,美在文字标题的大气,美在细心挑选的图片。“这就是我们办校报时提出来的,要做有价值、有深度、有温度、有文化的报纸,让读者能够记住我们。”程毓秉承着这样的理念把校报排版的魅力做到了一个高点。
从零起步 理科生也能迈上新闻路
程毓不仅仅是用自己的思维打开了创作校报的新大门,更是让武科大这个明显以理工科闻名的大学因为校报的高质量和学生从理走向文的成功又一次活跃在人们眼前。
“我们做新闻,办报育人是最重要的工作,可能比我们报新闻更重要。”程毓坦言,她对于零基础理科生的态度始终是积极欢迎的。她带着这样的观点张开双臂欢迎任何对新闻有热情的人加入校报编辑部。不仅如此,她更是从中发现了理科生所特有的对新闻极为有利的优点——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办报育人”理念的指导下,武科大涌现了一批从校报编辑部走出的新闻学院研究生,或是毕业后加盟主流媒体的理科大学生。这些学生本是地地道道的理科出身,却有着对新闻事业的满腔热血。
程毓总结道,学生今后无论是否从事新闻传媒工作,在学期间对文字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发现思考能力的培养,都会对个人发展提供很大的帮助。他们看中的不是学生已有的能力,而是对潜力的挖掘。只要有足够的热情,就可以从不断的实际操作中培育出好的新闻能力,懂得写新闻就懂得如何抓住读者的心理,这种能力会让学生一生收益无穷,走出纯理科生的桎梏,从而获得更全面的成功。
“要做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我觉得要做到在路上,心里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有故事;在现场,心里有感动。根向下扎得越深,向上伸展的力量越强。生活是新闻的土壤,基层是养育新闻的活水。”程毓眼中闪烁着对新闻事业不灭的热情,“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职业理念——用新闻的力量让学校变得更好,让世界变得更好,让自己变得更好!”
多元把握新闻价值 给读者阅读的理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