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新宁 黄水清
互联网时代,文献和数据被采集、整理建设成为面向全网服务的学术资源库,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国内的CNKI、方正、CSSCI等机构在学术资源库的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促进我国的学术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国内目前的学术资源库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数据不完整、刻意藏匿部分数据、“独家协议”危害学术、学位论文学术资源亟待开发等。现实中,学术资源影响学术研究是客观事实,通过学术资源间接干预学术研究也决非危言耸听。我们应警惕通过垄断学术资源库进而垄断学术,使学术丧失公益性。针对当前学术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有以下建议。
一是重视数据质量,提供优质学术资源。学术资源的数据加工水平与质量,是各类学术资源库的生命,也是提升服务水平的有力保证。良好的学术资源库应当能够再生知识。作为优质的学术资源,不仅仅体现在数据的对与错这一质量上,而且数据的完整性也应得到保证。限于采集手段及其他技术、经济方面的能力,学术资源库的数据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但在现有条件能达到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数据,是所有学术资源库建设者的职业责任。不全、不可信的学术资源库是没有资格要求用户付费的。人为造成数据不完整或刻意隐藏数据是对用户利益的巨大损害,也是对学术研究的巨大危害,应该杜绝。无论何种类型的学术资源库,无论付费还是免费的学术资源库,都要重视数据质量,尽最大可能为用户提供最优学术资源。
二是杜绝“独家协议”,倡导服务竞争。“独家协议”应该被杜绝,学术资源库应以服务、资源深度挖掘作为竞争目标和获得收益的方式。我们调查发现,国外学术资源库没有“独家协议”这一概念,通过资源质量和服务来竞争,很少有类似我国多家数据库重复建设的情况。由于国内的期刊资源库都不是自有资源,各库虽有所侧重,但基本覆盖面没有太大的差异。正是如此,导致了彼此之间的激烈竞争,并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独家协议”的方式来增加自身的竞争力。“独家协议”加剧了学术资源运营商之间的相互倾轧、相互争斗,运营商受伤,学术界更加“伤不起”。目前,“独家协议”还有逐渐蔓延到硕博士论文这一重要学术资源的趋势,应引起学界和管理部门的警觉。
“独家协议”的发展会导致两种可能:一是出现垄断,使学术资源库运营商丧失创新的动力、削弱对数据深度挖掘和知识服务的积极性,进而出现价格垄断;二是形成各自为政的、均拥有一定数量“独家协议”的资源库。这对学术交流中的各方(读者、作者、期刊杂志社、资源租赁者)都是十分不利的,损伤的是学术界。管理部门应寻求从制度上限制“独家协议”,规定得到政府基金资助的期刊不得签订“独家协议”。同样,期刊杂志社自身也应自觉抵制“独家协议”,促进公平竞争,避免资源垄断。学术资源库运营商当然也可以从学术资源库的使用中获得收益,但不能影响学术资源的基本获得权和共享权,运营商的收益应该通过提供增值服务获得。鼓励学术资源库的建设与创新,倡导以服务提升资源库的竞争力,促进学术资源库的良性互动发展,在公平竞争中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将保证学术界与资源库运营商实现双赢。
三是加强学位论文库建设,发挥学位论文在科学交流中的更大作用。我国每年授予的硕士学位人数早已超过40万,博士学位人数超过5万,但硕博士学位论文在科学交流中发挥的作用却相对很小。对CSSCI的被引数据分析,硕博士论文的被引占比尚不到1%。可以认为,学位论文在当今科学交流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学位论文的获得渠道不畅是重要因素。由于各种原因,各学术资源库在对学位论文的收录上存在一定障碍。许多高校也在建立学位论文数据库,但因其局部性特征很难在整个学术交流大框架下发挥作用。国内三大资源建设商虽然也陆续建立了学位论文库,但是均收录不全,更重要的是受到了“独家协议”的影响,尤其是资源库运营商之间的相互竞争,明里为维护知识产权,实际为争夺资源而进行的相互“倾轧”,最终是两败俱伤,得不偿失。所以,我们应重视学位论文库的建设,选择正确的建设道路,避免重蹈期刊资源库目前的窘境。
硕博士论文是国家投入的成果,应该建立完善的学位论文呈交机制,为用户提供公益性服务。可以通过成立非营利性的机构,适当收取资源制作费作为成本性收费,但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方式,逐步建立相对完善的学位论文数据库,确保学位论文在学术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是建立学术资源集群,促进学术资源有效利用。学术成果必须通过信息共享渠道在学术交流中得到传递,否则它的价值就不能得到体现。学术资源库实际上就是一个共享信息平台,任何一个学术资源库转载或刊登了学者的学术成果都应当得到鼓励,但刊登所获得的收益应当与版权所有者共享。学术资源库之间要进行分工与协作,不要追求大而全,避免资源、财力、人力的浪费。各资源库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资源划分,按学科、领域建立资源库,将节省的人力与财力用于提升数据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开发更多的服务项目,使学术资源库在学术交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以促进学术研究为目的打造学术资源库,使之成为学术研究的支撑平台。
另外,对学术资源库需要进行数据的深度加工与开发,在数据与数据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形成学术资源集群,构建起学术研究的整体大数据环境,最大限度发挥学术资源的学术价值,为新知识的发现、为科学研究的深入进行提供有力支撑,成为科学研究创新的源泉。
五是发挥行业协会、学会作用,促进行业学术资源库建设。国外的学术资源数据库主要有四种运行模式:引文索引数据库,主要提供论文和引文的线索,不提供全文,不涉及版权;出版商自建学术资源库,这类学术资源库的来源主要为出版商自己出版的学术成果(包括论文和著作),也不存在版权争议;行业或学会建立的学术资源数据库,这类资源库主要由行业协会或学会等组织建立,仅面向某一领域;硕博士论文全文库,主要由单独一家公司负责建立运营。与国外相比,国内最大的不同是:出版商自建库与行业学会自建库在国内不是主流。
国外存在很多学会或研究机构下属的专业数据库,国内以行业和学会建立的学术资源库还很少。目前虽然也有一些行业或专业数据库,但还非常不完善,受“独家协议”的影响,发展前景也不容乐观。应当加强行业和学会在学术资源库建设方面的作用,鼓励建立行业与领域的学术资源库,并开展公益性服务。由于不同学科间存在着非常大的研究差异,在领域内的专家学者指导下构建的数据库无论在针对性还是在有效性上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功能,既可避免垄断,又能将一个学科或领域的数据库做得更有深度、更有价值。
总之,学术资源一旦进入学术领域,就应当属于整个学术界,资源的完整性与可获得性不应因为与资源库建设者的个体利益相冲突而受到损害,学术资源库的建设应从学术研究的需求出发,以促进学术研究为首要任务。
(作者苏新宁、黄水清 分别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面向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快速响应情报体系研究”首席专家、南京大学教授,课题组成员、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原文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6-01/21/nw.D110000gmrb_20160121_3-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