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我校人文学院旅游管理系付高鑫、王潇、王昭焱三位同学组成的盐韩队所策划的奖励旅游策划方案《以车会友——畅游湿地之都,共促盐韩合作》在全国高等院校旅游创新策划大赛暨第三届杭州奖励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中夺得一等奖。从今年6月份收到中国旅游协会大会通知起到11月决赛结束,整个比赛共耗时五个月,这期间都发生了什么?让我们走进这支队伍,听一听大赛背后的故事。
“盐城,水城润泽,孕育出鹤鹿之乡。阳光透过茂密的芦苇;微风拂过万顷湿地滩涂。 草地上麋鹿奔跑追风;蓝天下丹顶鹤飞舞闲步……”一连串对盐城的诗意描述是这支参赛队伍的开场白。盐城和韩国,这两个地点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她们又是如何想到这样奇妙的搭配呢?据三位参赛队员透露,大学生旅游规划大赛的参赛经历,让她们曾两次造访盐城,对盐城相对熟悉,所以确定了目的地。细心的她们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盐城的汽车企业相对知名,于是顺藤摸瓜找到了韩国现代汽车集团作为目标集团。“中”与“韩”“游”与“车”,这样的策划可谓别出心裁,而且更加天时地利人和的是,2015年6月1日中国与韩国政府正式签署中韩自贸协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她们事先的策划则更显示出其现实意义。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确定主题之后,在方案的细节设计过程中她们又再次遇到了难题——大赛陈述环节中幻灯片的制作。她们意识到自身在幻灯片制作技术上比较薄弱,缺少一定的经验。于是,三位参赛队员特意未雨绸缪地准备了三个不同版本的幻灯片,通过上百次的修改,直到决赛开赛前当晚才最后定稿。天道酬勤,她们用执着拨开了危机乌云。
备战一项比赛需要大量准备工作,指导老师黄颖选择了与参赛队员们并肩作战。为了确保方案中的行程安排合理、财务预算切实可行,黄老师特意联系了旅游局、旅行社和汽车公司等为参赛队员提供支持,此外还邀请学院诸多老师为方案质量多重把关。黄老师每天与队员们保持通话询问备赛情况,不断鼓励她们相信自己;深知学生备赛不易,黄老师亲自带着点心去慰藉辛苦排练的队员们;决赛前夕的那个夜晚,黄老师更是和队员们一起排练到凌晨两点。
“黄老师十分负责、细心,在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在各个方面都考虑周到,给了我们太多的帮助。这也让我们能够全心投入比赛。非常感谢黄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帮助和关心。”付高鑫说。
乘风破浪 自信应赛
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参加这种级别的大赛,参赛队员一定十分紧张。但是当谈到决赛的心理状态时,参赛队员却纷纷表示:“当时心里相对平静,没有想太多,就像平时练习一样,自然而然地把准备好的内容呈现出来。”心无杂念才是克服紧张的最好良药。
大赛不仅仅是策划的描述,还包括了评委提问环节。与其他队伍回答问题时勉强的自圆其说不同,她们竟然反弹琵琶,大胆承认自己的疏忽和不足。由于之前的判断错误,她们忽略了所占分值不高的视觉设计环节,令她们始料未及的是评委老师却很重视这个细节。面对评委的提问,她们这样回答:“我们虚心承认我们在这个方面的不足,我们承诺,此次评委老师们拿到的方案不会是我们的最终方案。即使比赛结束,我们也会努力弥补这一方面的缺失,完善我们的方案。”
如此的坦诚,自然获得了评委的肯定。“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她们深谙其理,打了一场漂亮的战役。
不为错误找借口的率真女孩们,终于触碰到了奖杯。灯光通过这座通身剔透的奖杯折射出耀眼的光,衬红了三位女孩灿若夏花的笑靥。捧着这座来之不易的奖杯,她们早已思绪万千。
除了参赛队员和指导老师外,这次比赛也同时牵动着人文学院全体老师和同学的心。“备赛期间学院领导也亲力亲为,在决赛前期还特意参加了我们的答辩会,为我们的比赛预热。很多热心的老师都为我们提出过中肯的建议和意见。在平时我们练习的时候,在场观摩的同学也会热情地将他们的想法告诉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大四的学长为了我们的PPT能更加精美,和我们一起在办公室里熬到深夜。”看来一场成功的比赛背后是各个方面的尽善尽美。
“这次比赛的成功是学院领导、老师、学生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人文院党委书记朱世桂总结道。
心有所愿 行而成立
“以前旅游的时候,自己只是个单纯的游客,现在会更有意识地去观察一些东西。这次比赛也让自己大开眼界,通过与其他队伍的沟通,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今后会更加努力。”付高鑫表示,这次比赛对于今后的旅游规划与设计、旅游策划学等课程的学习很有帮助。
在王昭焱看来,相对于比赛结果而言,这次的经历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经历是不可复制的财富。比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都是难能可贵的经历,一**的历练让人快速成长起来。“比赛让我们三人的感情更深了,相处得越来越好了。”王潇动情地说道。
一树百获,通过这次比赛,她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荣誉,更是不可多得的成长机会。当然,这次比赛更是三人情谊的催化剂,让友情加固。
“这次比赛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方案均有很大的触动。今后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抓住一切合适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出有思想、有担当的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和创业人才。”黄颖老师也在比赛中收获诸多感悟。
鼓励学生改变传统的就业理念,打破传统就业意识禁锢,树立自己独特的就业理想,寻找更新的就业空间及更广阔的就业舞台一直是人文学院的主要就业指导思想,这次人文院旅游学子在创新策划大赛的优异表现就是最好的印证。
“这次大赛是对国务院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积极响应。大赛很好地诠释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理念。让学生在比赛中高效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实用本领;让教师在大赛中重温知识构架,打开眼界,加强与其它行业的交流,促进其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升教学水平。”朱世桂表示,今后学院会从大赛中学习,通过实施具体的活动来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他们对创新创业的热情。“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学院还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这样的赛事来锻炼自身的能力。“闭门造车”显然行不通,学院将更加本着“解放思想、协同教育”的理念,打破教学封闭,加强与社会外界合作,将学校办学与社会资源相结合,与社会外界联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赛折桂也非一朝一夕之故。创新策划大赛已经结束,但是关于创新创业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协心**,相信这个团队在追梦逐新的路上会越走越远。
厉兵秣马 精心准备
“盐城,水城润泽,孕育出鹤鹿之乡。阳光透过茂密的芦苇;微风拂过万顷湿地滩涂。 草地上麋鹿奔跑追风;蓝天下丹顶鹤飞舞闲步……”一连串对盐城的诗意描述是这支参赛队伍的开场白。盐城和韩国,这两个地点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她们又是如何想到这样奇妙的搭配呢?据三位参赛队员透露,大学生旅游规划大赛的参赛经历,让她们曾两次造访盐城,对盐城相对熟悉,所以确定了目的地。细心的她们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盐城的汽车企业相对知名,于是顺藤摸瓜找到了韩国现代汽车集团作为目标集团。“中”与“韩”“游”与“车”,这样的策划可谓别出心裁,而且更加天时地利人和的是,2015年6月1日中国与韩国政府正式签署中韩自贸协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她们事先的策划则更显示出其现实意义。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确定主题之后,在方案的细节设计过程中她们又再次遇到了难题——大赛陈述环节中幻灯片的制作。她们意识到自身在幻灯片制作技术上比较薄弱,缺少一定的经验。于是,三位参赛队员特意未雨绸缪地准备了三个不同版本的幻灯片,通过上百次的修改,直到决赛开赛前当晚才最后定稿。天道酬勤,她们用执着拨开了危机乌云。
备战一项比赛需要大量准备工作,指导老师黄颖选择了与参赛队员们并肩作战。为了确保方案中的行程安排合理、财务预算切实可行,黄老师特意联系了旅游局、旅行社和汽车公司等为参赛队员提供支持,此外还邀请学院诸多老师为方案质量多重把关。黄老师每天与队员们保持通话询问备赛情况,不断鼓励她们相信自己;深知学生备赛不易,黄老师亲自带着点心去慰藉辛苦排练的队员们;决赛前夕的那个夜晚,黄老师更是和队员们一起排练到凌晨两点。
“黄老师十分负责、细心,在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在各个方面都考虑周到,给了我们太多的帮助。这也让我们能够全心投入比赛。非常感谢黄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帮助和关心。”付高鑫说。
乘风破浪 自信应赛
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参加这种级别的大赛,参赛队员一定十分紧张。但是当谈到决赛的心理状态时,参赛队员却纷纷表示:“当时心里相对平静,没有想太多,就像平时练习一样,自然而然地把准备好的内容呈现出来。”心无杂念才是克服紧张的最好良药。
大赛不仅仅是策划的描述,还包括了评委提问环节。与其他队伍回答问题时勉强的自圆其说不同,她们竟然反弹琵琶,大胆承认自己的疏忽和不足。由于之前的判断错误,她们忽略了所占分值不高的视觉设计环节,令她们始料未及的是评委老师却很重视这个细节。面对评委的提问,她们这样回答:“我们虚心承认我们在这个方面的不足,我们承诺,此次评委老师们拿到的方案不会是我们的最终方案。即使比赛结束,我们也会努力弥补这一方面的缺失,完善我们的方案。”
如此的坦诚,自然获得了评委的肯定。“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她们深谙其理,打了一场漂亮的战役。
不为错误找借口的率真女孩们,终于触碰到了奖杯。灯光通过这座通身剔透的奖杯折射出耀眼的光,衬红了三位女孩灿若夏花的笑靥。捧着这座来之不易的奖杯,她们早已思绪万千。
除了参赛队员和指导老师外,这次比赛也同时牵动着人文学院全体老师和同学的心。“备赛期间学院领导也亲力亲为,在决赛前期还特意参加了我们的答辩会,为我们的比赛预热。很多热心的老师都为我们提出过中肯的建议和意见。在平时我们练习的时候,在场观摩的同学也会热情地将他们的想法告诉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大四的学长为了我们的PPT能更加精美,和我们一起在办公室里熬到深夜。”看来一场成功的比赛背后是各个方面的尽善尽美。
“这次比赛的成功是学院领导、老师、学生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人文院党委书记朱世桂总结道。
心有所愿 行而成立
“以前旅游的时候,自己只是个单纯的游客,现在会更有意识地去观察一些东西。这次比赛也让自己大开眼界,通过与其他队伍的沟通,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今后会更加努力。”付高鑫表示,这次比赛对于今后的旅游规划与设计、旅游策划学等课程的学习很有帮助。
在王昭焱看来,相对于比赛结果而言,这次的经历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经历是不可复制的财富。比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都是难能可贵的经历,一**的历练让人快速成长起来。“比赛让我们三人的感情更深了,相处得越来越好了。”王潇动情地说道。
一树百获,通过这次比赛,她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荣誉,更是不可多得的成长机会。当然,这次比赛更是三人情谊的催化剂,让友情加固。
“这次比赛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方案均有很大的触动。今后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抓住一切合适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出有思想、有担当的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和创业人才。”黄颖老师也在比赛中收获诸多感悟。
鼓励学生改变传统的就业理念,打破传统就业意识禁锢,树立自己独特的就业理想,寻找更新的就业空间及更广阔的就业舞台一直是人文学院的主要就业指导思想,这次人文院旅游学子在创新策划大赛的优异表现就是最好的印证。
“这次大赛是对国务院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积极响应。大赛很好地诠释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理念。让学生在比赛中高效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实用本领;让教师在大赛中重温知识构架,打开眼界,加强与其它行业的交流,促进其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升教学水平。”朱世桂表示,今后学院会从大赛中学习,通过实施具体的活动来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他们对创新创业的热情。“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学院还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这样的赛事来锻炼自身的能力。“闭门造车”显然行不通,学院将更加本着“解放思想、协同教育”的理念,打破教学封闭,加强与社会外界合作,将学校办学与社会资源相结合,与社会外界联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赛折桂也非一朝一夕之故。创新策划大赛已经结束,但是关于创新创业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协心**,相信这个团队在追梦逐新的路上会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