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波士顿时间9月28日,2015年“国际基因工程机械大赛(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简称IGEM)”在波士顿因斯国际会议中心落下帷幕,我校生科院参赛团队NJAU_China再次斩获银奖。iGEM大赛始于2005年,每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办,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最高国际性学术竞赛,其目的在于通过了解天然生物体系的运作机理来创造全新的生物体系。
这无疑是国际生物学上的盛大赛事,从南京农业大学走出的团队是凭借怎样的idea,在这样国际级的“创新头脑风暴”的擂台上博得了认同?这样一支年轻的团队,从组队、参赛到获奖,历经了怎样的波折?而历时大半年的辛苦付出背后,这群并肩作战的队员们最终又收获了什么?
细菌记忆器?新颖!
“在准备本次大赛的过程中,单单选题便耗费了两个月的时间”,队长孙智告诉记者,“每天晚上从七点开始讨论,讨论结束时往往都已经过半夜了”。
经过了反复的斟酌、推敲,队员们决定放弃去年采用的实用性的风格,改做一个偏概念性、非片面化、并具有突破性的课题,最终提出了“基于F因子的细菌记忆器”的想法。
最初的想法就是怎样让一群细菌来记录一些东西呢?简单来说,就是想象细菌是两个盒子,一个盒子里有两个球,但是另一个没有,现在用红光照一下两个盒子,其中一个球就滚到了没球的盒子里;再用蓝光照一下,刚才滚出去的球就回来了,整个体系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但这只是球不会分裂的状态,一旦考虑到细菌“球”的分裂,就可以让两种细菌来构建一个复杂的“有”和“没有”的体系,这时细菌便可以储存信息了。
“这个创意是借助大肠杆菌的天然优势并加以改造,利用生物模拟计算机的二进制存储模式,探索生物记忆的实现方法。”团队指导老师、生科院副院长蒋建东听了这个点子后,大呼“新颖”!满载冲击金奖的信心,他带领团员们进一步将这“金点子”充实、完善。
为了达到更好的参赛水平,队员名单一直在变动,队长孙智也开始利用各种方式为队伍召集高水平队员,“甚至邀请了出国交流的同学‘远程’讨论”。今年3月,参赛团队正式成立,生科院本科生李慧玉、孙智担任队长,来自生科院、理学院、园艺院、公管院等13名本科生共同组成了这支“跨学科”的团队。
如果用一个字形容这次的比赛,那就是“难”;如果用一个字形容参赛队员的状态,那就是“忙”。
没有“合成生物学”对口的专业指导,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和实验仪器,不习惯实验中的“自主式教学”,报名参赛时队员们大多都是大二的学生,有的刚刚开始接触专业课程……困难一个接一个,考验着这个年轻的团队。
“折腾”到凌晨两三点?常有的事儿!
负责生物实验的杨炀回忆:“一次凌晨三点从实验室回宿舍,在门口迎面看到一个人,当时还很惊讶为什么三点还有人往外走,仔细一看结果是要去做实验的队友。一下子就感觉心被填满了。”
由于生物实验不同于其他,它需要等到适宜的培养时长才能做实验,所以需要根据实验来安排队员们的时间。“比如这个实验卡在凌晨两点,那么我们大概一点钟就要赶过去。”孙智回忆道,“备赛中的艰辛两三句话说不完,实验折腾到两点儿,都是常有的事儿!”
时间一天天逼近比赛,大家都非常紧张,因为越到最后,越感觉准备得还不够充裕——报告还没有做到完美,实验组还在继续实验,队长自己在飞机上还在完善PPT……仿佛赴美并不是意味着努力的结束,而是一场战役真正地打响。
队长孙智反倒坦然了,“经过了这么久的努力,到了真正验收成果的时候,结果反倒不是那么的重要了。因为比起得到奖项,这个大家一起熬夜、一起讨论、一起睡倒在实验室的过程才是最宝贵的”。
如今,iGEM的比赛已经结束,但队员们回想起参赛的始末,一切似乎就在昨天,年轻的他们似乎还没“玩”过瘾。
在指导过两届学生参赛的蒋建东教授看来,iGEM这样的大赛是激发学生创新创意的绝佳平台,经过跨学科的灵感激发,以及世界擂台上的“较量”,实践创新、团队合作、吃苦耐劳、抗压耐挫,……团队成员的收获是多方面的,而历经大赛的磨练,从他们身上可以看见科研创新的种子在萌芽。
这无疑是国际生物学上的盛大赛事,从南京农业大学走出的团队是凭借怎样的idea,在这样国际级的“创新头脑风暴”的擂台上博得了认同?这样一支年轻的团队,从组队、参赛到获奖,历经了怎样的波折?而历时大半年的辛苦付出背后,这群并肩作战的队员们最终又收获了什么?
细菌记忆器?新颖!
经过了反复的斟酌、推敲,队员们决定放弃去年采用的实用性的风格,改做一个偏概念性、非片面化、并具有突破性的课题,最终提出了“基于F因子的细菌记忆器”的想法。
最初的想法就是怎样让一群细菌来记录一些东西呢?简单来说,就是想象细菌是两个盒子,一个盒子里有两个球,但是另一个没有,现在用红光照一下两个盒子,其中一个球就滚到了没球的盒子里;再用蓝光照一下,刚才滚出去的球就回来了,整个体系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但这只是球不会分裂的状态,一旦考虑到细菌“球”的分裂,就可以让两种细菌来构建一个复杂的“有”和“没有”的体系,这时细菌便可以储存信息了。
“这个创意是借助大肠杆菌的天然优势并加以改造,利用生物模拟计算机的二进制存储模式,探索生物记忆的实现方法。”团队指导老师、生科院副院长蒋建东听了这个点子后,大呼“新颖”!满载冲击金奖的信心,他带领团员们进一步将这“金点子”充实、完善。
备赛始末:有点难!
本次参赛队伍的选拔采用了校内报名的形式,但队员们专业背景不同,实验效果也不尽如人意,NJAU_China从组队开始就遇到了困境。为了达到更好的参赛水平,队员名单一直在变动,队长孙智也开始利用各种方式为队伍召集高水平队员,“甚至邀请了出国交流的同学‘远程’讨论”。今年3月,参赛团队正式成立,生科院本科生李慧玉、孙智担任队长,来自生科院、理学院、园艺院、公管院等13名本科生共同组成了这支“跨学科”的团队。
如果用一个字形容这次的比赛,那就是“难”;如果用一个字形容参赛队员的状态,那就是“忙”。
没有“合成生物学”对口的专业指导,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和实验仪器,不习惯实验中的“自主式教学”,报名参赛时队员们大多都是大二的学生,有的刚刚开始接触专业课程……困难一个接一个,考验着这个年轻的团队。
“折腾”到凌晨两三点?常有的事儿!
由于生物实验不同于其他,它需要等到适宜的培养时长才能做实验,所以需要根据实验来安排队员们的时间。“比如这个实验卡在凌晨两点,那么我们大概一点钟就要赶过去。”孙智回忆道,“备赛中的艰辛两三句话说不完,实验折腾到两点儿,都是常有的事儿!”
时间一天天逼近比赛,大家都非常紧张,因为越到最后,越感觉准备得还不够充裕——报告还没有做到完美,实验组还在继续实验,队长自己在飞机上还在完善PPT……仿佛赴美并不是意味着努力的结束,而是一场战役真正地打响。
队长孙智反倒坦然了,“经过了这么久的努力,到了真正验收成果的时候,结果反倒不是那么的重要了。因为比起得到奖项,这个大家一起熬夜、一起讨论、一起睡倒在实验室的过程才是最宝贵的”。
如今,iGEM的比赛已经结束,但队员们回想起参赛的始末,一切似乎就在昨天,年轻的他们似乎还没“玩”过瘾。
在指导过两届学生参赛的蒋建东教授看来,iGEM这样的大赛是激发学生创新创意的绝佳平台,经过跨学科的灵感激发,以及世界擂台上的“较量”,实践创新、团队合作、吃苦耐劳、抗压耐挫,……团队成员的收获是多方面的,而历经大赛的磨练,从他们身上可以看见科研创新的种子在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