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在“国府”一片逃难声中,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向全校教职工宣布,学校准备迁到重庆,教职工愿去的不能带家属。
面对祖国的危难,金善宝没有别的选择,他义无反顾地和爱国的广大师生站在一起,支援抗战。
金善宝把家眷送到石峡口,返回南京后,就和梁希、毛宗良教授各自花了120元购买了民生公司的长江轮船票,沿长江上溯到了重庆。此时,中央大学已商得在沙坪坝的重庆大学同意,借松林坡的一个小山丘建校,突击修建了一批简易房屋。金善宝和梁希同住在一间宿舍里,房间不足九平方米,每人一张床,当中放了一张二屉书桌,每人用一个抽屉。从1937年到1940年,在这个房间里共同生活了整整三年,两人经常在一起交流对抗战时局的看法,积极支持中央大学学生的爱国革命运动,共同参加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种进步活动,在苦难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雾都”重庆,闻名世界。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雾”更浓了!国难当头,中国前途如何?中国去向何处?这些问题困扰着“雾都”的人民,也困扰着金善宝等众多爱国的知识分子。当时,大学里暗暗流传着《西行漫记》这本小册子,它描述了许多延安领导人的英雄气概和对抗日战争必胜的信念,内容生动活泼。金善宝读了这本小册子,心里豁然开朗,不禁对延安产生了一种深切的向往。
金善宝和许多爱国的知识分子一样,十分关心抗日前方的消息,祖国的命运牵动着赤子之心。可是,由于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国民党官方报纸不能如实登载前方的战况。1938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新华日报》。从武汉迁到了重庆。他和梁希一见到这张报纸,就如获至宝,大有拨开云雾见青天之感。后来,新华日报馆放映了平型关大捷的电影,金善宝在电影中看到,八路军的士兵不但没有机关枪,甚至连步枪也不是人手一支的,使他开始懂得,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武器,同样一种武器,掌握在不同的军队手里,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因而使他进一步把抗日救国的希望寄托在共产党身上。1939年,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大地下党为了扩大我党的影响,争取大多数,通过学生救亡组织义卖《新华日报》。在中央大学,第一个用高价购买《新华日报》的,就是金善宝。新华日报越来越受到广大爱国师生的欢迎,很多师生争相订阅《新华日报》,金善宝和梁希更是视为精神食粮,几乎到了饭可以一天不吃,《新华日报》不可一天不读的地步。可是,在国民党的严格控制下,《新华日报》常常被迫“开天窗”,几度被查封;分送《新华日报》的报童常常无故失踪,国民党还经常严格限制群众订阅。后来,中大各院系教职工和学生们订阅的《新华日报》纷纷被取消了,只有金善宝(时任农艺系系主任)所在农艺系的这张《新华日报》,却通过种种秘密方式保留下来,成为中大校园内最后的、唯一的一张《新华日报》。因此,学校很多《新华日报》的热心读者,都悄悄到农艺系来看这份报纸,《新华日报》成了“雾都”灯塔。
1938年7月7日,中央大学为了纪念抗战一周年,在学校广场上设了一个献金台,献金慰劳前方战士。当场有些教师就献了10元、8元不等。金善宝知道献金是件好事,是爱国的举动,但是,他担心自己献的钱不能送到前方抗日战士的手里,说不定还会拿去打内战、自相残杀,因此犹豫不决。此后不久,八路军在曾家岩设立了办事处,金善宝认识了一位姓周的同志,说话诚恳、态度和蔼,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当即献金100元给八路军前方战士。他对这位姓周的同志说:“我相信共产党,我的心在八路军战士身上。”到了秋天,学校又组织给前方捐献寒衣,金善宝和梁希商量,又把寒衣款送到八路军办事处。第二天,新华日报登出一则消息:“梁、金献金200元。”(当时《新华日报》从社长到勤务员每月津贴费仅8元)。
延安这块革命圣地,牢牢扎根在金善宝这位爱国知识分子的心中,他向往她,敬佩她,愿意为她付出自己的一切。
1939年,金善宝曾两次去八路军办事处找林伯渠同志,要求前往延安参加革命工作。林伯渠同志为他作了周密安排,办妥了去延安的一切手续。当金善宝和他的助手李崇诚积极准备奔赴延安的时候,一件意外不幸发生了,李崇诚因患破伤风,突然病逝。这次意外事故,打乱了他去延安的计划,以致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心神不定,闷闷不乐。林伯渠同志知道后,专门找他谈心,要他保重身体,并鼓励他说:一个革命者,无论在哪里,都可以为革命工作,不一定非要到延安去。虽然金善宝的延安之行未能实现,但他的心一直向往着延安,延安开展的每一项运动,取得的每一个胜利,都有力地鼓舞着他。当他知道延安开展大生产运动时,立即将自己多年来选育的小麦优良品种,分别用纸袋一袋一袋装好,附上详细的品种说明书,亲自送到八路军办事处,托人转送到延安。半个多月后,在新华日报举办的一次茶话会上,邓颖超同志对金善宝说:“延安已经收到你的小麦种籽了,同志们都很感谢你”。听到这个消息,他感到十分欣慰。
节选自孟美怡著《金善宝》,因版面需要,有删减。
面对祖国的危难,金善宝没有别的选择,他义无反顾地和爱国的广大师生站在一起,支援抗战。
金善宝把家眷送到石峡口,返回南京后,就和梁希、毛宗良教授各自花了120元购买了民生公司的长江轮船票,沿长江上溯到了重庆。此时,中央大学已商得在沙坪坝的重庆大学同意,借松林坡的一个小山丘建校,突击修建了一批简易房屋。金善宝和梁希同住在一间宿舍里,房间不足九平方米,每人一张床,当中放了一张二屉书桌,每人用一个抽屉。从1937年到1940年,在这个房间里共同生活了整整三年,两人经常在一起交流对抗战时局的看法,积极支持中央大学学生的爱国革命运动,共同参加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种进步活动,在苦难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雾都”重庆,闻名世界。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雾”更浓了!国难当头,中国前途如何?中国去向何处?这些问题困扰着“雾都”的人民,也困扰着金善宝等众多爱国的知识分子。当时,大学里暗暗流传着《西行漫记》这本小册子,它描述了许多延安领导人的英雄气概和对抗日战争必胜的信念,内容生动活泼。金善宝读了这本小册子,心里豁然开朗,不禁对延安产生了一种深切的向往。
金善宝和许多爱国的知识分子一样,十分关心抗日前方的消息,祖国的命运牵动着赤子之心。可是,由于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国民党官方报纸不能如实登载前方的战况。1938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新华日报》。从武汉迁到了重庆。他和梁希一见到这张报纸,就如获至宝,大有拨开云雾见青天之感。后来,新华日报馆放映了平型关大捷的电影,金善宝在电影中看到,八路军的士兵不但没有机关枪,甚至连步枪也不是人手一支的,使他开始懂得,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武器,同样一种武器,掌握在不同的军队手里,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因而使他进一步把抗日救国的希望寄托在共产党身上。1939年,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大地下党为了扩大我党的影响,争取大多数,通过学生救亡组织义卖《新华日报》。在中央大学,第一个用高价购买《新华日报》的,就是金善宝。新华日报越来越受到广大爱国师生的欢迎,很多师生争相订阅《新华日报》,金善宝和梁希更是视为精神食粮,几乎到了饭可以一天不吃,《新华日报》不可一天不读的地步。可是,在国民党的严格控制下,《新华日报》常常被迫“开天窗”,几度被查封;分送《新华日报》的报童常常无故失踪,国民党还经常严格限制群众订阅。后来,中大各院系教职工和学生们订阅的《新华日报》纷纷被取消了,只有金善宝(时任农艺系系主任)所在农艺系的这张《新华日报》,却通过种种秘密方式保留下来,成为中大校园内最后的、唯一的一张《新华日报》。因此,学校很多《新华日报》的热心读者,都悄悄到农艺系来看这份报纸,《新华日报》成了“雾都”灯塔。
1938年7月7日,中央大学为了纪念抗战一周年,在学校广场上设了一个献金台,献金慰劳前方战士。当场有些教师就献了10元、8元不等。金善宝知道献金是件好事,是爱国的举动,但是,他担心自己献的钱不能送到前方抗日战士的手里,说不定还会拿去打内战、自相残杀,因此犹豫不决。此后不久,八路军在曾家岩设立了办事处,金善宝认识了一位姓周的同志,说话诚恳、态度和蔼,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当即献金100元给八路军前方战士。他对这位姓周的同志说:“我相信共产党,我的心在八路军战士身上。”到了秋天,学校又组织给前方捐献寒衣,金善宝和梁希商量,又把寒衣款送到八路军办事处。第二天,新华日报登出一则消息:“梁、金献金200元。”(当时《新华日报》从社长到勤务员每月津贴费仅8元)。
延安这块革命圣地,牢牢扎根在金善宝这位爱国知识分子的心中,他向往她,敬佩她,愿意为她付出自己的一切。
1939年,金善宝曾两次去八路军办事处找林伯渠同志,要求前往延安参加革命工作。林伯渠同志为他作了周密安排,办妥了去延安的一切手续。当金善宝和他的助手李崇诚积极准备奔赴延安的时候,一件意外不幸发生了,李崇诚因患破伤风,突然病逝。这次意外事故,打乱了他去延安的计划,以致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心神不定,闷闷不乐。林伯渠同志知道后,专门找他谈心,要他保重身体,并鼓励他说:一个革命者,无论在哪里,都可以为革命工作,不一定非要到延安去。虽然金善宝的延安之行未能实现,但他的心一直向往着延安,延安开展的每一项运动,取得的每一个胜利,都有力地鼓舞着他。当他知道延安开展大生产运动时,立即将自己多年来选育的小麦优良品种,分别用纸袋一袋一袋装好,附上详细的品种说明书,亲自送到八路军办事处,托人转送到延安。半个多月后,在新华日报举办的一次茶话会上,邓颖超同志对金善宝说:“延安已经收到你的小麦种籽了,同志们都很感谢你”。听到这个消息,他感到十分欣慰。
节选自孟美怡著《金善宝》,因版面需要,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