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参加在中央党校学习的部分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座谈。会上,刘云山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习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
大学课堂是青年学生走上社会前的最后一站。如何让大学生上好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让学生乐于接受,是南京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一直探索的问题。
“轰轰烈烈”的道理,要点点滴滴地渗透
“思政课,兼具学术性和思想性,触及的是人们灵魂深处的东西。思政课的内容,涉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关乎理想、道德、纪律、法制、传统文化等很多领域。要把这些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和学生能理解、能体会到的具体的人和事联系起来,才能入脑、入心。”在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副主任王建光教授看来,思政课的内容和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学习不同,思想性较强,对于学生的接受能力而言,“不是看过了就能看懂的,也不是看懂了就能理解的”,要尊重学生的接受习惯,把“轰轰烈烈”的大道理,通过思政课老师的努力,点点滴滴地渗透进学生的心里去。
《中国近现代史》是学校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思政课。草业学院一年级的姜镇忠同学告诉记者,开学初,同学们都以为这门课应该跟高中历史差不多,提不起太多兴趣。“但是刘俊老师很厉害,他上课语言幽默,很有亲和力,而且他懂得很多啊,尤其是对历史人物,他会补充介绍很多历史知识,像讲故事一样。比如洪秀全,高中的时候只知道他是个揭竿而起的农民领袖,刘老师会跳出课本告诉我们,其实洪秀全也是很大男子主义的,在家还有打老婆的陋习。然后刘老师就会由此引入太平天国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再归纳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印象很深啊!”和这个班的同学们一样,容庭很喜欢刘老师对历史人物的剖析,在刘老师的引导下,他常常还会课后找来相关的人物传记研读。
为了把课上得让学生更愿意接受,讲台上诙谐轻松的老师,课前课后却不轻松。刘俊老师告诉记者,思政课的备课是“全天候”的,而且每天都要备课,同一门课,哪怕第二天上同样的内容,前一天晚上回家也不敢松懈,就是看电视,也是为了看看什么素材能够用到课堂上。
倒逼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思政课创新难度大,课程内容更新快。思政课老师,往往需要掌握深厚的本专业背景和广博的跨学科知识。既要在本领域有独到见解和突出成果,又要能打通学科的界限,可以说,思政课上得好不好,关键在教师的魅力大不大。这些,进一步倒逼着学校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为此,思政课部通过组建思政课个性化专题教学团队,以专题教学改革为导向,以课程组制度为载体,即按开设的课程针对教学班设组、教学班负责老师为专题教学团队的组织者、明确组织者和和组员的责任,实现“一课多人、一人多课”的交叉型结构,形成稳健、灵活、高效的团队运行机制。这一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确保各专题能讲精讲透,课程内容精彩纷呈,学生喜闻乐见,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年轻教师的成长。
与成效相比,压力似乎更大一些。由于专业本身的特点和较高的教学要求,思想政治课教育工作者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思政课教学负担重,教学难度大,教学工作的投入几乎是无止境的。如何平衡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也是思政课教师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
大学课堂是青年学生走上社会前的最后一站。如何让大学生上好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让学生乐于接受,是南京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一直探索的问题。
“轰轰烈烈”的道理,要点点滴滴地渗透
《中国近现代史》是学校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思政课。草业学院一年级的姜镇忠同学告诉记者,开学初,同学们都以为这门课应该跟高中历史差不多,提不起太多兴趣。“但是刘俊老师很厉害,他上课语言幽默,很有亲和力,而且他懂得很多啊,尤其是对历史人物,他会补充介绍很多历史知识,像讲故事一样。比如洪秀全,高中的时候只知道他是个揭竿而起的农民领袖,刘老师会跳出课本告诉我们,其实洪秀全也是很大男子主义的,在家还有打老婆的陋习。然后刘老师就会由此引入太平天国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再归纳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印象很深啊!”和这个班的同学们一样,容庭很喜欢刘老师对历史人物的剖析,在刘老师的引导下,他常常还会课后找来相关的人物传记研读。
为了把课上得让学生更愿意接受,讲台上诙谐轻松的老师,课前课后却不轻松。刘俊老师告诉记者,思政课的备课是“全天候”的,而且每天都要备课,同一门课,哪怕第二天上同样的内容,前一天晚上回家也不敢松懈,就是看电视,也是为了看看什么素材能够用到课堂上。
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入脑入心的通行证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认识的有效途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党总支书记、主任余林媛看来,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就是理论知识入脑入心的过程。在她的协调下,思政课部协助校纪委等部门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中国梦·廉洁情”主题演讲比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主任吴国清老师还结合授课内容,指导学生撰写演讲稿,组织演讲活动。
王建光老师面对的是研究生群体,他主张将思想理论方面的学术热点引入研究生课堂,引导学生提高对现实社会的科学认识能力。他认为,具有学术进步意义的学术热点,对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构建和现实生活方式有着多重影响。因此,思政课教学必须正视学术热点争鸣造成的文化冲击力,教师要正视这种文化影响的力量,有选择地加以解析和引导。
守着20年教学经验的底子,马克思主义教研室主任朱娅老师脑子里时时刻刻想的是如何创新。她说,创新是思政课入脑入心的通行证。为此,她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引入了“每周播报”环节,由学生自主选择热点新闻和时事,阐发背景,亮出观点,在课堂进行讨论和辩论。学生关心什么,就可以讨论什么,再由老师进行引导和点评,在交锋中达到潜移默化的引导。如今,“每周播报”已经成为该课程的品牌环节,受到青年学生的热捧。倒逼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为此,思政课部通过组建思政课个性化专题教学团队,以专题教学改革为导向,以课程组制度为载体,即按开设的课程针对教学班设组、教学班负责老师为专题教学团队的组织者、明确组织者和和组员的责任,实现“一课多人、一人多课”的交叉型结构,形成稳健、灵活、高效的团队运行机制。这一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确保各专题能讲精讲透,课程内容精彩纷呈,学生喜闻乐见,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年轻教师的成长。
与成效相比,压力似乎更大一些。由于专业本身的特点和较高的教学要求,思想政治课教育工作者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思政课教学负担重,教学难度大,教学工作的投入几乎是无止境的。如何平衡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也是思政课教师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