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我的美国之行

2015-03-19 来源:人员机构 作者: 图片:

    在国内时就对美国大学本科学业的繁重有所了解。到了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Davis) 后这一了解也得到了证实。喧闹的餐厅随处可见敲着电脑、翻阅笔记的学生。象牙塔不是我们梦想的终点,而是起点。

    安排行程的西部食品安全研究所希望通过这三周向我们深入阐述“全球健康(One Health)”这个主题。

    第一周的主题是对戴维斯分校和加州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戴维斯分校提出“全球健康”的背景和目的。加州农业非常发达,每年向全国提供超过50%的水果蔬菜和坚果。但加州农业面临着食品安全和农业污染的问题。其农业运行模式和野生动物的存在使得食品微生物污染备受瞩目,而这一问题在国内并非关注的焦点。我深刻地感受到,农业问题和政治经济问题一样,都是发生在相应国情基础上的。每个问题的产生都有其地域背景和生活文化背景。或许美国和中国在关注的问题上有所差异,但解决问题的模式却可以相互借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食品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食品安全和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多个国家共同参与合作。

    推广“全球健康”的目的在于将人类、动物以及环境结合起来,以统筹的视角看待问题,不仅仅是科学研究领域,同时将“全球健康”作为一种理念和方法,建立一套完善的研究-实践-信息处理体系,以期解决食品安全、动物福利、公共健康等问题,达到人类、动物和环境健康的最佳状态。

    第二周讲座的内容是阐述“全球健康”发起者们的构想,通过实例展示“全球健康”如何在人类、动物和环境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讲座中展示了戴维斯分校组织或参与的项目,他们展现的志愿精神引起了我的注意。很多项目都在非洲国家甚至是从未听说过的小国进行。这些项目在研究的同时也试图帮助当地居民,比如提高饮用水质量、以科学节能的方式饲养家畜、提供医疗帮助等。虽然他们可能只是着眼于目前的具体问题,从细微处做改变,但这种志愿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也需要这样的项目帮助我们进行更专业的志愿行为。我们自发的志愿活动多为支教、敬老等,而援外行为则是官方志愿行为。普通人如何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志愿服务结合起来似乎没有太多的选择。在呼吁志愿精神的同时提倡有更多科学附加值的志愿活动或者研究项目,也不失为一种好途径。
最后一周研究所向我们展示了在“全球健康”理念指导下的科学和健康两大主题发展的蓝图。以这份蓝图为基础,“全球健康”将看起来独立的各类因素建立联系。

    人类、动物与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众所周知,但却一直没有一个真正系统的知识体系来支持这样的理论,“全球健康”作为人们心中早已呼之欲出的理念更容易被接受。这样的创新之举在推动人类、动物和环境健康三者走向和谐状态的同时,也提倡人类能够承担更多责任。

    在我眼中,“全球健康”是指以人类健康为中心,通过食品、动植物、微生物等多领域的融合,以期达到人类、动物和环境的平衡状态。希望随着“全球健康”的推广,不论普通人还是科学工作者,都以平衡和全局的角度看待“健康”这个主题。

    以戴维斯分校的学科为例,在农学、生物学领域,美国高校的学科设置更为详细具体,很多在国内只是一门课程的内容在戴维斯分校则被设置成单独一个系,从而形成了庞大复杂却非常精细的体系。我想这也是美国生物领域领先于其他国家的体现。这样的学科分类方式利于学生选择专业,也明确了科学工作者的分工,更专注才能更出彩。

    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戴维斯分校不同学科之间紧密的合作。在项目介绍时,一个小组往往包含了多位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成员,他们的专业知识在项目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专注很重要,不过善于向其他领域寻求合作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突破。

    我们参观了戴维斯分校的兽医院和实验室,环境和设备毫不逊色人类医院,非常干净整洁。这不仅仅是卫生环境的问题,还有专业素养的问题,实验室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一个团队的专业素养和他们对工作的态度。我想优越的学术环境并不是很多人肯定西方教育最根本的原因,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环境能够塑造人,处在良好的氛围更容易让人肯定自我价值,激发斗志。很多人说艰苦的环境让人进取,安逸只会让人懈怠,但其实不尽然,能够给人精神上带来愉悦的就是好环境,跟物质环境不能等同。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能让人意识到工作的重要性、自我肯定,一个好的学术环境能激发人创新的热情。

    感恩能有这样的机会看看外面的世界,或许我们的观点仍然不够成熟、不够深刻,至少我们看见差距,更了解别人也更了解自己。差距和问题并不可怕,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意识到并理性对待差距和问题。最重要的是我们不断前进,尝试做出改变。


审核:

校对:

编辑:梁丽婷 赵烨烨

阅读次数:2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