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校长奖学金获奖名单公示了,在校研究生金琳将获得特等奖十万奖金!很多人看到这个消息几乎要惊掉下巴,不过,看到金琳的个人情况介绍——1篇影响因子为39的第一作者科研文章,还有若干篇发表在学科SCI前10%期刊的文章——掉下来的下巴可以收回去了,如此优秀的科研成绩,当之无愧!
不屈不挠的积累 金琳从本科起就选择了植物保护专业。如果说,当初的选择还有一点偶然的因素,那么进入植物保护学院后,他觉得自己来对了,更令他感到幸运的是,踏进科学殿堂的第一步,就能进入到自己喜欢的科研领域。
他告诉记者,学校的学术氛围,教学条件和较高的平台,使自己很快爱上了科研工作。金琳已经申请并主持了两次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简称SRT),大二的初次尝试后,让他开始认定昆虫学科为自己科研的方向,这份认定,从18岁到25岁,和一些转行或跨领域的师兄弟比,他一天也没有浪费,庆幸的同时,他也坚定地告诉自己,这条科研的漫漫长路,自己还会一直坚持下去。
通过两次SRT项目与直博生的课题研究项目,金琳把在昆虫分子病毒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当成了自己生活的最主要内容。早晨8点来到理科楼昆虫毒理实验室开始做实验,晚上11点以后回到宿舍,金琳的生活就这样周而复始,宿舍—实验室—食堂一成不变的三点一线的生活,金琳却走出了自己的精彩。
在常人看来,科研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一个课题往往需要研究几年甚至十几年,日复一日地守着同样的课题,操作着同样的实验过程,却常常无法看到前行的方向,仅仅依靠着心中的希望,伴着连日积累下的愈来愈多的失落感,常常会令人忍不住产生颓废与惰性。这一切在金琳眼中,却都是他向前向上的动力,实验失败固然会有很大的失落感,但是不能因此躲避和放弃。面对停滞不前的僵局,金琳会调节自己,做另外一个实验转移注意力,获得成就感,或主动和导师或其他什么人舌战一场,然后重新开始。金琳不惧怕失败,他甚至更沉醉于失败之后再次获得成功的感觉,这种成就感更加强烈,像弹簧,压得越低,弹得越高。金琳陶醉在这种淋漓尽致的快乐中,并获得冲击下一个目标的动力。
从本科一路走来,从实验室“打酱油”的小师弟,到能独立操作并经常给予同门指导和建议的师兄,金琳已经不记得自己在昆虫分子病毒实验室做过多少次实验,记录过多少份数据。研究棉铃虫对BT转基因棉花的显性抗性时,这个项目在许多文献资料与国际实验中,可供借鉴与交流的资料少之又少。没有前人铺就的道路,增加了很多未知的系数,势必更加坎坷。金琳凭着厚实的专业功底和熟练的试验技巧,用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态,一遍遍地做实验,一次次地分析数据。金琳认为,只有在每一次实验结束后,对自己的实验方案与实验数据反复仔细琢磨,完善实验,记录思索数据意义才能最终设计出完美的方案,圆满完成整个实验体系。而他那篇影响因子39的论文,就得益于此。
创新的秘诀 金琳的创新秘诀是看文献,看大量的文献,花大量的精力去看文献。
金琳说,看文献不是简单地了解研究成果,而是要从作者的角度来看文献:研究的背景怎样,如何引出研究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最后的研究讨论怎样?这些都需要边看边思考,把握文献的体系,学习作者的思路,同时反问自己,如何使自己的科研达到这些高水平杂志要求的标准。
金琳认为,学术上取得成功的研究者,都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然后思考和研究,自己的科研工作将如何推进,怎样发展,在边阅读边思考的过程中闪烁出创新的火花。
在老师和同学们看来,金琳总是能快速有效地对实验原理和设计进行透彻理解和分析。金琳认为,这是他做足了准备。每次开始一个新的课题或者新的实验,他首先要阅读大量相关的中外文献,结合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理论知识,对实验原理有了透彻的理解。他说,分子实验的操作说明并不复杂,但实验过程往往充满了很多不可知的因素,因而失败很常见。只有先掌握了实验原理,在实验过程中多思考和判断,才能全方位地分析自己的实验体系,从不同角度思考自己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适时纠正。这些过程中,金琳往往还能提出更多的创新点。
也因为如此,金琳的实验总是能比别人少几次失败的过程,快一步取得成功。
不是科研的书呆子 与大多数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只会埋头做研究的古板印象不一样的是,金琳善于交流和沟通。
金琳告诉记者,导师吴益东教授很重视学术的交流沟通,经常请国内外的学术“大拿”来作学术报告,并常常向学生强调学术交流的重要性。受导师的影响,金琳本人也很重视与其他科研人员的交流。做研究、读文献遇到了问题,他喜欢跟实验室的老师和师兄们聊聊。休息的时候,他也爱到别的实验室去串串门,聊聊天,“偷”一点经验。
昆虫分子病毒实验室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昆虫系主任、国际著名昆虫学家Bruce Tabashnik建立了很深的友谊科研合作关系,幸运的是,金琳能够参与到与Tabashnik的科研讨论中,并在学术交流中获得启发。这个美国专家对数据准确性和论据逻辑性的要求很高,他的专业态度和学术水平使金琳收获很多。
投稿的过程中,导师吴益东教授同Nature Biotechnology、PNAS等顶级学术期刊的编辑、审稿专家对于论文创新点、意义及体系的完善方面的交流讨论更令金琳受益匪浅。这些刊物的审稿人和编辑,在领域内拥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他们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提出尖锐的意见。对他们提出的意见,金琳都认真对待,在导师的辅导下进行深入地思考,找到完善实验提升论文水平的突破处。在每次交流的过程中,他的科研认知都获得了显著的提升。
金琳认为,做科研工作,自己花了比别人多得多的时间。用这些时间,他积累了理论的基础和实验的技能。在这些过程当中,他还比别人多加了一些思考。多一点积累,多一点思考,加上比别人多得多的时间,这些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要素环环相扣,成就了金琳自己的科研方程式,并指引着他在这条科研之路上走得更远,收获更多。
金琳还说,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但是中国的农业科研力量还需要更加壮大,特有的小农经济使各地的科研院所、实验室研究的新成果难以推广和普及。他希望自己能为农业的发展,为自己热爱的昆虫科研领域尽一份微薄的力量。
不屈不挠的积累
他告诉记者,学校的学术氛围,教学条件和较高的平台,使自己很快爱上了科研工作。金琳已经申请并主持了两次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简称SRT),大二的初次尝试后,让他开始认定昆虫学科为自己科研的方向,这份认定,从18岁到25岁,和一些转行或跨领域的师兄弟比,他一天也没有浪费,庆幸的同时,他也坚定地告诉自己,这条科研的漫漫长路,自己还会一直坚持下去。
通过两次SRT项目与直博生的课题研究项目,金琳把在昆虫分子病毒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当成了自己生活的最主要内容。早晨8点来到理科楼昆虫毒理实验室开始做实验,晚上11点以后回到宿舍,金琳的生活就这样周而复始,宿舍—实验室—食堂一成不变的三点一线的生活,金琳却走出了自己的精彩。
在常人看来,科研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一个课题往往需要研究几年甚至十几年,日复一日地守着同样的课题,操作着同样的实验过程,却常常无法看到前行的方向,仅仅依靠着心中的希望,伴着连日积累下的愈来愈多的失落感,常常会令人忍不住产生颓废与惰性。这一切在金琳眼中,却都是他向前向上的动力,实验失败固然会有很大的失落感,但是不能因此躲避和放弃。面对停滞不前的僵局,金琳会调节自己,做另外一个实验转移注意力,获得成就感,或主动和导师或其他什么人舌战一场,然后重新开始。金琳不惧怕失败,他甚至更沉醉于失败之后再次获得成功的感觉,这种成就感更加强烈,像弹簧,压得越低,弹得越高。金琳陶醉在这种淋漓尽致的快乐中,并获得冲击下一个目标的动力。
从本科一路走来,从实验室“打酱油”的小师弟,到能独立操作并经常给予同门指导和建议的师兄,金琳已经不记得自己在昆虫分子病毒实验室做过多少次实验,记录过多少份数据。研究棉铃虫对BT转基因棉花的显性抗性时,这个项目在许多文献资料与国际实验中,可供借鉴与交流的资料少之又少。没有前人铺就的道路,增加了很多未知的系数,势必更加坎坷。金琳凭着厚实的专业功底和熟练的试验技巧,用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态,一遍遍地做实验,一次次地分析数据。金琳认为,只有在每一次实验结束后,对自己的实验方案与实验数据反复仔细琢磨,完善实验,记录思索数据意义才能最终设计出完美的方案,圆满完成整个实验体系。而他那篇影响因子39的论文,就得益于此。
创新的秘诀
金琳说,看文献不是简单地了解研究成果,而是要从作者的角度来看文献:研究的背景怎样,如何引出研究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最后的研究讨论怎样?这些都需要边看边思考,把握文献的体系,学习作者的思路,同时反问自己,如何使自己的科研达到这些高水平杂志要求的标准。
金琳认为,学术上取得成功的研究者,都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然后思考和研究,自己的科研工作将如何推进,怎样发展,在边阅读边思考的过程中闪烁出创新的火花。
在老师和同学们看来,金琳总是能快速有效地对实验原理和设计进行透彻理解和分析。金琳认为,这是他做足了准备。每次开始一个新的课题或者新的实验,他首先要阅读大量相关的中外文献,结合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理论知识,对实验原理有了透彻的理解。他说,分子实验的操作说明并不复杂,但实验过程往往充满了很多不可知的因素,因而失败很常见。只有先掌握了实验原理,在实验过程中多思考和判断,才能全方位地分析自己的实验体系,从不同角度思考自己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适时纠正。这些过程中,金琳往往还能提出更多的创新点。
也因为如此,金琳的实验总是能比别人少几次失败的过程,快一步取得成功。
不是科研的书呆子
金琳告诉记者,导师吴益东教授很重视学术的交流沟通,经常请国内外的学术“大拿”来作学术报告,并常常向学生强调学术交流的重要性。受导师的影响,金琳本人也很重视与其他科研人员的交流。做研究、读文献遇到了问题,他喜欢跟实验室的老师和师兄们聊聊。休息的时候,他也爱到别的实验室去串串门,聊聊天,“偷”一点经验。
昆虫分子病毒实验室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昆虫系主任、国际著名昆虫学家Bruce Tabashnik建立了很深的友谊科研合作关系,幸运的是,金琳能够参与到与Tabashnik的科研讨论中,并在学术交流中获得启发。这个美国专家对数据准确性和论据逻辑性的要求很高,他的专业态度和学术水平使金琳收获很多。
投稿的过程中,导师吴益东教授同Nature Biotechnology、PNAS等顶级学术期刊的编辑、审稿专家对于论文创新点、意义及体系的完善方面的交流讨论更令金琳受益匪浅。这些刊物的审稿人和编辑,在领域内拥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他们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提出尖锐的意见。对他们提出的意见,金琳都认真对待,在导师的辅导下进行深入地思考,找到完善实验提升论文水平的突破处。在每次交流的过程中,他的科研认知都获得了显著的提升。
金琳认为,做科研工作,自己花了比别人多得多的时间。用这些时间,他积累了理论的基础和实验的技能。在这些过程当中,他还比别人多加了一些思考。多一点积累,多一点思考,加上比别人多得多的时间,这些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要素环环相扣,成就了金琳自己的科研方程式,并指引着他在这条科研之路上走得更远,收获更多。
金琳还说,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但是中国的农业科研力量还需要更加壮大,特有的小农经济使各地的科研院所、实验室研究的新成果难以推广和普及。他希望自己能为农业的发展,为自己热爱的昆虫科研领域尽一份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