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五那年确定了研究方向,跟随陆承平老师,除埋首实验室之外,便是利用访学的机会,与国外同行多交流,没什么特别的‘研究法宝’……”说这话的是我校动医学院2009级直博生邵靓,博士期间她发表的SCI论文多达5篇,累计影响因子达15.48,单篇最高5.43……取得如此丰硕的研究成果,邵靓只用了短短5年。
作为我校首届直博生,今年上半年,邵靓与其他5位同学顺利毕业。他们不仅用扎实的研究成果,给出了漂亮的成绩单,还刷新了同届博士生的毕业率,成为我校最优质的博士生群体。
为打造“拔尖创新型”农科人才,我校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举措,贯穿于本科到博士阶段的人才选拔与培养。2009年开始的农业与生命科学5年制直博生教育就是其重要内容。从贯通式的课程体系改革、前置的科研集训,到由学校层面资助和推动的海外交流,我校先行先试,探索出颇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改变分段式培养模式 打造贯通式课程体系
农学院博导罗卫红认为,农业和生命科学是动手性强的应用学科,实验周期长。学生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科研训练和大量的时间投入,很难出成果。直博生的培养正是相准需求的举措。
首先是培养理念的更新。在我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侯喜林看来,直博生不是简单的硕士培养和博士培养的叠加,而应该是一种完全贯通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完全贯通”体现在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的设计上。据侯喜林介绍,2011年,研究生院开始对直博生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由传统的二级学科课程体系改为以一级学科设置的课程体系,增强了基础理论的宽度和广度,鼓励跨学科修读课程。在学分设置上,适当降低总学分要求,增加学术交流环节,设置了较多小学分课程,为部分前沿性和进展类课程的开设提供了较好的模式。
2013年,研究生院与教务处制定了全校课程分级编码规则,明确在课程内容上应体现培养层次的不同,考虑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相应位置,同一系列课程在内容上应相互连贯,同时体现分级设置,避免不同层级课程内容的重复。
植保学院2009级学生韩阳春说,改革后的课程清晰舒朗,以前用于“鸡肋式”课程学习的时间被省下来做实验,大农学课程的加入,使研究有了跨学科的灵感。一年基础知识学习后,她便将自己的研究方向确定在棉花病虫害防治领域。
转动科研集训之匙 开启国际访学之门
在直博生群体中,从低年级就开始明确研究方向、融入导师科研的,并不是韩阳春一个。2012年开始,我校每年定期开展直博生前沿技术集训,培训内容根据生命科学研究常用技术分为五个模块,直博生可根据所在学科及研究方向不同,选择其中一个模块。前沿技术集训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低年级直博生技术能力的提高,对其独立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每年举办直博生论坛,所有直博生均被要求参加,至少作一次学术报告。论坛要求直博生对自己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进展进行介绍,同时邀请资深专家对直博生学术报告进行点评和交流互动,学术报告与交流互动全部采用英文。
我校副校长徐翔认为:“一方面,通过科研集训,使学生较早地同重点学科、著名导师和重要科研项目对接,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另一方面,通过直博生论坛,提高学生介绍自己科研成果、表达自我学术观点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使学生紧跟所在学科的学术前沿,学校积极推动直博生的国际学术交流,自2013年起,我校设立“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基金”,每年150万元,主要用于资助博士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国际竞赛、海外访学等。
据了解,2012年以来,我校已组织7次国际访学活动,参加的直博生人数达71人,占直博生总数的52%。
完善退出机制 多途径培养创新人才
优厚的博士资助、特殊的培养政策,这样的培养方式对优秀本科毕业生的吸引力是可想而知的。但不少本科生在直接申报直博生还是先申报推免硕士的选择中,不是没有犹豫。
2014级农学院直博生张宁一认为:“直博生对发表论文的要求非常高,可很多本科毕业生,并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投身科研。如果在2-3年的学习后,确定不了研究方向,不仅博士毕不了业,很可能面临硕士文凭也拿不到的尴尬境地。”
在我校研究生院副院长陈杰看来,一个健全的培养体系应该有完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合理的退出机制对招收优质生源会产生良性影响。当前直博生培养面临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引入适当的退出机制,分流一些不适合继续完成博士学业的研究生。
“学校层面还是难做到这一点,因为这牵涉到学生的学籍问题,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对直博生的培养有一个良好的制度设计,推动直博生教育更好地发展。”陈杰说。
除了积极推动直博生退出机制的完善外,学校还通过强化生源选拔、推进全英文课程体系建设、强化技能培训等方式,优化直博生的培养。
在直博生培养的前端,即面向本科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我校搭建形式多样的培养平台,如“金善宝实验班”“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以及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的“菁英班”等,帮助学生实现攀登科学顶峰、成为杰出科学家的梦想。
我校副校长、直博生培养项目的早期设计者董维春对此有着自己的思考:“我们面临两个问题,即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对于农林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也就是培养‘我国一流的农科人才’。”他认为,在创新型博士生培养中,首先要打破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应试教育学习模式,要使博士生具有批判性思维,要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思考,能够自主学习;其次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哲学知识和数理化知识;第三要有跨学科研究的能力,因为在当今“大科学”时代,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基本都是复杂问题,需要多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问题。第四要有国际化的眼光,要能够了解世界科学的前沿,能够用国际学术语言描述科学问题和发表研究成果。
董维春说:“如何培养人?就是要发挥我校作为一所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的优势,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人才培养技术,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作为我校首届直博生,今年上半年,邵靓与其他5位同学顺利毕业。他们不仅用扎实的研究成果,给出了漂亮的成绩单,还刷新了同届博士生的毕业率,成为我校最优质的博士生群体。
为打造“拔尖创新型”农科人才,我校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举措,贯穿于本科到博士阶段的人才选拔与培养。2009年开始的农业与生命科学5年制直博生教育就是其重要内容。从贯通式的课程体系改革、前置的科研集训,到由学校层面资助和推动的海外交流,我校先行先试,探索出颇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改变分段式培养模式 打造贯通式课程体系
首先是培养理念的更新。在我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侯喜林看来,直博生不是简单的硕士培养和博士培养的叠加,而应该是一种完全贯通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完全贯通”体现在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的设计上。据侯喜林介绍,2011年,研究生院开始对直博生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由传统的二级学科课程体系改为以一级学科设置的课程体系,增强了基础理论的宽度和广度,鼓励跨学科修读课程。在学分设置上,适当降低总学分要求,增加学术交流环节,设置了较多小学分课程,为部分前沿性和进展类课程的开设提供了较好的模式。
2013年,研究生院与教务处制定了全校课程分级编码规则,明确在课程内容上应体现培养层次的不同,考虑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相应位置,同一系列课程在内容上应相互连贯,同时体现分级设置,避免不同层级课程内容的重复。
植保学院2009级学生韩阳春说,改革后的课程清晰舒朗,以前用于“鸡肋式”课程学习的时间被省下来做实验,大农学课程的加入,使研究有了跨学科的灵感。一年基础知识学习后,她便将自己的研究方向确定在棉花病虫害防治领域。
转动科研集训之匙 开启国际访学之门
学校每年举办直博生论坛,所有直博生均被要求参加,至少作一次学术报告。论坛要求直博生对自己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进展进行介绍,同时邀请资深专家对直博生学术报告进行点评和交流互动,学术报告与交流互动全部采用英文。
我校副校长徐翔认为:“一方面,通过科研集训,使学生较早地同重点学科、著名导师和重要科研项目对接,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另一方面,通过直博生论坛,提高学生介绍自己科研成果、表达自我学术观点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使学生紧跟所在学科的学术前沿,学校积极推动直博生的国际学术交流,自2013年起,我校设立“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基金”,每年150万元,主要用于资助博士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国际竞赛、海外访学等。
据了解,2012年以来,我校已组织7次国际访学活动,参加的直博生人数达71人,占直博生总数的52%。
完善退出机制 多途径培养创新人才
2014级农学院直博生张宁一认为:“直博生对发表论文的要求非常高,可很多本科毕业生,并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投身科研。如果在2-3年的学习后,确定不了研究方向,不仅博士毕不了业,很可能面临硕士文凭也拿不到的尴尬境地。”
在我校研究生院副院长陈杰看来,一个健全的培养体系应该有完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合理的退出机制对招收优质生源会产生良性影响。当前直博生培养面临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引入适当的退出机制,分流一些不适合继续完成博士学业的研究生。
“学校层面还是难做到这一点,因为这牵涉到学生的学籍问题,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对直博生的培养有一个良好的制度设计,推动直博生教育更好地发展。”陈杰说。
除了积极推动直博生退出机制的完善外,学校还通过强化生源选拔、推进全英文课程体系建设、强化技能培训等方式,优化直博生的培养。
在直博生培养的前端,即面向本科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我校搭建形式多样的培养平台,如“金善宝实验班”“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以及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的“菁英班”等,帮助学生实现攀登科学顶峰、成为杰出科学家的梦想。
我校副校长、直博生培养项目的早期设计者董维春对此有着自己的思考:“我们面临两个问题,即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对于农林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也就是培养‘我国一流的农科人才’。”他认为,在创新型博士生培养中,首先要打破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应试教育学习模式,要使博士生具有批判性思维,要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思考,能够自主学习;其次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哲学知识和数理化知识;第三要有跨学科研究的能力,因为在当今“大科学”时代,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基本都是复杂问题,需要多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问题。第四要有国际化的眼光,要能够了解世界科学的前沿,能够用国际学术语言描述科学问题和发表研究成果。
董维春说:“如何培养人?就是要发挥我校作为一所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的优势,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人才培养技术,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