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追忆恩师盛彤笙院士的文章《百年梦回伏羲堂 但愿一识韩荆州》,情真意切,文笔晓畅。无论是对相识到拜师过程的清晰追忆,还是对恩师教学科研点滴往事的细密追踪,都浸透着文人大家之风范,全无一般 “学界匠人”之生硬与刻板。作者是盛彤笙院士晚年的得意弟子、被历届学生称作“传奇”的我校动物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陆承平。
初闻陆承平教授之名,是得知其在2005年暴发的那场四川人感染猪链球菌疫情中的突出科研功勋。后来与其同事、学生交谈,得知其在研习自然科学之余,竟还倾情于诗歌、书画与篆刻。对于这般自由徜徉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跨界大师,不免平添了几分敬仰与好奇。几番邀约,幸得拜访,陆承平蜻蜓点水般地论及了科研教学往事,对于所获成就,多用“水到渠成”一言带过,并表示不希望重墨渲染。一席清谈,顿觉暑气全无,混沌消散。
一、 严谨治学 传承大师衣钵
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六届兽医学科评议组召集人(2003-2014)和全国兽医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人,陆承平在推动我国兽医学学科体系的完善及兽医专业学位教育建设等方面功不可没,在业内享有极高的声誉。对学生而言,“师从大家”是每位优秀学子的梦想,学生们提及陆老师,似乎是又爱又怕。陆承平在论文答辩中对学生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评价学生的论文总是言语犀利、入木三分,学生又多少有些“望而生畏”。动医学院院党委书记范红结如此评价,“被他砍掉的论文是最多的,但他带出的成就卓著者也是最多的。”
对于治学,陆承平有着一份“仰望星空”的坚守;有人看来,此番的犀利许是一份融入血液的文人傲骨。而在陆承平的相关回忆和叙述中,这份“苛刻”离不开恩师盛彤笙院士的耳濡目染,以及赴德求学时实验室氛围的熏陶。
陆承平的电脑里保留着盛彤笙院士当年为他赴德写的推荐信,手稿距今已有34年,信纸虽已泛黄,但书写工整清晰、字迹隽秀熨帖,一笔一画,毫不含糊,拉丁字母中一些容易混淆的字母如o与a、u与n、w与m、g与q均明白无误,一笔不苟,跃然纸上、令人动容。陆承平说,这篇手稿他珍藏至今,不时向研究生出示,希望将此“大师之身教”感召后人。
在盛彤笙院士的推荐下,1982年10月陆承平顺利赴德,在德语培训和实验室的适应期之后,陆承平迎来了一段“实验室攻坚期”。德国慕尼黑大学导师巴赫曼教授给他安排的是牛冠状病毒的课题,第一关就是用培养的细胞从牛粪中分离出该病毒。
“整整做了半年,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依然没有看到想要的病毒的影子”。实验室的德国同仁告诉陆承平,这是项“前途未卜”的实验,世界上鲜有成功的先例。
虽然骑虎难下、忧心如焚,但“过了河的卒子只能向前”。在历经了半年多“灯火通明”的实验室之夜后,陆承平做到了,为人严肃、吝啬溢美的导师对他的实验成果给出了“Prima(好极了)!”的赞叹,由此开启了他博士论文相关研究的科研之门。
1985年2月,陆承平的博士论文答辩成绩获“优秀”评价,要知道,同届毕业生中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能获此殊荣,对于非母语从事研究的留学生而言,当时更是凤毛麟角。巴赫曼教授特意让他夫人也出席了博士学位授予仪式,并告知,这是破例,是专门来祝贺陆承平的。陆承平用超越常人的勤奋和坚持,为自己的留学生涯赢得了这份难得的礼遇。1985年6月陆承平携夫人毅然踏上回国之路,并带回德国大众汽车基金会资助10万马克的合作科研项目,无条件回母校任教。根据当时的规定,获得博士学位月工资仅增加8元人民币,回忆这段往事时,陆承平淡然一笑。
二、科研教学 机会垂青于有准备之人
陆承平是获得过两次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科学家,但采访中,他并不希望渲染,只是从研究说起,道出了自己领悟的做科研的态度:“英文有句话叫‘The chance benefits the prepared person’,即‘机会垂青于有准备之人’,我的那一点所谓成绩也是如此。”
2005年四川暴发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疫情扩散,人心惶惶。很多专家不敢做判断,因为2003年那场“非典”,某知名院士一开始将SARS误诊为是衣原体,延误了疫情的诊断和控制。陆承平在了解了四川的疫情之后,成竹在胸,现场诊断,判断是猪链球菌在作怪。因为7年前,陆承平就已经和它有过一次“交手”。1998年,江苏南通海安县暴发过类似疫情,陆承平第一时间介入诊断,在猪链球菌还是血链球菌的争议中,率先诊断为“猪链球菌”,廓清了迷雾。
2006年11月陆承平主持的“猪链球菌病研究及防控技术”的成果进行了鉴定。时任农业部兽医局局长的贾幼陵总兽医师破例到会,代表农业部高度评价了该项成果,指出陆承平教授及其课题组在防控2005年四川疫情暴发的过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我国成功应对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科技贮备的典型。贾幼陵对当时分管科研工作的校领导周光宏说:“陆教授甘于寂寞,长期潜心从事猪链球菌病研究,注重科研积累和实际应用,不计名利,是优秀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是科技工作者的典范。”
陆承平不仅在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研究中有着极高的造诣,主编第三、四、五版《兽医微生物学》优秀教材,在“动物保护”“动物福利”领域也可谓开风气之先。上世纪90年代后期,动物保护在欧洲尚属新潮,尚未在国内引起关注。1999年陆承平在国内出版了第一本有关动物保护的教材,是国内率先提出“动物保护”理念的专家。
《动物保护概论》教材的编纂,有着一段机缘巧合。1997年,陆承平担任我校动物医学院院长,一天教务秘书告之要申报教育部跨世纪教材,何谓“跨世纪”?要出新,教材内容要触及学科前沿,与时代发展的步伐相吻合。陆承平念头一转,在教材申报表填写了“动物保护”等几十个字,交出了事。没想到大约一个半月之后,电话响了。电话那头是高教出版社的孟方编辑,孟编此番是受教育部委托,组稿跨世纪教材。
“《动物保护学》有意思!你申报的书名令我们眼前一亮!”
陆承平心里一“咯噔”,这一“亮”可就来事了。
“真要写吗?”
“要写!”
电话一挂,迅即搭班子、议提纲,分章节,开始了编著工作。7人编写,除了陆承平之外,分别来自东北林大、东北农大、安徽农大、华南农大,清一色的博士,在当时堪称“稀有”。
作为主编,编纂任务并不轻松,陆承平需要把握的是:定调导向。首先,这是一本有关动物保护的自然科学类著作,不能失之偏颇;其次,避开animal right(动物权利)的敏感话题,只写讲得清的、比较有共识的内容。
这本教材问世之后,被评价为“兼具科研参考价值和人文精神启迪”的优秀教材,2009年已经推出第三版,在港、台地区出版发行了繁体字版。书中除清晰地阐述动物保护学科知识外,还穿插了很多人文思考,如引用了一则“永某氏之鼠”的寓言,说明个人的心理因素对动物保护的影响;另外,西班牙至今保留斗牛习俗,印度牛可在大街随意穿行,将二者作比对,启迪读者思考“动物保护”应该尊重不同的人类文明。
三、人文情怀 诉诗歌寻知音之慰
动医教授能出诗集?这在国内同行中恐怕少有。陆承平就是这样一位跨界奇才,他与老同学韩冲将行走过的足迹和心声付之于诗,互作点评,生发感悟,2012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诗集《诗眼看世界》。陆承平与当年研究生院的同事、现任我校副校长的董维春有一次共赴湖北考察,归程乘舟长江之上,诗兴大发,过九江江面两人共吟白居易的《琵琶行》,616言一句不落。
记者与陆教授打趣道:“若您当时‘弃医从文’,也许能成就中国文坛的一颗新星。”他****,道出兴趣与职业之别,并称还是先做科研之实事、后附庸文艺之风雅。而后话锋一转,痛惜当下中国“文化自觉”之缺失,感慨蔡元培当年所提“学术自由、兼容并蓄”的思想之可贵。
在陆承平看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深层次上是相通相融的。以往只强调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多年来将“美”抛弃,缺失了“美”学颐养的教育,只能培养“工匠”,难成“大家”。陆承平注重向自己的学生灌输人文思想,学生写论文时,他提出的要求别具一格:用郑板桥的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勉励学生既要敢于创新、走在科学前沿,同时要恪守科研规范,直击问题核心。希望他们是“高水平、派用处”的人,既有扎实的专业积累,又能把脉社会和行业的发展需要。
他特意拿出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授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文章《中国一流大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文中提到“倘若中国的大学建设仅仅停留在模仿、追随西方大学的水平上,就不可能真正跻身于世界知识体系的中心和前沿,就不可能吸引和培养世界一流人才、产出世界一流科研成果,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只能沦为空谈”之观点,陆承平表示极为认同。
对于国内高校自身特色的缺失,他显得痛心疾首:“文化这东西,可不是一天就能补起来的。”对于业界一些华而不实的不正之风,他忿忿不平:“搞科研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实事求是,怎能功利至上!”
对自己的科研成绩云淡风轻、一笔带过,对象牙塔内滋生的学术腐化之气却****,眼前的陆承平难道竟也染上了建安文人的那双“青白眼”,洗脱不掉民国学者所裹挟的那份铮铮傲骨吗?是时代的落伍者,还是信念的守望者?如果说,其师盛彤笙是用欧洲古典音乐来安魂抒怀,那么,陆承平是否是借诗歌寻求知音之慰?(党委宣传部 许天颖)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政协办公厅. 政协委员风采录(上),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记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陆承平.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6,268-272
2.李宇英. “机遇永远都只给有心之人”—记南京农业大学陆承平教授.科学中国人. 2007(1):55
3.陆承平. 百年梦回伏羲堂 但愿一识韩荆州. 中国兽医杂志,2011,47(9):92-96
4.陆承平.珍藏三十年的记忆. 六盘山,2014(3):66-69
5.陆承平,韩冲.诗眼看世界. 广州:花城出版社,2012
初闻陆承平教授之名,是得知其在2005年暴发的那场四川人感染猪链球菌疫情中的突出科研功勋。后来与其同事、学生交谈,得知其在研习自然科学之余,竟还倾情于诗歌、书画与篆刻。对于这般自由徜徉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跨界大师,不免平添了几分敬仰与好奇。几番邀约,幸得拜访,陆承平蜻蜓点水般地论及了科研教学往事,对于所获成就,多用“水到渠成”一言带过,并表示不希望重墨渲染。一席清谈,顿觉暑气全无,混沌消散。
一、 严谨治学 传承大师衣钵
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六届兽医学科评议组召集人(2003-2014)和全国兽医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人,陆承平在推动我国兽医学学科体系的完善及兽医专业学位教育建设等方面功不可没,在业内享有极高的声誉。对学生而言,“师从大家”是每位优秀学子的梦想,学生们提及陆老师,似乎是又爱又怕。陆承平在论文答辩中对学生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评价学生的论文总是言语犀利、入木三分,学生又多少有些“望而生畏”。动医学院院党委书记范红结如此评价,“被他砍掉的论文是最多的,但他带出的成就卓著者也是最多的。”
对于治学,陆承平有着一份“仰望星空”的坚守;有人看来,此番的犀利许是一份融入血液的文人傲骨。而在陆承平的相关回忆和叙述中,这份“苛刻”离不开恩师盛彤笙院士的耳濡目染,以及赴德求学时实验室氛围的熏陶。
陆承平的电脑里保留着盛彤笙院士当年为他赴德写的推荐信,手稿距今已有34年,信纸虽已泛黄,但书写工整清晰、字迹隽秀熨帖,一笔一画,毫不含糊,拉丁字母中一些容易混淆的字母如o与a、u与n、w与m、g与q均明白无误,一笔不苟,跃然纸上、令人动容。陆承平说,这篇手稿他珍藏至今,不时向研究生出示,希望将此“大师之身教”感召后人。
在盛彤笙院士的推荐下,1982年10月陆承平顺利赴德,在德语培训和实验室的适应期之后,陆承平迎来了一段“实验室攻坚期”。德国慕尼黑大学导师巴赫曼教授给他安排的是牛冠状病毒的课题,第一关就是用培养的细胞从牛粪中分离出该病毒。
“整整做了半年,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依然没有看到想要的病毒的影子”。实验室的德国同仁告诉陆承平,这是项“前途未卜”的实验,世界上鲜有成功的先例。
虽然骑虎难下、忧心如焚,但“过了河的卒子只能向前”。在历经了半年多“灯火通明”的实验室之夜后,陆承平做到了,为人严肃、吝啬溢美的导师对他的实验成果给出了“Prima(好极了)!”的赞叹,由此开启了他博士论文相关研究的科研之门。
1985年2月,陆承平的博士论文答辩成绩获“优秀”评价,要知道,同届毕业生中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能获此殊荣,对于非母语从事研究的留学生而言,当时更是凤毛麟角。巴赫曼教授特意让他夫人也出席了博士学位授予仪式,并告知,这是破例,是专门来祝贺陆承平的。陆承平用超越常人的勤奋和坚持,为自己的留学生涯赢得了这份难得的礼遇。1985年6月陆承平携夫人毅然踏上回国之路,并带回德国大众汽车基金会资助10万马克的合作科研项目,无条件回母校任教。根据当时的规定,获得博士学位月工资仅增加8元人民币,回忆这段往事时,陆承平淡然一笑。
二、科研教学 机会垂青于有准备之人
陆承平是获得过两次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科学家,但采访中,他并不希望渲染,只是从研究说起,道出了自己领悟的做科研的态度:“英文有句话叫‘The chance benefits the prepared person’,即‘机会垂青于有准备之人’,我的那一点所谓成绩也是如此。”
2005年四川暴发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疫情扩散,人心惶惶。很多专家不敢做判断,因为2003年那场“非典”,某知名院士一开始将SARS误诊为是衣原体,延误了疫情的诊断和控制。陆承平在了解了四川的疫情之后,成竹在胸,现场诊断,判断是猪链球菌在作怪。因为7年前,陆承平就已经和它有过一次“交手”。1998年,江苏南通海安县暴发过类似疫情,陆承平第一时间介入诊断,在猪链球菌还是血链球菌的争议中,率先诊断为“猪链球菌”,廓清了迷雾。
2006年11月陆承平主持的“猪链球菌病研究及防控技术”的成果进行了鉴定。时任农业部兽医局局长的贾幼陵总兽医师破例到会,代表农业部高度评价了该项成果,指出陆承平教授及其课题组在防控2005年四川疫情暴发的过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我国成功应对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科技贮备的典型。贾幼陵对当时分管科研工作的校领导周光宏说:“陆教授甘于寂寞,长期潜心从事猪链球菌病研究,注重科研积累和实际应用,不计名利,是优秀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是科技工作者的典范。”
陆承平不仅在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研究中有着极高的造诣,主编第三、四、五版《兽医微生物学》优秀教材,在“动物保护”“动物福利”领域也可谓开风气之先。上世纪90年代后期,动物保护在欧洲尚属新潮,尚未在国内引起关注。1999年陆承平在国内出版了第一本有关动物保护的教材,是国内率先提出“动物保护”理念的专家。
《动物保护概论》教材的编纂,有着一段机缘巧合。1997年,陆承平担任我校动物医学院院长,一天教务秘书告之要申报教育部跨世纪教材,何谓“跨世纪”?要出新,教材内容要触及学科前沿,与时代发展的步伐相吻合。陆承平念头一转,在教材申报表填写了“动物保护”等几十个字,交出了事。没想到大约一个半月之后,电话响了。电话那头是高教出版社的孟方编辑,孟编此番是受教育部委托,组稿跨世纪教材。
“《动物保护学》有意思!你申报的书名令我们眼前一亮!”
陆承平心里一“咯噔”,这一“亮”可就来事了。
“真要写吗?”
“要写!”
电话一挂,迅即搭班子、议提纲,分章节,开始了编著工作。7人编写,除了陆承平之外,分别来自东北林大、东北农大、安徽农大、华南农大,清一色的博士,在当时堪称“稀有”。
作为主编,编纂任务并不轻松,陆承平需要把握的是:定调导向。首先,这是一本有关动物保护的自然科学类著作,不能失之偏颇;其次,避开animal right(动物权利)的敏感话题,只写讲得清的、比较有共识的内容。
这本教材问世之后,被评价为“兼具科研参考价值和人文精神启迪”的优秀教材,2009年已经推出第三版,在港、台地区出版发行了繁体字版。书中除清晰地阐述动物保护学科知识外,还穿插了很多人文思考,如引用了一则“永某氏之鼠”的寓言,说明个人的心理因素对动物保护的影响;另外,西班牙至今保留斗牛习俗,印度牛可在大街随意穿行,将二者作比对,启迪读者思考“动物保护”应该尊重不同的人类文明。
三、人文情怀 诉诗歌寻知音之慰
动医教授能出诗集?这在国内同行中恐怕少有。陆承平就是这样一位跨界奇才,他与老同学韩冲将行走过的足迹和心声付之于诗,互作点评,生发感悟,2012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诗集《诗眼看世界》。陆承平与当年研究生院的同事、现任我校副校长的董维春有一次共赴湖北考察,归程乘舟长江之上,诗兴大发,过九江江面两人共吟白居易的《琵琶行》,616言一句不落。
记者与陆教授打趣道:“若您当时‘弃医从文’,也许能成就中国文坛的一颗新星。”他****,道出兴趣与职业之别,并称还是先做科研之实事、后附庸文艺之风雅。而后话锋一转,痛惜当下中国“文化自觉”之缺失,感慨蔡元培当年所提“学术自由、兼容并蓄”的思想之可贵。
在陆承平看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深层次上是相通相融的。以往只强调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多年来将“美”抛弃,缺失了“美”学颐养的教育,只能培养“工匠”,难成“大家”。陆承平注重向自己的学生灌输人文思想,学生写论文时,他提出的要求别具一格:用郑板桥的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勉励学生既要敢于创新、走在科学前沿,同时要恪守科研规范,直击问题核心。希望他们是“高水平、派用处”的人,既有扎实的专业积累,又能把脉社会和行业的发展需要。
他特意拿出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授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文章《中国一流大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文中提到“倘若中国的大学建设仅仅停留在模仿、追随西方大学的水平上,就不可能真正跻身于世界知识体系的中心和前沿,就不可能吸引和培养世界一流人才、产出世界一流科研成果,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只能沦为空谈”之观点,陆承平表示极为认同。
对于国内高校自身特色的缺失,他显得痛心疾首:“文化这东西,可不是一天就能补起来的。”对于业界一些华而不实的不正之风,他忿忿不平:“搞科研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实事求是,怎能功利至上!”
对自己的科研成绩云淡风轻、一笔带过,对象牙塔内滋生的学术腐化之气却****,眼前的陆承平难道竟也染上了建安文人的那双“青白眼”,洗脱不掉民国学者所裹挟的那份铮铮傲骨吗?是时代的落伍者,还是信念的守望者?如果说,其师盛彤笙是用欧洲古典音乐来安魂抒怀,那么,陆承平是否是借诗歌寻求知音之慰?(党委宣传部 许天颖)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政协办公厅. 政协委员风采录(上),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记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陆承平.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6,268-272
2.李宇英. “机遇永远都只给有心之人”—记南京农业大学陆承平教授.科学中国人. 2007(1):55
3.陆承平. 百年梦回伏羲堂 但愿一识韩荆州. 中国兽医杂志,2011,47(9):92-96
4.陆承平.珍藏三十年的记忆. 六盘山,2014(3):66-69
5.陆承平,韩冲.诗眼看世界. 广州:花城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