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道基(1935-),浙江省温岭市人,环境毒理学(农药环境毒理学)专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5年6月,蔡道基生于浙江省温岭市,1953年毕业于温岭中学。1957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获学士学位。其后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78年调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任化学品污染生态室研究主任、研究员。同时兼任“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农药环境安全评价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三个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主任。一直从事农用化学品对生态环境影响与控制研究,重点研究农药环境行为特征与生态效应。
蔡道基长期从事环境毒理学特别是农药环境毒理学的研究,为我国新农药开发、农药安全使用、防治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作出了重大贡献。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蔡道基曾对我国生态环境、农畜产品造成全国性严重污染的有机氯农药的禁用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早年一直从事土壤生物化学与土壤污染控制研究的他,主要利用同位素碳-14、氮-15标记绿肥与作物秸秆,研究其在土壤中的分解与积累规律,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1978年开始,他从事农用化学品及有毒化学品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控制研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研究砷制剂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与防治对策,提出禁止使用砷制剂农药;系统研究了有机氯农药滴滴涕(DDT)、六六六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与土壤污染修复,以及滴滴涕、六六六在食物链中的传递规律,揭示了滴滴涕、六六六等有机氯农药对生态环境、农副产品、人体健康与出口贸易的严重危害影响,率先提出禁用有机氯农药的建议,对我国禁止使用有机氯农药,防止有机氯农药造成生态环境、农畜产品全国性严重污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八五”与“九五”期间,蔡道基对各类农药的环境行为特征、生态效应、安全性评价与污染控制进行了系统研究,负责完成国家科学技术攻关项目6项,取得多方面的收获。他对我国新农药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安全性预测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与国际合作防止农药对地下水污染和防止农药对水生生物、农作物污染危害,以及制定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取得明显成效。在此期间,他一直负责全国农药登记中生态环境安全性评审工作,对从源头上防止有害农药投产和使用起到了把关作用。他提出从农药污染末端治理转向对新农药研制时的环境安全性预评价研究,并负责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建立了安全性评价指标、程序、方法与标准。他的系统研究为新农药的开发、农药的安全施用与防止农药对生态环境与农产品的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蔡道基还在我国创建了农药环境毒理学学科领域,建立了化学农药生态环境安全评价体系、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和“国家环境保护农药环境安全评价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为我国新农药开发、农药安全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创建的实验室已成为国家环境保护农药环境安全评价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与全国农药生态环境管理的中心,在我国生态环境及禁用严重污染农畜产品的有机氯农药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勤恳科研得硕果累累,蔡道基先后主持省、部级科技项目、国外合作项目40余项,其中,“有机氯农药对土壤污染与防治措施”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成果奖(1977),“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获农业部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5),“化学农药对环境安全评价研究”获国家环保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另有两项获省、部级三等奖。所著《农药环境毒理学研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详解》二书成为环保领域经典著作,以英文出版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及治理》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2001年,蔡道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5年6月,蔡道基生于浙江省温岭市,1953年毕业于温岭中学。1957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获学士学位。其后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78年调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任化学品污染生态室研究主任、研究员。同时兼任“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农药环境安全评价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三个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主任。一直从事农用化学品对生态环境影响与控制研究,重点研究农药环境行为特征与生态效应。
蔡道基长期从事环境毒理学特别是农药环境毒理学的研究,为我国新农药开发、农药安全使用、防治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作出了重大贡献。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蔡道基曾对我国生态环境、农畜产品造成全国性严重污染的有机氯农药的禁用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早年一直从事土壤生物化学与土壤污染控制研究的他,主要利用同位素碳-14、氮-15标记绿肥与作物秸秆,研究其在土壤中的分解与积累规律,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1978年开始,他从事农用化学品及有毒化学品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控制研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研究砷制剂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与防治对策,提出禁止使用砷制剂农药;系统研究了有机氯农药滴滴涕(DDT)、六六六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与土壤污染修复,以及滴滴涕、六六六在食物链中的传递规律,揭示了滴滴涕、六六六等有机氯农药对生态环境、农副产品、人体健康与出口贸易的严重危害影响,率先提出禁用有机氯农药的建议,对我国禁止使用有机氯农药,防止有机氯农药造成生态环境、农畜产品全国性严重污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八五”与“九五”期间,蔡道基对各类农药的环境行为特征、生态效应、安全性评价与污染控制进行了系统研究,负责完成国家科学技术攻关项目6项,取得多方面的收获。他对我国新农药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安全性预测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与国际合作防止农药对地下水污染和防止农药对水生生物、农作物污染危害,以及制定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取得明显成效。在此期间,他一直负责全国农药登记中生态环境安全性评审工作,对从源头上防止有害农药投产和使用起到了把关作用。他提出从农药污染末端治理转向对新农药研制时的环境安全性预评价研究,并负责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建立了安全性评价指标、程序、方法与标准。他的系统研究为新农药的开发、农药的安全施用与防止农药对生态环境与农产品的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蔡道基还在我国创建了农药环境毒理学学科领域,建立了化学农药生态环境安全评价体系、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和“国家环境保护农药环境安全评价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为我国新农药开发、农药安全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创建的实验室已成为国家环境保护农药环境安全评价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与全国农药生态环境管理的中心,在我国生态环境及禁用严重污染农畜产品的有机氯农药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勤恳科研得硕果累累,蔡道基先后主持省、部级科技项目、国外合作项目40余项,其中,“有机氯农药对土壤污染与防治措施”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成果奖(1977),“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获农业部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5),“化学农药对环境安全评价研究”获国家环保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另有两项获省、部级三等奖。所著《农药环境毒理学研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详解》二书成为环保领域经典著作,以英文出版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及治理》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2001年,蔡道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