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与张周莱老先生面对面

2013-11-25 来源:人员机构 作者: 图片:

高山仰止
   
    “我只是给你们说说小故事听。”

    这句话反复出现在我们与张周莱老先生长达2个多小时的谈话中,他慈祥地、耐心地对我们说着,脸上的笑容谦逊而亲切。这位在南农从事多年学生工作并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和我们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这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我们一行人没有带伞,有些狼狈地出现在老先生家门口。老先生一开门就亲切地像对自家晚辈般说道:“下着雨你们还赶过来,交通也不方便,可以改天再来嘛!”

    在此后的交谈中,老先生也一直像个和蔼可亲的爷爷在对他的孩子们话家常。我们坐得笔直,心怀崇敬的心情,不时做着笔记,像一群小学生在听课。而老先生却完全没有一丝老师上课的架子。

    窗外的雨滴滴答答,给这次采访平添一份诗意。在沙沙的雨声里,记忆的大门也渐渐打开。

“我在南农三进三出”

    老先生是个不折不扣的南农人。从1954年通过内部考试进入南农农经系,老先生一生的命运就与南农紧紧连在了一起。他学生时期担任学生干部,毕业后继续为南农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但他在南农的经历并不像看上去这么风平浪静。他将自己的工作调动戏称为“三进三出”,通过老先生的娓娓道来,我们发现这个说法十分贴切。

    1954年的考试是“一进”。1959年毕业时,老先生赴省委党校,进入马列理论干部班学习,这是“一出”。他在那里受到了思想熏陶,为他将来的党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党校学习一年毕业后,老先生回校进入校党委办公室工作,这是“二进”。后来应农经系主任邀请当助教,才开始了他的教书生涯。谁知在南农没上几年课,文革期间,他又被派往江苏宜兴的南农分校。这“二出”一去就是8年。8年间,老先生在宜兴干出了喜人的成绩,曾去北京汇报工作,成为全国的农业教学典范。各地的代表纷纷来宜兴学习考察,老先生负责接待并引导他们参观学习。

    1974年,老先生终于重回母校的怀抱,直到1995年退休。在这段时间里,令老先生印象最深的事是经贸学院(即现在的经管学院)的创办。

    “这是南农的一大步。”他如是说。

    老先生提到这段历史,目光中流露出自豪。当时学贸易金融的人才少,学校大批招兵买马。那时的人们一定想不到今天经管学院繁荣的景象。

学生时代是最美好的回忆
    
    张老先生的几个小故事都发生在学生时代。

    他的班级有21个同学,叫农经干部班。当时老师比学生还多,而且老师都是老教授,对学生像对“独生子一样”宝贝。逢年过节老师会和同学一起联欢,给学生温暖的关怀。冬天老师还会把家里的火炉搬到教室给学生取暖,这是全校只有农经系的学生才有的待遇。时隔这么多年,老先生回忆起老师当年的恩情,笑容中充满了感动与感激。眼前这位古稀老人对师恩的念念不忘,也感动了我们。

    老先生对当时的课堂也记忆犹新。两个班的人一起上讨论课,他班上的同学踊跃发言,独霸课堂。老师对他们是又高兴又无奈。老先生的班级不仅学习表现突出,体育运动也非常出色。校运动会的4×100m接力赛和跳远的纪录由他班上的同学保持到1995年老先生退休。

“大学生是我国的希望”
   
    老先生无疑将他学生时代学到的德厚流光传承到了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交谈中,张老先生说了一句震撼我心灵的话:“学生来上你的课,拜在你门下,你总得有些真才实学才对得起他们,是不是?”
   
    问起老先生做老师时最深的感触,他表示教师之间团结互助的精神最让他受益匪浅。“过去全国农经系教师都很团结,各院校之间会经常联系进行学术讨论。别的学科我不清楚,农经系的团结是众所周知。这对农经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各院校的农经系往来密切,‘相互攀比’。我们是学术间的攀比。”老先生鼓励我们把这优良传统发扬开来,传承下去,再三叮嘱我们,做学问切忌闭门造车,应精诚协作,携手共进。
   
    “学经济的学生知识要广泛,”老先生表达了对经管学生的希冀,“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他回忆他那时的大学生十分重视实习,农业专业的人会去农场做农活,学习插秧、播种和农机操作技术。农业专业的学生会学习30多门课程,知识涉及方方面面,成为多方面的人才。
   
    老先生说,现在竞争激烈,一定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学习是重中之重,切不可舍本求末。对于现在舆论流行的“大学无用论”,老先生坚决否定。“大学教给学生最基础的方法,引领学生进入某专业领域,提供一个专业入门的平台。没上过大学的人不会那么快、那么好地掌握这些基本技能,拥有开阔的眼界。”他认为,现在的部分大学生学习浮躁,功利性太强。他推崇“诚朴勤仁”的学风,鼓励我们互助学习,多沟通交流。
   
    “愿南农前进的步伐永不停息,望你们能继承百年的优良传统,勇于创新。”这是老先生的寄语,也是我们努力前进的方向。

审核:

校对:

编辑:梁丽婷

阅读次数:29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