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五四先锋陈独秀如是说。青春宝贵至斯,怎能任之荒废?94年前,青年们追求着爱国、民主、科学、进步,怀着对社会进步、民族富强的憧憬,向着同一个目标奋力迈进。
时至今日,这种精神从未消逝。在我们的校园,也有这样一批青年,他们激扬青春,奉献自我;他们以“关注弱势群体,实践心中关爱”为己任;他们深入基层,关注三农、服务社会,用青春书写出一幅别样的绚丽画卷——他们就是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会。
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会(简称农会)是在校团委指导下,以“三农”研究和志愿服务为主要活动的学生社团,成立至今已届十年。一路走来,曾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优秀社团”“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标兵”“江苏省十佳社团”等光荣称号,多个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团中央、江苏省立项资助项目……一项项荣誉、一枚枚光环是农会工作的有力见证。但所有这些,丝毫不影响成员们的质朴与真诚。据此,笔者专访了我校农村发展研究会现任会长曹丽宁同学,请她带我们走进农会10年的发展历程。
自2003年创会至今,成员间深厚的感情支撑着他们走过10个春秋并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挑战。对于成员们来说,农会不仅仅是一个社团,更是他们的家,他们在这里深入了解社会、体会真正的责任感。这些青年们在一步步成长,由初期的犹豫到现在的果敢,由最初的迷茫到如今的坚定。10年来,农会伴着成员们共同历练、共同成熟。
自2004年3月起,农会就主动承担起对南京周边流动儿童的长期一对一义务支教。不同于一般志愿活动的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农会支教强调的是一种坚持。曹丽宁义务支教已有两年,对于她来说,能够走近小朋友,用自己的学识和爱心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就是一种幸福。多年的相处让她和一对一帮扶的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曹丽宁如今大三,义务支教已经成了她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她说,如果毕业后离开南京,这些孩子将是她无法割舍的情结。
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做好事。每次义教两小时,每周两次,看似简单,曹丽宁却坚持了整整两年。而在农会,像曹丽宁一样,用真心和热情默默奉献的同学还有许多。不仅仅是支教,在金色阳光老年公寓、蓝旗新村敬老院、爱德慈佑院、南京脑科医院儿童病房等许多地方,都能寻到农会同学们的身影。10年来,每一位成员都用行动诠释着农会“关注弱势群体,实现心中关爱”的宗旨。
淮安市张兴村是农会同学们每年都要去的地方。来自南京的大学生与这个淮安的小乡村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暑假,农会同学们都背起行囊,来到这里开展知识宣讲和调研活动。
乡村没有城市的优越环境,但艰苦的条件却更磨砺了成员们的意志。即使被蚊子咬得满身是包,即使同学们要在教室中自己搭建床铺,即使大家总是互相开玩笑说“每次下乡都像是逃荒”,但支农人员报名却依旧年年爆满。
曹丽宁坦率地说:“张兴村就像是我的第二个家。”在第二次下乡支农活动时,成员们住在了村民家里。几个日夜的朝夕相处,成员和村民间建起了深厚的情谊。许多老爷爷和老奶奶将成员们看成自己的儿孙,亲切地给他们放老淮剧,教他们拉二胡、编织手艺。乡亲们热情地挽留同学们用餐,当大家和乐融融地围坐一起共享劳动成果,谈笑声声入耳,其情其景,宛如一个温馨和睦的大家庭。
下乡支农的过程中,由申请到准备,再到真正走进乡村,全程都是成员们亲力亲为,他们在真诚体会、悉心感知、无私给予的同时也接受了磨练、获得了成长。话语不多却真心践行,农会给人的感觉朴实而低调,正是这种踏实,形成了农会关注三农、服务社会的建会方针。
提及农会的未来规划,曹丽宁更是有说不完的话。在发展过程中,农会也在尝试着不断创新,以期为组织发展带来进一步的可能性。除志愿服务和下乡支农外,农会还举办了“三农论坛”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学术报告,组建了“草根艺术团”为外来务工人员献上精彩文艺演出,开展美境行动共建绿色家园,积极拓展与共建基地的交流与服务……农会人奔走在服务三农的各个平台,用实践书写着奉献社会的承诺。
对外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他们却并不满足于现在的成绩。近一年来,农会活动的组织形式逐步由按时间开展转变为按主题开展。会员们正探讨如何增加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如开展“三农文化周”等活动,引导更多人关注三农和流动儿童问题,让志愿支农走出社团、走出校园,进一步推动“三农”研究和志愿服务走向全社会。目前,农会还在开发自主论坛,曹丽宁表示,希望论坛的上线可以帮助同学们提升思辨能力,深入了解我国现存农业问题。此外,农会现有的机构也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重组,力求减少各部门工作的重叠,以有限的人力资源做更多有益的事情,让农会发挥更大的效应。
正如农会成员自己所说,没有绚彩的名称、惹眼的色调、华丽的外衣,他们有的只是一份纯朴、一片赤诚。在五光十色的世界中,农会始终保持着踏实肯干热情与本心,这种精神已延续了10年,并将在农会的坚持中继续延续下去,挥洒青春、成就梦想,让青春找到一重崭新的意义,让奉献奏出更加动人的乐章。
时至今日,这种精神从未消逝。在我们的校园,也有这样一批青年,他们激扬青春,奉献自我;他们以“关注弱势群体,实践心中关爱”为己任;他们深入基层,关注三农、服务社会,用青春书写出一幅别样的绚丽画卷——他们就是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会。
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会(简称农会)是在校团委指导下,以“三农”研究和志愿服务为主要活动的学生社团,成立至今已届十年。一路走来,曾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优秀社团”“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标兵”“江苏省十佳社团”等光荣称号,多个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团中央、江苏省立项资助项目……一项项荣誉、一枚枚光环是农会工作的有力见证。但所有这些,丝毫不影响成员们的质朴与真诚。据此,笔者专访了我校农村发展研究会现任会长曹丽宁同学,请她带我们走进农会10年的发展历程。
自2003年创会至今,成员间深厚的感情支撑着他们走过10个春秋并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挑战。对于成员们来说,农会不仅仅是一个社团,更是他们的家,他们在这里深入了解社会、体会真正的责任感。这些青年们在一步步成长,由初期的犹豫到现在的果敢,由最初的迷茫到如今的坚定。10年来,农会伴着成员们共同历练、共同成熟。
10年坚持 传递人文关怀
自2004年3月起,农会就主动承担起对南京周边流动儿童的长期一对一义务支教。不同于一般志愿活动的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农会支教强调的是一种坚持。曹丽宁义务支教已有两年,对于她来说,能够走近小朋友,用自己的学识和爱心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就是一种幸福。多年的相处让她和一对一帮扶的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曹丽宁如今大三,义务支教已经成了她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她说,如果毕业后离开南京,这些孩子将是她无法割舍的情结。
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做好事。每次义教两小时,每周两次,看似简单,曹丽宁却坚持了整整两年。而在农会,像曹丽宁一样,用真心和热情默默奉献的同学还有许多。不仅仅是支教,在金色阳光老年公寓、蓝旗新村敬老院、爱德慈佑院、南京脑科医院儿童病房等许多地方,都能寻到农会同学们的身影。10年来,每一位成员都用行动诠释着农会“关注弱势群体,实现心中关爱”的宗旨。
科技惠农 绽放青春光彩
淮安市张兴村是农会同学们每年都要去的地方。来自南京的大学生与这个淮安的小乡村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暑假,农会同学们都背起行囊,来到这里开展知识宣讲和调研活动。
乡村没有城市的优越环境,但艰苦的条件却更磨砺了成员们的意志。即使被蚊子咬得满身是包,即使同学们要在教室中自己搭建床铺,即使大家总是互相开玩笑说“每次下乡都像是逃荒”,但支农人员报名却依旧年年爆满。
曹丽宁坦率地说:“张兴村就像是我的第二个家。”在第二次下乡支农活动时,成员们住在了村民家里。几个日夜的朝夕相处,成员和村民间建起了深厚的情谊。许多老爷爷和老奶奶将成员们看成自己的儿孙,亲切地给他们放老淮剧,教他们拉二胡、编织手艺。乡亲们热情地挽留同学们用餐,当大家和乐融融地围坐一起共享劳动成果,谈笑声声入耳,其情其景,宛如一个温馨和睦的大家庭。
下乡支农的过程中,由申请到准备,再到真正走进乡村,全程都是成员们亲力亲为,他们在真诚体会、悉心感知、无私给予的同时也接受了磨练、获得了成长。话语不多却真心践行,农会给人的感觉朴实而低调,正是这种踏实,形成了农会关注三农、服务社会的建会方针。
创新发展 勾勒美好未来
提及农会的未来规划,曹丽宁更是有说不完的话。在发展过程中,农会也在尝试着不断创新,以期为组织发展带来进一步的可能性。除志愿服务和下乡支农外,农会还举办了“三农论坛”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学术报告,组建了“草根艺术团”为外来务工人员献上精彩文艺演出,开展美境行动共建绿色家园,积极拓展与共建基地的交流与服务……农会人奔走在服务三农的各个平台,用实践书写着奉献社会的承诺。
对外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他们却并不满足于现在的成绩。近一年来,农会活动的组织形式逐步由按时间开展转变为按主题开展。会员们正探讨如何增加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如开展“三农文化周”等活动,引导更多人关注三农和流动儿童问题,让志愿支农走出社团、走出校园,进一步推动“三农”研究和志愿服务走向全社会。目前,农会还在开发自主论坛,曹丽宁表示,希望论坛的上线可以帮助同学们提升思辨能力,深入了解我国现存农业问题。此外,农会现有的机构也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重组,力求减少各部门工作的重叠,以有限的人力资源做更多有益的事情,让农会发挥更大的效应。
正如农会成员自己所说,没有绚彩的名称、惹眼的色调、华丽的外衣,他们有的只是一份纯朴、一片赤诚。在五光十色的世界中,农会始终保持着踏实肯干热情与本心,这种精神已延续了10年,并将在农会的坚持中继续延续下去,挥洒青春、成就梦想,让青春找到一重崭新的意义,让奉献奏出更加动人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