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崇尚学术 立德树人

2012-05-16 来源:人员机构 作者: 图片:

    “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践行‘厚德严谨、博学求新’的优良教风,崇尚学术、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全场顿时响起热烈掌声,这是南京农业大学“崇尚学术、勤学慎思”学风教风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上的一幕。

    发出倡议的老师就是周应恒教授。他是我校第三届“师德先进个人”、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际食品与农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学高身正  言传身教

    周应恒博学多才,学术成果丰硕为同行所公认。他从事农业经济研究30年,对自身的学术研究严格要求并孜孜不倦,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专注于现代农业发展与食品安全管理研究,殷勤的耕耘和坚持奠定了我校在此研究领域的国内地位和话语权。

    学生们告诉记者:“周教授学术精湛、思想活跃、热心教学科研、积极服务社会。”周应恒从日本京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这所世界名校长达8年的熏陶,赋予了他崇尚学术、严谨治学、追求真理、诲人不倦的学者风范。无论在课堂,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周应恒总是将先进理念源源不断地与他人分享。

    “周老师非常重视学术民主和自由探讨,他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研究兴趣,总是让学生根据各自的知识背景和研究兴趣来自由选题进行研究,激发学生创造性。”经管学院耿献辉老师告诉记者。

    在周应恒看来,学生是大学的主体,大学是教育机构,核心是育人,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教养水平与创新能力。师生在知识结构和知识积累上可能存有差异,但人格是平等的。所谓教学相长,师生应该共同探讨,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启发学生的思考,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周应恒时常教导学生:“不要畏惧权威,尊重学术就要持有怀疑和挑战精神,从而培养自己的创造性和独立性,应该鼓励学生站在老师的肩膀上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超越老师,一个成功的老师是让学生能够青胜于蓝!”正是有周应恒教授这样的理念与鼓励,他的学生很多发展势头良好,有的学生在毕业后很快就可以崭露头角!

   周应恒治学严谨为师生们所熟知,在他的严格要求和精心指导下,很多本科生就能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研究论文,多篇论文获国家级奖励。1999级国际贸易专业本科生、现海信空调广西区域负责人宋春峰总经理谈及这一细节时,激动地告诉记者:“当年很荣幸在周老师指导下做环境与贸易方向的文献综述,没有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我的那篇论文不可能获‘中国农业经济管理大学生论文大赛一等奖’,也不可能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

    “自从开始指导研究生,每学期我都会让我的研究生提出研究计划,并总结分析以前计划的实施情况。除了日常教学科研指导,无论多忙,我每周固定有半天与研究生们交流探讨,共同学习研究,已经坚持了十几年,这也是我研究室的一个特色。这种有效的方式在经管学院很多研究生导师中得到推广。”周应恒教授如是说。

    走进经管院研究生学习室,一位正在启动电脑的学生兴奋地告诉记者:“刚刚得知周应恒教授领衔主讲的《十五亿人的粮食安全》入选2012年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我想再听听这门课。”

    “周老师主持的《农产品运销学》还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呢,在学生中很受欢迎。”硕士研究生童毅欣喜地说道。

    崇尚学术   开拓创新

    作为经管学院院长,周应恒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学院内营造崇尚学术研究,尊重学术自由,鼓励学术创新的良好学术环境,推动了经管院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学生们告诉记者,2002年前后,周应恒率先推动主办了经管学院研究生学术探讨平台“卜凯论坛”,长期坚持,取得了很好效果。并以此为基础推动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创设了“长三角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生论坛”,坚持了近十年。如今这一平台已经成为国内农经界研究生交流的知名品牌,长三角及周边地区农经学科研究生学术交流的重要舞台。并成为一种模式为其他学科和大学所借鉴推广。

    “周应恒教授善于集思广益,勇于创新实践。作为分管和主管院长,与学院和学科的同事们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创制了博士生预答辩制度等一系列研究生、本科生的培养管理制度,在经管学院内推行并坚持完善至今,对于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完善学位论文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得到了兄弟院校的认可与模仿。”耿献辉如是说。

    “每年新生入学典礼上,周老师都会要求新生们要端正态度、学而不厌、乐而好学、敢于质疑、不断创新、提高自己。同时,他对学生的学风要求也非常具体,绝不允许出现学术不端行为。”耿献辉说。

    耶鲁大学助理教授陈希博士提起在南农经管院求学的经历时,对经管院“崇尚学术,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大加赞赏,对周应恒教授在新生入学典礼上的讲话记忆犹新,对母校的培养之恩心存感激。

    经世济民   服务社会

    以卓越的研究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农业现代化是周应恒不懈追求的目标之一。回国以来,他与时俱进,持续不断地思考我国“三农”重大问题,以富有洞察力的远见卓识,提出了一些既有前瞻性又有操作性的观点,以其丰硕成果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了力量,尽到了一名农业经济学家的责任。

    “服务社会是大学教师应承担的使命,这有利于把最新研究成果传播出去,普及开来,有利于学术传承创新,更有利于人才培养。”周应恒说道。

    多年来,周应恒努力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他多次受邀到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等中央部委和很多省市为各级干部讲学,为国家重大政策的出台提供决策参考。他还时常深入“三农”第一线,对农民、农技干部和龙头企业骨干进行培训、办讲座,获得各界好评。

    回国十二年间,周应恒围绕我国“三农”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广泛开展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计5项。在现代农业发展战略、食品安全管理以及农产品市场与价格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在为各级政府解决食品安全管理等民生问题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出的对策建议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研究成果2006年以及2010年两次获得中国农经学界的最高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杜润生奖),并得到国家相关部门领导的高度肯定,成为我国政府部门政策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也因此奠定了我校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地位和话语权。

    在师生眼中,周应恒既是一位优秀的大学教师,也是一位农业经济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更是一位杰出的农业经济学家。“我是一位大学教师,我热爱我的教师职业,我愿意和我的学生、我的团队在一起,尽自己最大努力继承‘崇尚学术,风清气正’的优良传统,争取培养出更多人格健全、创新能力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面对师生们对自己的褒奖,周应恒平淡地说。

审核:

校对:

编辑:陈洁

阅读次数:90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