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修畜业

2011-11-08 来源:人员机构 作者:肖先娜 李群 图片:

    黄昌澍(1919~2002),浙江省平阳县人,畜牧兽医学家,中国现代家畜卫生学科的奠基人之一。1944年毕业于英士大学畜牧兽医系,历任英士大学助教,浙江大学讲师,南京农学院(今南京农业大学)讲师、副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教授,1991年担任家畜环境卫生研究会名誉副理事长。长期从事家畜饲养和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黄昌澍先生一生在教学和科研工作岗位上一丝不苟,兢兢业业。1985年获得农牧渔业部颁发的“执教40周年以上对高等农业教育作出贡献”教育工作者荣誉证书;199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他编著的《家畜气候学》一书,填补了该学科领域中外无专著的空白,并获得华东地区科技优秀图书奖。
志存高远  嗜读为荣
    1919年,黄昌澍出生于浙江省平阳县北港南湖农村一个勤俭厚实之家,良好的家庭背景为他少时的教育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其年少时就展现出艺术天赋和不凡的读书能力。1938年,黄昌澍由温州中学毕业,因抗日战争的影响,遂入北港中心小学教美术、手工和地理等课。
    1939年夏,浙江省于丽水创办省立“战时大学”(即英士大学),设农、工、医三个学院,黄昌澍不忘当初的宏伟志愿,报考了该校农学院。1941年夏,英士大学迁往设在松阳县的浙江省农业改进所,黄昌澍按报考志愿进畜牧兽医系学习。由于处在抗战期间,英士大学几经迁址,黄昌澍也几经颠簸,于1944年大学毕业。1945年,怀着对农业教育的一份热情,黄昌澍留在英大牧医系任教。其后几十年中,他先后任英士大学助教、浙江大学讲师、南京农学院副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由于他长期在高等农业院校任教,贡献突出,1985年农牧渔业部颁给他“执教40周年以上对高等农业教育作出贡献”的荣誉证书,1986年,黄昌澍受聘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南京培训中心校务委员,1991年被推选为家畜环境卫生研究会名誉副理事长,199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和证书。
爱岗敬业  教研一体
    1945年,黄昌澍在英士大学任助教时,他除从事实验室工作外,还要管理英士大学农场的牲畜,每天都要亲自巡看牲畜的情况。随着抗战的胜利,英大迁回温州,1946年夏又迁往金华,由于畜牧场规模的扩大,黄昌澍被校方调去全职管理牧场。每天与牲畜和工人朝夕相处,没有节假日和休息天,寒来暑往,艰苦的工作生活为黄昌澍先生在畜牧兽医科学上的发展充实了许多实践经验,对他后来的教学和科研等工作大有裨益。黄昌澍也曾感慨地说:“学技术科学的大学毕业生极为重要的是应先在基层锻炼。”
    1949年英大解散,由浙江大学接管,黄昌澍随之转至浙江大学畜牧兽医系工作。在浙江大学畜牧兽医系期间,黄昌澍受到系主任虞振镛先生的器重和信任,随同他到上海参观各大畜产品加工厂。后又按照虞振镛的嘱托开设“畜产品加工学”一课,受到学生们的欢迎。1952年,黄昌澍又被校方调去代理牧场主任。进入浙江大学后,黄昌澍一直都对试验情有独钟,通过对“受精蛋的保存”的试验,发表了两篇论文和出版两本科普读物。1952年夏,全国院系调整,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两校农学院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浙江大学畜牧系也随之并入,黄昌澍与虞振镛、谢成侠、杜念兴等人也来到南京农学院。到南京农学院后,黄昌澍主动担起了家畜饲养原理和乳业等课程的授课任务,而且还承担了扬州苏北农学院畜产品加工课的主讲。
    黄昌澍一生都忙碌不停,主持或参与很多工作。十年动乱期间,带领技术人员调查畜牧场乳牛死亡的原因,并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此后又负责东海种猪场猪软骨病的调查,深入分析致病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等。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影响,1971年南京农学院被迫迁到扬州与苏北农学院合并,改为江苏农学院。在此期间,黄昌澍主持《家畜饲养原理》讲义的编写和教学工作,他严格要求编写教师,既要有新材料、新思想,又要杜绝抄袭他校交流的讲义。
    1979年,南京农学院迁回南京,教学、科研等一切走上正轨。黄昌澍除担任本科生的“家畜环境卫生学”和硕士研究生的“气候生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外,还由农业部特邀到西北农学院讲授“动物的行为”课。在科研方面,他主持“六五”国家重点攻关课题“提高高温季节乳牛产乳量的研究”;“七五”期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光照对水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和国家重点攻关研究项目“中国黑白花奶牛核心群的选育”的分支课题“热应激对乳牛产乳量和乳质的影响及控制措施的研究”等。
名师风范  传承知识
    黄昌澍除教学、科研、培养研究生及出国代培生、青年教师和进修教师外,还不断完善知识的积累,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承。黄昌澍从进入浙江大学任教开始就着手整理其教学、科研心得,参与《农事手册》的编撰工作。为了引进国外先进的畜牧科技知识,1952年寒假起,黄昌澍开始自学俄文,试译论文投稿成功,激发了他翻译的信心,接着又先后翻译出版了《家畜的放牧》和《实用养牛学》两本畜牧专业著作。1961年,黄昌澍以自己过去积累的资料和心得体会为上海科技出版社写了一本《家畜环境生理》的著作,但是因为某些原因未能出版。后又焚膏继晷编著了《家畜气候学》一书,填补了国内外该学科专著的空白,并获得华东地区科技优秀图书奖。
    黄昌澍先生作为我国著名的家畜气候学专家,在其执教生涯中,不但承担了很多的本科和研究生有关课程的教授任务,而且还撰写、参编了许多文章和论著,合著了《家畜饲养原理》,担任全国高校统编教材《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的特约编辑、《中国畜牧兽医辞典》编委、《养禽辞典》顾问、《畜牧与兽医》双月刊副主编、《南京农学院学报》编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畜牧专业《家畜环境卫生和牧场设计》教材的执笔人,参加《辞海》有关畜牧兽医内容的编撰和修订工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还参加畜牧兽医科学世界英文名著如《农畜繁殖学》《家畜生理学》《畜牧科学概论》《兽医药理学和治疗学》等专著的译校。在扬州工作期间,黄昌澍以副组长的身份协助江苏省农业局援外办公室编写外经部主持的援外资料《坦桑尼亚》的农业情况,为中坦科技知识的交流作出贡献。1994年和1995年,黄昌澍先生发挥其外文优势,为美国大豆协会上海办事处翻译论文8篇,且均以单行本发行。黄昌澍的努力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科学知识财富。

参考文献
1、平阳县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编.平阳文史资料(第十六辑).平阳方正印社排版印刷,1998.
2、《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名录(内部资料)》.南京农业大学,1994,P117.
3、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中央农学院畜牧兽医纪念册·校友录》1997.

审核:

校对:

编辑:谷雨

阅读次数:92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