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采,著名土壤学家,农业教育家。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60余年,编写了大量教材,培养了大批土壤科技人才。
心系祖国奠基伟业
从1924年为实现救国救民理想与同学共同创办“中华自强学会”,到1926年前往广东汕头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从抗日战争结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任凭风云变幻,黄瑞采的心总是系在祖国的大地上,系在土壤科学事业上。
七七事变后,黄瑞采放弃了留美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毅然回国任教。抗战时期,黄瑞采时刻不忘用所学知识报效祖国,他教育学生”抗日救国,为国分忧,自力更生,发展农业生产,多产粮食,支援抗战”。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迎接经济建设的大发展,组织科技人员考察荒地资源,开发华南橡胶林的土壤资源,治理淮河流域和改良利用低产土壤,作为科技人员,黄瑞采的足迹更是遍及大江南北。
195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将我国鄱阳湖、洞庭湖等地区的某些低地土壤划为变性土,黄瑞采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对其结论提出质疑, 并认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对我国土壤划分应当尊重我国的意见。黄瑞采明白,若想推翻此结论,需拿出让人信服的研究成果,1979年他在国内率先发起开展变性土的研究工作,同年,发表了《淮北老黑土与美国腐殖质黑粘土的比较》论文,首次在国内提出砂姜土是变性土的观点。
80年代初,黄瑞采先后在国际会议上发表了《我国某些暗色粘性水稻土的分类和利用》《中国变性土和变性土型土壤的地理分布》等论文。这项工作从一开始就引起美、印、苏丹等国同行科学家的兴趣, 其成果于1982年获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经过近10年的研究,黄瑞采最终确定了我国变性土的主要分布区域,纠正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编写出版的世界土壤图中的错误,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严谨治学为人师表
黄瑞采从事土壤学教学和科研工作60余年,倾注毕生心血,共发表专著、论文70余篇,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土壤学专门人才。他先后讲授过水土保持学、气象学、土壤学等12门课程,亲自编写出土壤学、区域士壤学等7种教材。
1984年,黄瑞采已77岁高龄在冠心病经常复发的情况下,仍亲自给研究生开设高级土壤学课程,并自编教材主讲土壤发生分类学。在教学过程中,对每节课都认真备课,拟订教案,绘制教学图表,课前,黄老还会将授课内容试讲一遍,并全程录音。原来,精力日衰的黄老担心冠心病在课堂上发作影响正常教学,所以试讲录音,以备身体不适时播放备用。尽管如此,课堂上黄瑞采还是尽量亲自授课,只有身体条件实在不允许时,才打开录音机,自己则坐在一旁认真地听着,遇到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便暂停播放,起身为学生们作进一步补充。其备课的认真程度和对待教学的严谨态度令听课学生无比感动。
黄瑞采的治学严谨在土壤科学界有口皆碑。编写和编译专著时,他总是认真对待,一丝不苟,文稿写成之后,他总是逐句逐字推敲,并亲自抄写和校对。黄老还有个习惯,就是书稿写成后,要分发给
“不是奇迹,也是奇迹。”
黄瑞采虽久卧病榻,却与别人静卧修养大不相同。黄老的学生席承藩在庆祝黄老90寿辰时感慨到:“那里他的身体已经有病,若是别人的话,只有静卧修养一法了;而
1984年夏,黄瑞采困参加学术讨论会旅途疲劳导致冠心病复发,虽经治疗,但健康状况日益恶化,1985年4月再次住进医院。在医院,危险期一过,他就着手工作。白天查阅文献,修改研究生论文,审阅稿件;晚上为了不影响同室病人的休息,竟躲进病房内不足4平方米的卫生间里继续看书。 他总是这样忘我地工作和学习,80岁前,每天基本坚持工作和学习8小时,85岁后每天坚持工作4-6小时,多次住院期间也从未间断。
1989年,黄瑞采双眼白内障病情加重,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仅为0.1。在几乎失明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每天工作4至6个小时,编写新专著《土壤微形态学》。
黄老的学生
就这样,在学生们的帮助下,黄瑞采通过耳朵听取资料,通过口授让学生笔录,经过长达一年半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土壤微形态学》这部近40万字的专著,并于1991年正式出版。
光韵永存薪火相传
黄瑞采一生忠诚于农业教育,致力于土壤科学事业,主持南农土壤农化系(现南农资环学院)二十余年,学风严谨、工作勤恳,对学生们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土壤农化专业的优秀人才,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源源输送土壤农化方面的技术力量。
黄老有这样一句座右铭:宁劳死于工作,不老死于牖下。只要有一息尚存,他就要为土壤科学事业不懈奋斗!
由于他在土壤学界影响巨大,1996年,由我校资环院一批教授提议并与黄瑞采共同捐资设立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奖学金,至2010年底,“
1998年,黄瑞采教授世长辞,享年91岁。
对于今天的南农人来说,虽无缘再追随受教,仰止铭德,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