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为中国农业史著述
1924年任职金陵大学农业图书研究部,他就着意收集农业史料,以期整理组织成一部农业史。1927年春夏,他为了借鉴国外农业史著作的结构体例,特意翻译了《欧美农业史》,在翻译的过程中还与金陵大学农业经济学教授卜凯先生、历史教授贝德士先生、农林科科长过探先先生等切磋探讨,以求准确把握领会原书的精髓,用到以后自己的农业史写作中。
1959—1960年,万国鼎先生终于完成了《中国农学史》(初稿),了结了自己的夙愿。这部著作是在万国鼎先生的谋划下,与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的其他同事一起集体完成的, 万国鼎撰写了其中的绪论、结论等六章。《中国农学史》以中国历史时期代表性的古农书或农业文献为主体,结合一些文物和实地调查资料展开论述,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农学和农业技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以及优良传统,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农业技术史著作。该书问世以后, 得到了国内外农史学界及史学界、农学界的高度评价。1987年,该书获得农牧渔业部(现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创办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
1952年,南京农学院(今南京农业大学)成立。1954年万国鼎先生调入南京农学院农业经济系,任农经系教授兼农业历史研究组主任,负责中国农业历史资料的整理研究和中国农业史的研究教学工作。
后经多方努力,于1955年成立了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筹备小组和南京农学院共同领导下的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万国鼎担任室主任,室址即位于南京农学院院内。
1956年至1959年,万国鼎先生组织安排了室内的一些同志,先后前往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的100多个文史单位,其中包括各省市图书馆,著名大学图书馆以及部分省市博物馆,文物管理委员会和一些知名的私人藏书家,从收藏4000余部笔记、杂考等古籍中辑录了1540万字的有关资料,分类整理为《中国农业史资料续编》157册,加上金陵大学30年代分类整理的456册,共计613册,4200余万字。此外,还从各地的8000多部地方志中辑录了3600万字的农史资料,分类整理为《方志综合资料》《方志分类资料》《方志物产资料》共计680册。这些农史资料种类齐全、内容丰富,为农史研究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国内外许多学者也慕名前来查阅资料。
早在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成立前,
辛勤耕耘 硕果累累
古农书的在整理和研究,是农业遗产整理研究的基础工作,建室初期,
为了让社会上了解祖国优秀农业遗产、古农书整理、农业史研究的状况,
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6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