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缺乏是制约我国高校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目前阻碍一流大学建设的最大瓶颈。中国的大学在输送人才方面发挥的作用比较大,在集聚人才方面发挥的作用却不够。社会各领域精英回流不足,造成了大学师资结构的单一,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这是中国高校目前面临的深刻现实,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实现人才在大学和社会之间的合理流动是必然选择。因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流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如果社会各领域的人才,包括企业中的高级工程师、高级管理人员等,能到大学来,会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1、师资结构单一成为瓶颈
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建立多元化的师资结构;要改变当前国内大学师资结构单一的现状,需要社会各领域人才的回流。
21世纪以来,社会对大学的定位和需求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集中体现在大学与社会的相互需求关系日趋明显,并越来越密切。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学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出和重要,大学扮演的社会角色日益多元化。
与此同时,我们听到了来自社会、企业,特别是来自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强烈呼唤。近几年,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精英人才等概念频繁出现,虽然叫法不同,却反映出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社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给作为人才培养机构的大学提出了新的任务,那就是要培养出符合不断变化着的社会需求的、具有更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人才。
在当今开放的社会环境下,人才培养已不仅仅是学校可以独立担负的责任了。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但要具备深厚的知识储备,还要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社会实践经验等综合素质。这些素质和能力显然不能靠大学去单打独斗。当然,我们的教师已经认识到社会对人才需求日益提高的现实,并且在育人的过程中身体力行,去实践和探索符合社会更高需求的育人模式。
但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无论身在校园的教师们如何尽职尽责,但总会有力所不能及的无奈。因为人才培养的社会性因素总是不可回避的。在现今的社会背景下,任何一所大学都无法独立完成人才培养的全部环节。人才的成长不仅需要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善,更需要为其提供继续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沃土。
就大学自身而言,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关键的是要建设结构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但是,目前的现实是社会人才回流明显不足,造成了国内大学师资结构的单一。
近年来,国内大学在改善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源结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出台了多项政策,对提高师资队伍水平起到了较大作用,。但是,这些政策也导致了我们的师资主要来源于国内外的大学,少量的来自于大学之外的研究机构。总体而言,国内大学教师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来源单一,缺乏实践背景,缺乏与社会的深刻联系。
纵观国外的一流大学,其教师的来源是多元化的,有来自于大学的新老学者,也有来自于企业、政府机构、研究院所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创新经历和能力,并有进一步从事学术研究意愿和人才培养愿望的精英。有的国家,如德国,甚至规定,工科教师必须在企业从事设计与工艺工作10年以上,才能被聘任为教授。多元化的师资结构促进了大学与社会的互动,为大学补充了新的活力,既缩短了大学与社会的距离,也将社会的创造力与大学的知识创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大学师资队伍创新能力的提高。
2、人才回流不足症结何在
缺乏相应的机制体制,导致企业和学校之间缺乏人才的相互流动,缺乏交流与理解,甚至产生某些隔阂,最终造成整个社会育人队伍结构的单一化。
缺乏人才回流,大学与企业的关系割裂,这种现状严重阻碍了人才成才和发展的步伐。人才的培育应当是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比如学生的实习问题,现在就是一个非常现实也很令学校头疼的问题。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教师在课堂上讲到的,终归是理论,要真正掌握知识和能力,终究还是要到生产中去实践、到企业中去实习。现实是我们的学生要找到去对口企业实习的机会却很难。原因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以利益的最大化为价值追求。而像接纳学生到企业去实习这样的公益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不符合其企业的价值理念的,甚至在很多时候企业对招聘到的毕业生也缺乏系统的培训。这与国外有较大差异。比如欧洲,工程教育发展水平很高,学生毕业后到了企业会接受至少一年的岗前培训。而我国还没有形成这样完备的体系。
问题的症结就是我国缺乏相应的机制和政策。说到底,就是缺少能将大学与企业联系起来的桥梁。其实,不但我们的学校需要企业中的高级工程师到学校来给学生传授工程与技术经验,企业也需要掌握着前沿科学知识的大学教授到企业中去帮助他们提升技术水平。但正是因为缺乏相应的机制体制,使企业和学校之间缺乏人才的相互流动,缺乏交流与理解,甚至产生某些隔阂,最终使本该由全社会共同承担的育人责任完全落在了学校。这对整个社会来说,就是育人队伍结构的单一化。
缺乏人才的回流和社会育人结构的单一化,长此以往,不但会使大学失去发展的动力,更严重的是将极大地制约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人才的流动是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也是创新的源头。这就不单纯是高校与企业间的人才流动问题了,还包括在全社会普遍存在的由于城乡差异、不同发展规模的城市之间的差异、行业差异等各种差异导致的人才资源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就带来人才集聚在大城市、发达地区、发展快的行业。人才从中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集聚、从一般行业向待遇好工资高的行业集聚,这种单向流动的最终结果就是使不平衡日趋加重,地区之间的、行业之间的壁垒无从攻破。
壁垒一旦变得无从攻破、坚不可摧,最后势必会导致社会差异的加大,影响社会稳定和科学发展目标的实现。一旦形成恶性循环,结果可想而知。
3、吸引各界精英集聚大学
大学不但要在为社会输送人才方面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更应在集聚人才、吸引社会各领域精英回流上多下功夫,成为一流人才的集聚地。
强化大学作为一流人才集聚地的作用,一方面,要靠政策和机制的推动,另一方面,大学自身的积极行动和探索也是不容忽视的。
现在国家已经关注到在人才流动中存在的鸿沟,特别是大学作为人才集聚地所发挥的作用比较单一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本的推动力就是政策的导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是一个信号,传达出国家对教育和人才问题进行改革的决心。目前,存在人才回流不足、流通不畅的症结在于缺少相应的机制体制来推动。从国家层面,出台鼓励人才合理流动的相应政策,值得期待。需要强调的是,教育和人才的问题是不可割裂的。破解制约教育发展和人才流动的瓶颈,要打“组合拳”。这需要国家各相关部门携起手来,共同努力。
我们期待政策的支持、氛围的形成,但大学要发展,不能只靠等。即便是目前还缺乏相应的政策和体制作为支持,作为大学,仍要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和社会需求的提高。大学理应是一流人才的集聚地。我们不但要在为社会输送人才方面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更应在集聚人才、吸引社会各领域精英人才回流上多下功夫。
为此,大学应该发挥主动性,积极与社会、与企业建立联系,争取合作。在为学生创造成才条件的同时,也要给企业信心。通过我们的积极行动和诚恳的态度,使企业了解、认识到,与大学保持沟通、加强合作,是互惠双赢的好事,对企业来说是拓展发展空间、增强企业活力的良性互动。
作为一所开放性的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一直很关注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变化,勇于承担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社会责任,这在哈工大与企业和其他高校全方位、立体式的合作方面得到充分体现。目前,哈工大已加入多个产学研战略联盟,开展科技合作,聘请企业中的高级人才担任兼职教授,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例如,哈工大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建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黑龙江省和全国多个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等。2009年,哈工大与国内其他8所名校结成中国首个名校联盟“C9教育联盟”。前不久,由哈工大牵头成立了“中俄工科大学联盟”。
此外,哈工大在本科生中实行按大类招生,在研究生中实施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分类培养,以及在培养方案中加强通识教育、增加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环节,这些举措都是在为学生搭建更多了解社会、了解企业的平台,希望学生通过与企业、与社会各领域人才的交流,真正去感受什么是创新、什么是团队、什么是合作。同时,这些举措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由于社会精英人才回流不足所造成的大学师资结构单一的弊端。